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2012年秘书长工作会议,系统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的宏观形势和背景,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高校后勤改革发展趋势,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结合高校后勤工作实际,共同研究和确立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下面,我代表秘书处从三个方面做工作汇报。
一年来工作的回顾
2012年是本届秘书处工作的第三年,秘书处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后勤管理分会理事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后勤管理分会2012年工作要点》,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开拓进取,在组织建设、理论研究、业务拓展与规范化管理、推进“六项工程”实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了学术团体和行业组织的功能。
一.奋力开局,落实五部门《意见》做出新贡献
1.组织调研组分赴二十省市宣传检查文件落实
秘书处把促进《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落实作为2012年开局的第一项重要工作,主动向教育部请缨,于三月份组织十个工作组分赴上海、浙江、四川、重庆、江苏、山东、福建、陕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黑龙江、辽宁、河南、山西、广西、云南、天津、河北等省市进行文件宣传、调研和检查。采取开座谈会、实地考察、与学生实时交流等形式,了解地方政府、高校领导层、食堂管理者、就餐学生在贯彻《意见》中的制度设计、实施举措、执行情况和意见建议,并形成十份调研报告上报教育部。调研工作起到了宣传政策、学习交流、深度观察的作用和效果,对所到省市乃至全国高校深入贯彻《意见》精神,做好学生食堂工作和破解相关难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协助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座谈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高校加快落实五部门《意见》,后勤管理分会承办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4月10日在郑州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座谈会,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主管领导200多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谢焕忠司长代表教育部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五部门《意见》,加强高校学生食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云南五省市教育厅(教委)和郑州大学领导分别介绍了在高校学生食堂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会议同期召开了后勤管理分会十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
二.强力谋局,探寻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新跨越
1.举办改革推进年会研究部署新一年工作
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为了适应新形势,研究部署高校后勤工作任务,自觉维护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秘书处于4月15日在昆明组织召开一年一次的改革发展推进年会,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六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朱宝铜处长在会上部署了新一年高校后勤的工作任务;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主任、博导王怀超教授应邀作形势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趋势;教育部和后勤管理分会课题组发布了“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高校后勤主要业务领域(伙食工作、公寓管理、校园物业、校园商贸、后勤信息化、节能降耗)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研究成果。
2.协助教育部主管部门调研起草学生公寓文件
学生公寓工作文件的调研起草被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这个文件是继去年五部门出台学生食堂文件之后的又一个事关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新年伊始,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后勤管理分会秘书处和学生公寓专业部就紧锣密鼓展开文件的前期调研和草案起草。二月底完成文件草案,分别在首都师范大学和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召开意见征询会。还在全国高校后勤年会、公寓专业部年会、各省级寓专会发放问卷、召开座谈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于8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并报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三.着力突破,迈出向行业组织转型新步伐
1.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筹办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经教育部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难题已经得到破解,即在“中国教育服务接待协会”的基础上通过更名重组和资源整合,组建新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此项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民政部的支持。袁贵仁部长和鲁昕副部长对协会的筹组给予高度重视。后勤管理分会秘书处组织专门工作组负责此项工作,目前相关材料已经报送教育部社团办和民政部,进入形式审查程序,预计将会加速完成注册工作。
2.协会组建和转型过渡方案初步形成
秘书处专门组织力量深入研究协会组建、运营的相关重点难点问题,并协助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 9月22日在上海召开座谈会,邀请黄河以南省市教育后勤协会的负责人一起座谈研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定位、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会员组成、制度设计以及协会成立和运行中的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目前已初步形成协会的组建方案和转型过渡方案。
四.齐力推动,支持“农校对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1. 圆满承办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
第三届全国“农校对接”洽谈会由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后勤管理分会承办。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秘书处与协办方“中联公司”加强沟通与协作,认真总结前两届洽谈会经验,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划、周密安排,洽谈会于7月27日在西安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陕西省高校后勤系统代表千余人和近千家的食材供应商参加了洽谈,会议规模再创新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以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和巡展。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隆重举行“农校对接”与高校学生食堂采购工作论坛暨先进院校表彰
