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践

论法治后勤建设

作者:苏州大学 毛波杰日期:2015-03-18来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全面”战略构想中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治国方略,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了坚强的法治之基。在后勤社会化和后勤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时期的当下,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发展期待?建设法治后勤,已然成为中国后勤行业的共识与选题。

    一、法治后勤建设的当代价值

法治后勤是法治中国建设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后勤改革进入新时期的转型方向,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后勤行业发展梦想的应有之义。

1、法治后勤是后勤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后勤是一个庞大、纷繁的管理服务系统,长期以来行政化管理色彩浓厚,制约了后勤改革的深入发展,也影响着教育后勤行业的创新发展。纵览后勤历史,一些单位和个人法治意识差、法治观念淡,存在不少法盲或者知法不守法、知法犯法等现象,后勤人治氛围浓厚。后勤基建、采购、招投标等领域的权力寻租隐患,也被人时常诟病。社会化、市场化的校园后勤市场的管理也考验着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后勤甲乙方等方面的智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系列成果也需要定格为法制化形式。新型的教育后勤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亟待引入法治元素,予以规范和保障。可以说,法治后勤既是后勤对时代大潮的回应,也是后勤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后勤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法治后勤开启了中国后勤发展的新纪元,也为后勤中国梦的实现增添了扎实的注脚。

2、法治后勤是推进后勤改革的定心丸。改革二十多年来,后勤何去何从?这一直是一个“国家级”课题。这么多年的改革推进,有些高校一改到底,有些半改半放,有些重回昔日,究竟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行政干预过多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难免会出现回潮反弹,这是后勤生产力对新的生产关系作出的正常反应,伴随的是很多方面和后勤人跟着受累、折腾,没有实现改革的目标。法治后勤视野下,后勤改革应当在尊重本校后勤实际情况下进行,坚持公开、公正、法治、正义等基本改革精神,认真充分调研、妥善谨慎决策,不能朝令夕改。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由学校党政联合发文制定改革路线图和任务表,明确人财物归属,明晰后勤市场定位,推动成立学校零股、职工入股、完全按照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营的苏大教服集团。十多年来,苏大后勤市场管理规范、苏大教服集团运营规范,并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国确立了一个深化后勤改革的优品样本。

3、法治后勤是后勤行业发展的长明灯。随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成立和各级教育后勤协会的发展,后勤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前路漫漫,我们已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后勤改革探索期,也超越了“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行业发展粗放期,时针已经指向中国经济新常态、后勤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发展不能迷失在市场化、社会化路上,作为一个新兴整合的行业,教育后勤行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公益性高于经济性的“姓教”行业,如何加强行业管理?行业协会及其下级组织和各级协会如何发挥作用?行业标准的制定、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建立、资信体系的导入、招投标规范管理等等,需要不断探索。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后勤行业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导与浸润,无法难成、无法难稳、无法难远。法治长明,后勤长兴。法治后勤是全体后勤从业人员的“护身符”、“紧箍咒”,惜护后勤人在法治道路上阔步前进!

二、法治后勤的“四维一体”

法治后勤建设需要法治政府、法治高校、法治行业、法治企业(机关)四个方面共同发力,营造宏观、微观两个法治环境,把法治后勤建设落实到实处。

    1、法治政府建设。后勤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已经不只限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了,住建部门、工商部门、食品管理部门、税务部门等,也加入了后勤治理序列。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部门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政府,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建设而言,意义巨大。法治后勤建设依赖于法治政府建设,需要政府从顶层设计上对法治后勤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如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能陷入“其兴也勃、其亡也乎”的怪圈,要从法治高度出台组合拳,确保改革的完整性、持续性、有效性。教育部设立和保留“高校后勤改革处”,组织起草并落实一系列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文件和措施,指导后勤行业和各高校进行法治后勤建设,是建设法治后勤的主导机关。法治政府建设对于法治后勤建设而言意义重大,纲一张、目必举,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行必将推动后勤行业朝着法治的轨道前进。

