(2012年4月10日)
高校学生伙食工作既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关乎学校发展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委采取多项调控措施,努力缓解学生食堂成本压力,确保学生食堂平稳运行和学生基本生活需求。同时,根据《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教发〔2011〕7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我委积极协调有关委办局研究落实上海市具体实施意见,并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增加了上海市商务委作为参与单位,经过多次会商和协调,于2011年12月正式出台了上海市关于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学生食堂政策的实施意见。现将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基本情况以及长效机制推进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基本情况
(一)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基本情况
上海现有普通高校66所,在校师生数近90万人,学生食堂总面积为74.02万平方米。目前公办高校学生食堂经营主体中,学校自营约占77% ,引进社会企业约占23%。学校自营食堂提供的伙食服务中,基本伙食约占90%,经营服务约占10%。目前公办高校学生食堂从业人员中,在编职工与外聘工比例为1:2.5。高校学生食堂成本中原材料约占53%,人工费用约为29%,水电燃气费用约占10%,其他费用占8%。
(二)上海高校学生食堂成本变动情况
2007年以来,市场价格经历了几轮上涨,目前仍高位运行,受此影响,当前上海高校学生食堂成本上涨压力趋紧:一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根据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监测数据,2012年3月上海高校主副食品团体采购价格同比上涨了16%,较2010年同期更是上涨了38%;二是人工成本持续刚性增长:一方面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以每年两位数增幅提高,另一方面上海规定自2011年起农民工综合保险5年内与普通市民社保统一,两项因素叠加大幅推高用工成本。根据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餐饮专业委员会监测数据,用工费用占高校食堂总成本的比重,已由2007年的平均23%上升到2011年的29%,结构性增长趋势明显。
(三)上海高校学生伙食价格监测情况
根据2012年春季开学以来实时监测数据,上海高校食堂与学生生活密切的大米、馒头、肉包子等主食类品种以及大排、红绕肉、荷包蛋、青菜等标志性菜品价格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上海高校学生食堂日均就餐费用一般为13-15元,与上年同期大体持平,大大低于社会大众型连锁快餐日均25-35元的标准。
二、上海确保高校学生食堂平稳运行的主要措施
(一)“中心+协会+公司”的后勤运行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高后中心”)下属21所高校的后勤中心,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后公司”)下属餐饮企业也经营了30个高校学生食堂,成为全市高校餐饮服务业龙头,在规范市场服务、引导市场价格方面,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根据我委工作要求,高后中心和高后公司克服经营压力,要求所属各食堂配合所在学校带头做好价格稳定和服务保障,为全市高校食堂价格调控起到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同时,我委积极发挥协会的行业指导作用,依托协会做好价格监测和成本测算工作,定期召开伙食工作例会,及时传达政府工作要求和对伙食工作的关切,树立伙食部门共克难关的信心,确保高校伙食工作稳定。
(二)“配货中心”的团体采购主渠道起到了调控物价的基础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海高校配货管理中心的团体采购已经成为高校主副食品采购的主渠道,2011年上海高校通过配货中心集中采购和配送的主副食品原料总量达3.65万吨,配货总量约占高校总需求的1/3,供应价格平均低于市场8-10%,对稳定高校大宗主副食品供应,调控高校伙食价格,加强食品安全源头防范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政策性亏损补偿机制对调控物价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7年以来,由于学生食堂的阶段性价格限制措施,导致学校餐饮企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政府经过测算后,及时对高校食堂进行了成本补贴,同时各高校也给予相应的配套补贴,从而对高校食堂平稳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托底作用,对稳定高校伙食服务部门,特别是引进的社会餐饮企业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1年以来,市场价格再度持续走高,高校食堂成本压力趋紧,但各高校饮食部门仍克服种种困难,全力做好伙食工作,政府的托底作用是树立企业信心的重要因素。
三、上海推进长效机制工作的情况
(一)工作思路
对伙食工作的政策调整和完善,触及整个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对高校后勤整体改革与发展将会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伙食工作的指导,也要适应整个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形成与教育部倡导的现代大学制度相呼应的高校学生伙食长效管理模式。因此,我委明确了以解决价格形成机制为先导,以确保安全稳定为主线,以规范运行机制为保障,推动高校伙食工作良性、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根据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高校稳定工作的特殊需要,从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两方面考虑,确定以下具体工作思路:
1.政府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减免税收、公益性水电煤价格以及临时成本补贴等政策保障机制,对高校学生食堂成本进行结构性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引导、支持高校开展团体采购和合同储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价格调控作用。
2.学校应急调节:学校设立学生食堂价格平抑基金,当餐饮成本小幅波动时,通过平抑基金自行调控,提高学生食堂抗市场风险能力。
3.协会科学指导:充分发挥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的政府职能延伸作用和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的专业服务作用,建立食堂价格和成本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发布有关价格信息,提供给政府和高校决策参考。
4.价格合理联动:学生食堂价格应根据实际成本变动情况,逐步形成价格与成本联动机制,按照“滞后、低幅、低频、控量”的原则适度浮动。
5.舆论主动引导:要与宣传部门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通过主动、客观的舆论引导,为学生伙食工作创造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
6.学生民主参与: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食堂民主监督管理,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学生伙食工作和价格调整要公开、透明、规范操作。
(二)政策配套情况
1.细化公益性政策
