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节能减排领域年终盘点
发布时间:2014年1月2日 15:02:07 来源:中国节能专家联盟网
时间的车辙在它的轨道上留下了2013年的痕迹,岁末,盘点时。我们再次盘点这一年里节能减排领域那些事儿,撷取其中的精华,重温这一年节能减排带给我们的喜悦、振奋、忧伤和焦虑,回顾我们的预测、探究、深思和建言。
1. 国务院力挺节能环保产业
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部署了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并提出一系列激励性政策以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是使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持续推出的又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在此政策信号下,下一阶段将会有更多产业发展细化政策陆续出台,各细分产业将尽享利好,节能环保产业也迎来黄金发展期。
相关阅读
2. 各部委“铁腕”淘汰落后产能
面对落后产能越减越多的尴尬境地,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一直是节能减排领域的主旋律。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五年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环保等九项政策措施,“铁腕”淘汰过剩产能。在此基础上,十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形成政策组合拳,从各方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信部将淘汰落后产能“大限”提前,于4月11日、9月2日、9月16日发布三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炼铁、炼钢、焦炭、水泥等重点行业“上榜”。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从高能耗转向低能耗,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污染转向绿色。这应该是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将为中国梦绘出可持续的未来。
相关阅读
3. 中国碳交易“市场版图”逐步扩大
2013年,可谓中国碳交易元年,碳交易犹如星星之火,在国内大有燎原之势。继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市场敲响第一锣后,11月26日和28日,上海和北京碳交易市场相继启动。12月19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也正式启动。12月26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启动。其他试点城市也正在做开市前的最后准备。据预测,2014年中国每年对碳减排量的需求量在7亿吨左右,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交易市场。透过碳交易的“市场版图”可以看到,碳交易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还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促进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碳交易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仍有诸多问题亟待探索,需要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
相关阅读
4.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不断提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中意境朦胧的书写,几乎成了全国空气状况的真实写照。十面“霾”伏,如何突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大气治理措施再度提速。国务院于2013年9月12日发布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为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环保部铁腕治污染出“重拳”、用“猛药”,实施史上最严厉治污措施并与各省市签订减排责任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发改委、监察部等联合印发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统计办法、监测办法等“三个办法”,为“十二五”污染减排提供制度保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治理大气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携手协调部署制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一场力度前所未有的“治霾战役”在全国各地打响。空气污染问题,说到底是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累积的结果。要想彻底扭转其恶化的趋势,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用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倒逼产业调整与能源结构调整,下猛药治重病,牺牲一部分环境影响恶劣的GDP,用短期的阵痛换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保障公众健康的长期福祉。
相关阅读
5. 备案公司突破3000家 节能服务产业“由乱而治”
2013年5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第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公告”。公告显示,第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共有888家,五批累计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210家,其中包括近30家A股上市公司,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已备案率达到76.9%。纵观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名单,“东多西少”格局未被打破,数量增长与市场需求矛盾依然存在。大型能源企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节能服务公司,涉足节能服务,节能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备案绝不是最终目标,诚信经营才是节能服务产业长青的根基。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取消了17家备案节能服务公司的备案资格,并收回了财政奖励资金,而2012年也取消了15家备案节能服务公司的备案资格。节能服务产业“由乱而治”,节能服务产业的整合已悄然展开,这种整合会使具备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迅速做大做强,从而使产业更加有序发展。
相关阅读
6. 万亿市场开启 绿色建筑的春天渐行渐近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1日转发了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建筑获得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的“保驾护航”,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万亿元的市场被撬开。绿色建筑对我国“十二五”乃至下一步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绿色建筑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绿色建筑总体仍处起步阶段,下一步推广工作面临标准不健全、社会认识不足、技术不高、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亟待通过政策与市场手段释放潜能。我们急需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环境,调动市场积极性;提高绿色建筑门槛,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和公众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绿色建筑的旗帜下集结,一个真正美丽绿色建筑的春天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关阅读
7. 智慧城市: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新机遇
政策的频频发力,为当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火热的场面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2012年11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苏省无锡市等90个城市(区、镇)通过审核,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8月5日,住建部公布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新一批试点。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节能减排等为目标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大力提倡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尤为引人注目,未来把能源规划好也是智慧城市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节能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也将是关键。无论是节能建筑、节能技术,还是城市照明、智慧能源、能源管理等,都可能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砖瓦”。智慧城市无疑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相关阅读