    2、法治高校建设。高校“去行政化”已渐成趋势,但是长路漫漫。可喜的是,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以大学章程为“基本法”构建起法治高校的大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有计划的推进法治高校的建设,是对高校办学和管理模式的转型跨越升级,也是对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作为法治高校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后勤的建设也必然“大河有水小河满”,躬逢盛事、蓬勃发展。从根本上看,法治高校建设有利于从顶层设计上对高校以及包括后勤在内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更为科学、公平、正义的规划、调整和完善。如放开高校后勤市场时能充分考虑师生尤其是没有正常收入的大学生的利益,引导和监督各个后勤服务主体包括社会企业和个人尊重和适应教育后勤的特性,努力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法治高校建设,对于后勤社会化而言,将有一个更为长效稳定的系列举措,破除朝令夕改的改革困顿,不因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变动而改变,从而让法治后勤真正得到落地生根,实现“后勤,让高校更美好”的梦想。

3、法治行业建设。教育后勤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行业,既具有其他行业的共性特点和问题,也具有教育后勤的优势与长处。比如我们有一个历史长、基础牢、代表性比较广的中国教育后勤行业协会作为行业领导,代表整个行业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组织各个学校后勤部门参加行业活动、研究各类政策文件法规、培育法治后勤市场环境、规范后勤行业成员行为等。在市场化、社会化条件下,大量涌入校园市场的社会力量良莠不齐:很多社会企业或个体承包商把利益获得放在校园后勤服务的第一位,把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群体视为成熟的社会市场主体牟利。一些新闻报道中学生罢餐事件等已经给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不少社会企业不懂得教育后勤发展规律,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社会企业与高校校园“文化冲突”严重;还有少数社会企业、个体承包商资信不高,没有契约精神,以损害后勤、师生利益来获得企业受益,这是让人无法容忍的。因而,法治行业建设需要行业领导、行业成员以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

4、法治企业(机关)建设。法治后勤建设要落到实处,离不开法治后勤企业(实体)与法治后勤机关两大抓手,这两者是法治后勤建设的主力军。后勤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的要求,建立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厘清权责、科学管理,完善企业各类规章制度,形成依法、依规办事经营的法治企业文化。后勤机关法治化建设则要在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市场化、社会化条件下的校园后勤管理,将行政管理惯性转型为法治管理模式,培育契约精神、服务意识,在高校后勤场域中依法管理。后勤实体和后勤机关是高校法治后勤体系的基本构件,离开这两块谈法治后勤,只能是纸上谈兵。习总书记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建设法治后勤更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内涵建设,把后勤法治化落到实处。后勤甲乙方关系是法治后勤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甲乙方关系要么过于亲密、要么过于对立,以至于很多高校把甲乙方重新合并。究其原因,是因为后勤甲乙方偏离了法治的轨道,缺乏契约精神,这也是后勤人治惯性的深刻影响。

    三、法治后勤的基本路径

法制后勤建设,重点在顶层设计,难点在体制落地,基础在后勤部门。那么,如何建设法治后勤呢?本文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强化法治后勤理念。长期以来后勤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等优良传统、作风印证了后勤人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群体。以德服人、以德管人、以德育人成为后勤传统管理模式并内化为后勤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德治后勤尽管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现代化后勤管理中,它应该把第一序列让渡给法治后勤,让法治后勤成为后勤管理的主流管理模式与主导管理理念。将法治后勤理念宣传、教育好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要普及法治后勤理念,把依法办后勤、管后勤成为后勤顶层设计的必备理念;将依法办事、管人成为后勤各级管理者的职业守则;让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全体后勤人的第一思维。其次要确立法治后勤榜样,对法治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后单位、个人予以必要的惩戒处分,抓两头促中间,形成法制后勤的用人导向与组织氛围。再次要形成法治为核心的后勤文化,做到对教育事业和后勤事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后勤管理价值观。从价值观到思想、制度、行为四个层面形成法治文化,让法治文化滋养后勤人、塑造后勤人、凝聚后勤人、鼓舞后勤人。思想先于行动,正如闪电先于雷声。具备法治理念的后勤,才有可能建设成功法治后勤。