除教育部等五部门文件有关规定之外,上海新增以下公益性政策,进一步从结构上降低食堂运行成本:(1)学生食堂水电气费用由学校补贴,补贴比例不低于60%;(2)学校应合理分担自办食堂外聘人员工资经费;(3)食堂安全技防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由学校承担;(4)食堂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费用,包括油水分离器的配置运行费用由学校承担。
2.完善价格平抑基金
我委已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文件要求积极会同上海市财政局制定《上海高校学生食堂伙食价格平抑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现正会签中)。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市教委伙食价格调控准备金的管理,将以往政府补贴渠道规范化:(1)通过市教委部门预算安排高校伙食调控专项资金,实现补贴经费专项化;(2)在沪部属高校、各行业自办高校、民办高校与委属高校全口径、同标准;(3)根据价格形势和政策导向,定向补贴学生食堂、团体采购或困难学生,实现补贴方式多元化。(4)学校根据政府补贴力度按1:1配套,实现补贴配套同步化。
2011年,我委共安排3500万专项资金补贴学生食堂。根据2012年全年工作形势以及当前食堂运行实际,我委将提早启动今年伙食价格调控准备金,对学生食堂继续给予专项补贴,有关方案正在拟定中。
3. 建立价格调整风险评估机制
在长效机制总的框架下,我委将推动高校学生食堂价格应当逐步合理联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风险评估机制:(1)价格上调必须以学校各项公益性政策落实到位为前提;(2)学校应组织开展成本测算和风险评估;(3)调价方案应充分吸收学生组织参与,并广泛听取学生意见;(4)确保调价工作的程序性、规范性和公开性;(5)充分预计调价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并做好各项突发应急准备工作。
4. 构建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
为加强统一监管,提高政府和学校决策准确度,我委将以“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上海高校学生食堂运行监测体系,具体包括:(1)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动态监测平台,对各校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和跟踪分析;(2)统一管理软件:规范和统一各高校食堂信息管理软件的基本技术参数、运行模式和管理内容,为市教委数据采集、整合和后期分析奠定基础;(3)监测四项数据:利用动态监测平台和各校信息化管理系统,重点监测主副食品团体采购价格、学生食堂销售价格、学生食堂成本变动和学生就餐支出的情况;(4)发布两个指数: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主副食品团体采购价格指数”和“学生食堂综合成本指数”,其中高校食堂原材料价格监测信息已先期按月向学校通报。
5.推进“农校对接”工作
继续发挥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的主渠道作用,搭建上海“农校对接”平台。2011年我委以每吨补贴3000元的幅度,在市场高位运行条件下,依托配货中心向高校投放800余吨平价冷冻猪肉,确保高校市场平稳有序。考虑到2012年确保学校稳定的巨大压力,我委已责成配货中心提早准备,在目前相对较低的市场行情下,会同各高校采购和储备1400吨冷冻猪肉,我委按照每吨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力保十八大期间以不低于市场批发价10%的优惠幅度向高校保质、保量投放。同时,根据上海工作的实际,为深化“农校对接”工作,推进高校主副食品团体采购,我委已正式启动上海高校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调控价格、应急储备、源头监管、安全追溯和品质提升等五项目标。
6.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做好高校食品安全工作是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委配套推进三项工作:(1)推进食堂安全技防标准建设。积极推广食堂和就餐场所等重要部位实时视频监控系统、食品卫生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食堂操作间和原料仓库等重要区域电子门禁系统等安全技防建设。(2)建立信息管理和预警机制。委托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编制并适时发布有关食品卫生安全风险提示和信息预警,2012年新学期以来已发布两期。(3)完善安全检查和培训机制。从2012年开始,我委试行高校食品安全督查制度,整合专业力量,组建高校食品安全督查员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动高校食品安全检查规范化、专业化和常态化。
四、高校学生伙食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2010年以来,根据教育部稳定高校学生饭菜价格的工作要求,我委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调控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了学校的平稳运行和学生基本生活需求。但受到通胀预期和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等因素影响,高校食堂运行仍然存在的一些体制上、机制上的矛盾与问题,继续稳控高校食堂价格的基础比较脆弱:
(一)公益性需求与后勤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
高校学生食堂面对的基本是无收入消费群体,物价承受能力弱,价格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这就要求高校餐饮必须确保一定程度的公益性。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普遍引进了社会餐饮企业,学校自有的餐饮部门也相应成为独立核算、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实体,经营管理上与市场机制接轨,价格上以成本为指向。现阶段出于稳定的需要,要求学校食堂价格保持稳定,学生食堂通过调整价格来化解成本压力的渠道被堵塞,在成本不断刚性增加的前提下,持续出现非经营性亏损——即政策性亏损。如果政府和学校相应配套政策不及时到位,容易引发体制性矛盾。
(二)高校办学和服务主体多元化对稳控工作造成压力
目前社会餐饮进校经营已经占上海公办高校食堂总量的2-3成左右,其经营理念及运行机制与学校餐饮部门存在明显不同。同时,上海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已经占高校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些学校的办学主体、经费渠道、后勤体制与公办高校有很大的差异。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现有稳定高校食堂价格的调控措施,对公办高校和学校自营学生食堂较为有效,但对于民办高校和社会餐饮企业落实较为困难。
(三)师生既有观念与后勤运行现状之间存在差异
根据上海一所高校团委的调查数据,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农副产品涨价是必然趋势,但同时对由此可能带来的学生食堂价格上调则不认同。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另一方面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对食堂公益性定位存在差异特别是部分师生对公益性的期望值偏离了目前高校办学和后勤运行的实际,公益性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被片面放大,这种观念的调整短期内实现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食堂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上海市教委将按照本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文件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高校学生食堂长效管理机制,为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确保高校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