8. 两会观察:节能减排走近百姓生活
2013年3月,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节能减排又一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议题: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新一届全国人大将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包括修改、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家倡议加快环境立法,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力争用10~20年基本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发改革委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提出,扩大内需仍有巨大空间,节能减排、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投资需长期坚持;民主党派的众多提案中,“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为关键词,“治霾”也成为热门提案;代表委员关注“美丽中国”,众议环保新思路,期待唤起全民全行业节约意识;钟南山希望治污纳入官员考核,陈光标喝“鲜空气”呼吁爱护环境,赵本山坦言雾霾的问题是心的问题……农村生态保护、严禁餐桌浪费、新型城镇化等等,一时间,节能减排走进我们的视野,走近百姓的生活。随着两会的召开,节能减排这一概念被赋予了诸多深意,舆论持续热议,人们都在期待一个“天蓝、山秀、水净、地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平衡”的中国。蓝图已经画就,节能减排,只要有行动,就一定有未来。
相关阅读
9. 华沙世界气候大会面面观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3日夜间,华沙气候变化大会在“加时”一天后终于打破僵局,在波兰华沙落下帷幕。各方在资金、德班平台、损失和损害等焦点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但气候会议的两大核心焦点内容——减排时间表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资助,均没有最终落实。谈判过程一如既往地艰辛,不和谐音符和戏剧化场景不断降低着观察者们对这场“过渡会议”或许本就不应有的期待,本次会议在一堆虚化的目标中艰难落幕,“大家都不满意,但是大家都能接受”,但距离“满意”路途遥远。
相关阅读
10. 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开启千亿元市场
2013年6月,工信部和质检总局发布了《全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以推动高效电机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电机产业升级,全面提高电机能效水平。计划提出电机行业到2015年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根据计划,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800亿千瓦时,相当于新建一个长江三峡工程。能耗巨大的电机系统是国家节能政策的重点领域,也是“十二五”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之一。2012年5月,国家借由《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163-2012)》的发布,大幅节能电机的准入门槛,明确限制普通能效电机的生产销售。同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出台关于高效节能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的补贴政策。早在4月份工信部在印发《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重点推进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和涉铅行业绿色发展两个专项计划。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开始推进电机能效提升,我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限制、推动、补贴、规划落实等一系列的电机行业推动机制,近千亿元的高效电机及相关设备需求市场全面开启。
相关阅读
11.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开启LED产业盛宴
为引导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2013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编制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规划提出LED照明节能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左右,2015年达到4500亿元(其中LED照明应用产品1800亿元)。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规划共提出三大行业发展目标、三大主要任务、四大重点工程、五大保障措施,分别从市场份额、产业规模、技术创新及检测体系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规划。规划给全国LED照明产业绘制了蓝图,开启了LED节能产业的盛宴。但也应看到半导体照明市场无序发展、需求不足、产品集中在中低端的特点,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有可能陷入与光伏产业类似的窘境。
相关阅读
12. 发改委12条“军规”发力节能减排
2013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提出包括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推进主要污染 物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推行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监督、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12条措施,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2013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以上,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奠定基础。这些举措已经明确由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
相关阅读
13.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2013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从能源消费总量与效率、能源生产与供应能力等方面发布了2015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分别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和6.15万亿千瓦时左右,将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分解到各省(区、市),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通知指出要理顺电价机制,深化油气价格改革;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税改革,逐步理顺国家与开发主体、中央与地方资源收益分配关系;加强信贷政策和能源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制”,具体控制目标将分解到地方,并把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能源消费控制已成为倒逼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关阅读
14. 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2013年3月10日靴子落地,其中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撤销,相关职能并入国家能源局,但外界寄望甚大的“大能源部”设想再度落空,重组后国家能源局仍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改革后的能源管理格局虽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重组后国家能源局的综合管理能力将增强,有望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破局。而这只是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预计未来能源局监管领域将扩大至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行业。这一次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完善能源监督管理体制,是走向大能源体制的重要一笔。这一次重组已朝能源的综合规划、管理、监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利于调动各方资源保障能源安全。国家能源局的组建,将有利于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意义重大。
相关阅读
能源局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 </P<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