    二要凸显法治后勤功能。法治后勤,关注者众。但是如何让这个呼唤已久的脚步“走下楼梯”,确实需要多方努力。在“立法”方面,需要国家有关机构建立行业法规和各类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指导意见等。高校要建立本校后勤工作、后勤市场管理的系列规章制度。在“执法”方面,各后勤主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行业规则、学校规定等,加强对后勤主体的监管和指导;在“守法”方面,各后勤实体(企业)、机关以及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严守规矩、依法管理、按法服务、培育契约精神,有关部门不得越位干预后勤相关事务如招投标,甲乙方应该严格按照合同履约;在“护法”方面,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支持法治后勤建设、维系好法治后勤建设成果。后勤实体(企业)、机关尤其要成为法治后勤的“大护法”,将法治后勤建设进行到底。每个后勤人都有责任来维系法治后勤的尊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服务合同,发挥后勤“法治育人”新功效。后勤部门,是教育系统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权力寻租空间无处不在,也是反腐的主战场。如何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局面,法治后勤成为必然选择。

    三要健全后勤法律法规体系。后勤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面广,所需要的法律法规也多,除了一些国家已经存在的上位法之外,也需要完善行业的法规体系。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如果缺乏法律依据,那么各种违法、枉法、打擦边球等行为将比比皆是。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因而,在后勤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用法律规范、约束后勤场域中的各方力量,健全后勤法律法规体系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要加强法律法规的系统逻辑性,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也不能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在后勤各类招、投标过程中,由于依据的法规不同,出现了一些“失控”的情况,一些社会企业以低价、超低价杀进校园市场、扰乱竞争秩序,而其逐利本性的存在又致其难以为继、乏善可陈。可惜为之买单、最终吃亏的还是后勤、师生、学校乃至整个后勤行业。法律法规是一个社会底线意义的存在,无法就会无天,枉法就会遮天,因而健全后勤法律法规对于法治后勤来讲是必要的“牙齿”问题,只能加强、不能敷衍。

四要规范后勤行业行为。一个行业如何健康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领导、指导与推动,教育后勤行业也是如此。行业如何走法治化道路,引导好行业内各主体的行为规范,关键在于做好“共”字文章。一是要凝聚共识。即行业协会要引导全行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即“法治”——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一个行业如果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是难以做到平等、公平的,因而也难称其为法治业态。只有凝聚行业共识,共建法治后勤,后勤行业才有希望。二是要行业共治。全行业要积极参与到法治后勤建设工程,自觉守法、护法,规范行业活动,涵养行业清风,树立后勤正气。对于参与行业的各类组织尤其是社会企业要加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设,让社会企业在公平、公开的校园市场中开展竞争、带来活力。三是要共律。全行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比、后勤行业准入资格证制度建设,建立不良企业曝光等惩罚制度,让诚信守法成为行业共同信奉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追求,让违法乱纪行为在行业内没有生存空间。后勤企业家要成为自律的楷模,把守法自律演绎为新时期后勤行业优良作风。

五要厘清德治法治关系。如果说法治后勤是后勤发展的刚性力量,那么德治后勤则是一种柔性力量。无法则乱,无德则暗。在积极建设法治后勤,提高依法办事成效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德治的力量,以德治后勤依然是我们加强后勤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真正落实法治后勤建设的重要路径。后勤法治不法治,主要显现在表面上。而德治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和习惯,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模式在治理上的映射。也就是说,法治后勤如果没有德治的配合,很可能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因为人们内心不配合甚至抵触。仔细想来,难道我们是真缺乏法律法规吗,制定法律法规不是很难的事情,时间问题而已,难的是我们内心是否有了纯净的法治蓝天!在法治后勤的穹顶之下,如果我们阳奉阴违,摆Pose、做样子而已,那么时间再久,法治难久!所以,在加强法治后勤建设的时候,提德治建设,不是削弱法治的力量,恰恰是从人内心深处加强法治文化、价值观的重塑,让尊法、守法、护法成为后勤人发自内心的坚定举措,那么,法治后勤的春天才会万紫千红!

法治中国,法治后勤。在中国梦的征程上,后勤人一直在前进。法治后勤给后勤中国梦以更坚实的信念,我们有理由把中国教育后勤事业办得更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朝着法治后勤,奔跑吧,后勤人!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苏大教服集团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