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餐饮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课题组组长谭洪卫教授讲话

作者:日期:2010-02-04来源:


 
 

    我今天主要汇报的内容是最近在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出台了一些技术导则的内容,在前几次的会议上,陆陆续续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经验体会和相关文件,今天主要针对这个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可能在座有的学校是第一次参加,也可能是参加多次了。我把以前的情况也简单做一个整理和回顾,便于大家更系统地了解我国在建设节约型校园方面整个的系统情况。

    从建设节约型校园这方面,我们一直强调全方位、系统化的建设,刚才朱宝铜处长也反复强调,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不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应该有一个系统规划、全面实施。我们这里提出“三位一体”,从节能科技的应用,从节能监管、运行管理,另外在校园做这件事情,有校园的教育,行为的节能。从这三个方面,系统地推进可能我们才能取得很好的综合效果,所以我们今天重点放在节能管理。

    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一个叫做“寿命周期评价”的理念,因为在座很多是搞基建、搞后勤的,在我们国家以前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只是强调在基础建设阶段怎么做到最少投入,怎么做到节能。但是建筑是有寿命周期的,可能运行几十年,这几十年消耗的能源、资源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如果只是重视初期是一个短视行为。但是我国建楼的不是使用者,只关心建设阶段,实际在运行阶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我们必须引起关注的。如果我们树立寿命周期评价的理念,才能使节能落到实处。如果这套系统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科学的监管体系,那在这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很难出现我们期待的节能效果。

    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这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主要倡导,这是我们几大部委联系的重大举措,2007年6月份开始编制任务,这是由朱宝铜处长亲自领导。2008年5月份我们正式发布了这个导则,很多学校也非常积极地在贯彻执行这个导则,展开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经过这一年,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每次会议越来越多的参与,越来越多的经验介绍,这都是这些工作带来的成果。

    下面回顾一下《导则》的内涵,我们是“四节一环保”,(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但是高校里面重点抓节水、节能。第二是在校园能源消费过程中实现市北的节能运行管理,管理节能对我们来说非常关键。第三是教育行为节能,制度建设方面的。

    在这个《导则》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主要章节内容,第四章节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强调节约型校园监管体系建设,2008年提出这样一个《导则》,到了2009年,教育部、建设部要求我们继续深化,就这个监管体系,出台了两个办法,三个导则,是对这个《导则》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当时在这个《导则》里面,就重点强调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还有设施运行监管制度,包括统计、审计、数据公示、共享等等。这些内容就是我们现在主要在重点抓的校园节能监管平台的一些东西。

    这个是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要点,应该导入哪些技术,哪些方面重点抓,当然这个《导则》只是原则性的东西,只是提出一些高校的共同问题,实际我们校园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形式,所以还要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制定细则,具体实施的。这里面共性的问题就是节能设备的节能、行为节能包括节水。提出重点抓的,比如说重点抓节水、照明,还有学生的用能系统等等,这些都是学校里面可能共性的一些问题。

    在《导则》里面,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能源使用的统计跟审计的报表,在这个阶段,我们还是停留在手工报表的阶段,各个学校根据这个报表的格式,对它的用能系统、用能状况进行统计、上报,所以教育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实施节约型校园建设以来,取得了一些在统计报表上能够看出的问题,做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学校生均能耗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更高校、在线的节能监管系统,将来实现报表数据更可靠,更自动化,更高效的进行统计,所以我们就进行了进一步的《导则》跟《办法》的编制。

    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几个问题,一个是有效地、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也听到很多反映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校推动不够有力,在《导则》里面要求必须校长或副校长亲自挂帅。第二,资源、能耗的定额管理,这里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校园能耗分类、分项计量,全面实施。因为学校量大面广,如果只是做秀,只做一部分是起不到效果的,我们希望是系统,全面覆盖整个校园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的数据,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而不是做秀,做几栋楼点缀一下。其实很多地方做示范楼很多是停留在做秀的层面上,我们要慢慢进入更科学、更深入的层面。第四,院校设施的专项节能措施,要因校制宜。

    在学校专项的节能措施上,我们反复召开了多次的经验交流会,可能大家都比较有很好的基础了,这个我就不仔细展开了。我再反复强调一下,我们在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很多不理解,我们只关注某一个单项技术,关心的是局部的,比如说引进一个照明灯管,这个当然也是节能的,但是我们强调的是整体节能,全方位节能,所以大家一定要关心自己学校能源消费的结构。你要关注这个结构的整体情况,哪些是能耗大户,哪些是重点解决问题,这些不是拍脑袋能拍出来的,必须有一个计量的系统,没有计量系统,实际你是很难把握客观状况的。所以这里面,比如说举同济大学的例子,我们非常关注把学校能情况摸透,知道哪些是重点要关注的。比如说在学生宿舍、科研楼是重点能耗,所以我们对那里重点调研,重点抓。不同学校可能重点不同,比如说国外大学跟国内的就不一样,国外大学就没有学生住宿,就没有这么大的能耗。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完整的数据系统上。

    在一栋大楼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大楼没有计量系统的情况下,就是一个模糊的算法,可能一栋大楼只有一个总表,你并不知道空调用了多少,动力用了多少,你就没有办法分析到底哪个部分值得重点改造和去抓,所以我们为什么提出每栋大楼要有分项计量。现在大型公建,包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都有大的中央设备,都必须做到分项计量。当然对于学校,不一定都是大型的楼,可能也有小型的楼,很简单的,没有必要做分项计量,但是必须要有选择性的,去摸清大楼里面具体的能耗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

    有了这些,我们就有针对性展开节能改造、措施,包括照明的,制控的,行为规范的,这些我就不展开了,都可以在校园里面,比如说像同济大学我们分类,有很多技术可以应用在学校里面,包括太阳能的应用、中水回用,空调通风技术、热泵技术、冰蓄冷系统等等,你可以探讨哪些技术是比较适合的,能够发挥作用可以用的。

    所以我们在同济大学里面,对既有建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在校园里面有哪些节能项目,这也是一个资源,一定要把自己的学校的基建项目做成节能、绿色的作品,这样可以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节能建设。包括学生浴室的用水改造。

    我总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如果没有完整的计量,就等于没有完整的管理。你连自己的量都把握不了,就没有量化的概念,包括我们引进节能技术也是一样,我们现在引进了很多的节能技术,但是问大家这些技术用得怎么样,效率怎么样,可能很难回答出来。虽然很多厂家会告诉你指标是多少,但是我们后期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两个技术导则和两个办法,是今年刚刚完成的,上个礼拜正式下文,现在在建设部的网站上可以下载到文本了。这主要是我们分成三步来考虑,在建设节约型校园里面,我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能耗的计量,首先把数据摸清楚;第二步是能源审计,我们有了完整的统计以后,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校园里面的一些重点的能耗单位、建筑进行更详细的诊断跟审计。实际这个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为下面的节能改造,提供一个更具体、更量化的方案。第三步,节能改造我们可以走社会化的模式,包括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这些社会化改造有很多是不需要甲方投入资金的,是可以利用一种商业模式,由改造公司进行垫资出资建设,大家共同分享节能效益,但在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哪些是值得改造的,有没有改造的潜力和回报的潜力,这个需要进行详细地诊断跟审计。我们是把这整个体系分成三步。现在我们重点要抓的是第一步,要把节能监管计量这个体系建起来。

    这个是刚刚下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及有关管理办法的通知。现在有12所院校在接近验收阶段,马上要开展第二批的示范点,所以各个学校一个是自己有积极性,另外强调了,这个平台建设大家不要看得很简单,实际做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很简单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必须有完整的规划,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的学校有力量可以自己支撑,有的没有力量的可以走外包的形式,委托比较专业的研究机构来进行这方面的方案策划,我们在这方面不是谁报上来就能有示范,可能要看大家的条件。

    这个监管体系基本是基于校园网,通过具有远程功能的电表、水表、气表,采集数据,进行信息转换,我特别强调一定要发挥校园网的资源潜力优势。因为我知道有很多学校在以前有建立过光纤网、校园网,我更希望大家把平台建立在这个校园网上,可以有效利用。这样我们可以对分散的数据进行实时、远程的管理。这个我们已经实施了,包括江南大学、同济大学,我们都做了成功地尝试,也提供了很多的经验。这一点,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我简单介绍这几个新颁布的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时间关系,大家回去可以看具体的文本,我主要把一些核心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一个比较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导则,这个导则实际跟我们去年已经颁布的大型公用建筑的分项计量技术导则是有非常多的共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中最明显的有两个地方,是大型公建是超过2万平米,有中央空调,比较大的大楼,必须做分项计量。但是在校园里面,不光有大型建筑,也有小型建筑,没有必要一一做分项计量,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对大型建筑我们做分项计量,对小型建筑我们可以做分类计量。第二个区别,大型公建里面对建筑有一个规定,有一个标识,你是酒店、办公楼还是体育馆。但是在这个分类里,只是把学校笼统分在学校建筑里面,但是还要细分,也有教学楼、办公楼、科研楼、医院、体育馆,所以在学校建筑里面按照学校的特点进一步细分,这些指标对指导下一步的审计、考核都有意义的。所以将来考核审计的时候,不是笼统用一个单位指标,可能具体到教学建筑还是办公建筑,不能用一个笼统的指标考核,要分类。所以我们在建设的时候,就要把分类分清楚。

    我们在技术导则里面还有一个规范,我们的监管平台,实际上从硬件上主要涉及的是表具,还有数据采集器,网管设备,有一些是可以通用的,有一些要结合校园的特点做一些功能的规定。以前有远程操控的,我的观点不是把节能产品简单拼凑,有一些要有约束,便于以后的升级换代、系统维护。所以我们对数据转化设备,我们做了一些统一的规定,这些规定跟大型公建有一致的地方,但是也根据学校的特点做调整,所以希望大家在做的时候,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导则的内容,尽量做到用的平台硬件和软件都符合《导则》的要求,下一步对我们进行学校校园的节能指标考核、评估等各方面可能会对接更准确、更合理。具体内容我这里不展开了,主要给大家看一下主要章节的内容。

    第一,明确节能管理的定位,我特别想强调,它区别于楼宇智空系统,前两天我在苏州参加了一个厂家的国际全球大会,800多人,30多个国家聚集,他们主要搞工业化、楼宇智能化的,专门开辟一个会场搞建筑节能设计,也安排五六个人到同济大学参观。他们搞不清楚,楼宇智控跟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有什么不同,我们主要是进行能源数据的分析、集中、管理。一个是比较宏观、一个是比较微观,一个是采集数据密度高,我们是比较微观的,几个小时的就可以达到我们的采集目的。另外精度我们不会要求那么高,所以把这两个不同的系统硬生生地捆绑在一起,就会搞得大家都累死,而且无法有效利用。实际日本也走了三到五年的弯路了,原来也想把这两个系统并在一起,最后发现无法实现。控制无法发挥作用,节能也无法发挥作用,他们回头反省,甚至参照我们的经验,所以最近我频繁受到日本学校的邀请。

    我们提倡这两个系统的体系一定要共享,但是这两个系统不要硬性捆绑在一起,这样投入会非常大。以前我们走了一段弯路,搞BA,搞4A级、5A级,追求这些东西,但是后来发现很多智能化大楼都是空的,表面做了很多的文章,号称5A级大楼,但是我们去做过调查,里面软件缺三缺四的,我们开玩笑说是“只监不控”,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做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要避免这些问题,要脚踏实地,我们重点做指标的采集分析,所以我们重点做计量管理。

    第二,我们在一些表具上,《导则》上也有明确的要求,我们是做内部管理用的,并不是做对外收费用的,不一定花很大的代价,做到非常高精度的计量表具,这在国外相关技术标准里面也是同样的思路。否则的话,我们可能投资的门槛会太高。

    第三,我们的网关设备,这里面要对接通讯设备标准化,因为我们的系统要常时间运行,24小时运行,所以PC室容易出现问题,里面带有发热、带有风扇,带有硬盘,所以现在趋势是嵌入式的系统,无风扇,无硬盘的,可以在长期运行上提供可靠的保证。所以对这些关键的指标,我们经过反复专家论证后提出要求,而不是让大家到时候用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系统出现问题,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到时候我们的出发点和期待的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另外我们在校园的通讯网络上,刚才我提到了,尽量发挥校园网资源共享优势。另外考虑既有建筑跟新建建筑的情况,考虑多种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的。包括软件平台也要构建比较先进的对接,这是《导则》的规定,但是又不能做得很细,里面也有空间和余地。

    这是刚才提到的建筑识别编码跟大型公建的区别,我们在学校建筑里面增加的子代码,便于学校分成13类识别,便于以后统计更详细的相关指标。具体把表列出来给大家看看,这个可能有的学校有,有的可能没有这么全,没有的空着,将来可能会出现,这是对相关学校建筑的调整。

    这个是对关键设备数据采集器基本性能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对节约型校园建设验收的时候,会针对这个《导则》进行验收,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急于求成,还是要完整、科学的规划,按照要求去做,否则验收上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另外一个《导则》是这个系统的运行管理技术导则,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我们建设这么一个系统,谁来运行,谁来管理,因为据我所知,我们有很多的学校,以前在水电部门、管理部门,但是这么一套比较科学、高效的系统,按照目前部门的技术实力可能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要求节能建设监管平台,一定要有一个技术支撑单位,来帮助你建设,甚至帮助你培训,帮助你用好这套系统。否则这套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会变成一个虚架子、摆设,这也脱离了我们的初衷。因为将来数据系统非常庞大,大家设想一下,一个校园里面,以同济大学为例,我们有300栋建筑,每个小时的数据,一年365天,几年运行下来,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些数据最后会变成废物,但这些数据对我们非常有作用。所以我们有条件的学校,管理部门运行采取有效的模式,有能力的自己做,如果没有能力的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这里面可能牵扯到跟学校的网络,可能有多部门的管理。

    关于报表我们也做了一些规定,这里面有标准格式报表,因为有属地原则,可能将来归属到教育厅部门,有一个上报,最后汇总到国家部委,我们要规范上报表格。另一方面结合学校自身的管理情况,可能有一些自制的表格,便于学校内部管理,所以我们有标准的报表和自制报表。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们建这套标准以后,应该有一个评价办法,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感觉还是在不断完善、调整的过程。因为现在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很成熟的,对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评估的一个标准或者一个办法,现在这是全世界都在探讨的问题。最近我在美国、欧洲、日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国际上高校校园节能建设联盟也在探讨,我国是走在前面了,所以我们现在抛出这个标准和办法,在促进我们的工作,但是我们会不断地听取我们各个学校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完善。这里面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问题,也包括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的问题。指标可能会有生均指标、单位面积指标,甚至包括单位科研产值指标等等,指标体系我们可能也是多元化的。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这些评价,如果是定性评价,可能相对来说,我们一直在做,但是定量评价必须基于一个数据系统,比如说定量评价单位指标、生均指标,必须基于我们完整的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评价指标,而且这个指标可能还是动态指标,根据每年的情况我们会做微调。这些工作我们都会慢慢地展开,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这次大会可能会评出一些在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的一些先进单位,但是大家可能比较困惑,评选难度也非常大,也很难客观。但是这些评价是停留在上报的材料,很多是停留在定性评价上,慢慢我们会在定量评价上。我们会有一些定量评价的打分标准,后面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是我们监管平台的意义和对我们后续发展的指导作用,有很多大学建立了这样的平台,这是同济大学的监管平台,可以不分地域不分场合的,比如说我在这里开会,我只要有一个上网卡,我可以实时监管每小时的建筑能耗,这对我们的管理是非常高效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做大楼自身的比较,同类建筑的比较,另外还可以对大学里面,校园里做自动的排序。比如说同济大学,每个月我会锁定自动排序,这个月里面哪个大楼水电什么情况,有一些大楼会始终排在前面,就会进入我的视野,重点关注和监测。另外我们在平台里面,将来还可以嵌入一些比较高层次的诊断系统、专家系统跟预测系统,便于我们对节能技术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期的评估,帮助我们对投资进行判断和预测。另外也可以把BA系统共享起来,另外根据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能耗机构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平台里面实现的功能。还有收费管理、维护管理等等,这个平台是开发式管理平台,有都很好的柔性。

    刚才提到定量的评估,这在我们的评估办法里面,我这里简单地把一个评分分值结构展示一下,大家可以从中看到,在节能监管里面,能耗指标,在节能和可再生利用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我们重点要去抓的,所以我们有很详细的打分表,将来我们按照这个去检查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估。但这个工作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大家的积极配合完善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据我的了解,我们可以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现在全世界还没有一所大学、还没有一个国家走到现在的程度。

    这是我的一个希望,能够形成这么一个雷达图,一目了然可以知道你学校在哪个方面做得工作怎么样。这个雷达图,越是满格越能说明你工作做得好,这是节约教育方面,这是组织制度方面,这样结合进行打分,这样会对学校进行客观、科学的考评,甚至科技参考绿色建筑划分等级,这是我们期望的目标。

    现在高校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了。原来大家都是做后勤的,都是做水电管理后勤这方面的,实际现在国际发展趋势上,已经延伸到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品牌建设,学校的文化建设的层面。上个月在东京开了一个国际论坛,叫21世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这里面我们介绍了我们国家后勤校园建设方面的经验,引起了大会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中国做得非常好,而且在功能建设、公共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延伸的,这里面有校长的论坛,同济大学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大陆大学,这里面有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学,联合国大学、欧盟的大学,还有诺贝尔讲获得者的科学家,同济大学的陈校长也是代表中国做了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报告,还做了校长的嘉宾对话节目,这是出席论坛的一些专家,还包括学生组织。国外对学生组织非常重视,我们在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下一步也要关注把学生组织纳入到体系里面来,体现学生生活的节能跟绿色校园生活,创造这么一个模式。

    最后,一个是国际上现在的发展趋势,国际可持续发展校园已经有国际性的组织。另外发展成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我国也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上个礼拜开了一个绿色大学建设三年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在帮助教育部制定这么一个行动纲领。分了几大内容,其中一块是节约型校园建设,当然还包括学校的教育体制建设,教育课程设置,学科、科技全方位的。我可以在这里说,在国际和国内,我们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和启蒙作用,所以期望我们的工作,大家要上升一个高度,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谢谢大家!


Warning: Unknown: write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