为了总结交流农校对接和学生食堂联合采购经验,表彰鼓励先进,深入研讨问题,后勤管理分会在第三届“农校对接”洽谈会期间举办了“农校对接”与高校学生食堂采购工作论坛暨先进院校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系统七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市教委和重庆市教委分别介绍了地方政府部门推进“农校对接”工作的举措和经验;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郑州大学后勤集团分别就区域高校学生食堂联合采购工作经验做了交流演讲。论坛之后举行了“农校对接”与高校学生食堂采购工作先进院校表彰大会。214所高校代表上台领取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五.合力发展,开展研究与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果
1.宣传与研究工作合力发展形成良好局面
在秘书处的主导下,按照“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思路,“两刊一站”和秘书处发展研究中心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了合力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工作机制。“两刊一站”与秘书处发展研究中心初步实现了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共享,联合开展信息宣传和课题研究,联合召开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年会,使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效显著,对完成教育部和后勤管理分会交给的宣传和研究任务,进一步加强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1)》首次编撰发行
为了深入分析和全面反映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动态、趋势,系统收集整理高校后勤领域重要文献资料,秘书处组织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高校后勤参考》编辑部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于今年三月,首度编撰印发了《中国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年度报告(2011)》。此报告拟于每年继续编撰印发,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为高校后勤系统研究改革发展战略、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此报告受到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领导的首肯,并已送教育部党组人手一册。
3.课题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果
秘书处完成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下达的课题研究任务。第一批课题研究成果“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及“主要业务领域改革与发展规划”已经上报发展规划司,经初步审阅认为对于推进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已于近日正式印发。第二批30个分课题已经陆续完成研究报告,将于12月汇总上报发展规划司。此外,秘书处发展研究中心还参与北京市教委立项、由陈一兵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的重大课题《北京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规划与建设研究——基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中国高教学会“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高校后勤行业组织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已经开题,进入调查研究阶段。
六.砥砺创新,实施“六项工程”又有新举措
1.开展干部培训,助推主体培育工程实施
5月份,组织全国高校97位后勤集团总经理和后勤处长参加了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后勤管理分会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的第二期全国高校后勤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班除专家授课外,还邀请了三所大学后勤集团和三家社会企业负责人,就后勤服务实体发展模式及推进专业化、现代化、品牌化、人文化建设进行案例教学、互动交流和深入探讨。6月3日,秘书处组织了全国一百余所高校后勤实体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主管齐聚浙江宁波市,交流研讨“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用工成本控制”课题。社保部专家介绍了我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法律动态;高校后勤实体的交流发言为后勤实体解决难点问题提供了诸多新鲜经验,对于深入研究高校后勤实体人力资源管理与队伍建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平安后勤建设与管理水平
秘书处根据今年教育部对安全工作的特殊要求,选择暑期在青海西宁市举办了高校后勤“安全建设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讲座。全国高校后勤系统的近三百名安全管理干部参加了研讨培训。讲座邀请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北京火灾防治中心有关专家出席,介绍了高校的安全形势和安全稳定工作重点;系统讲授了校园防火、逃生、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知识。对提升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能力,做好新学期高校后勤安全防范工作强化了意识,充实了知识。
3.开展评优活动,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后勤管理分会秘书处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示范校评审活动。组织专家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历经半年多时间,通过各地推荐、专家筛选和公开答辩等方式进行严格评审,授予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江南大学三所高校为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优秀示范院校;授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五所高校为示范院校;授予中央民族大学等二十二所高校为先进院校。
4.组织研讨交流,促进科技后勤和绿色后勤建设
秘书处9月23日在上海以“建设科技与绿色后勤,实现后勤服务现代化”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科技与绿色后勤建设交流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高校后勤系统在科技和绿色后勤建设实践与探索中有代表性的高校领导和一线管理者发表专题演讲,交流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大会还安排与会者实地考察同济大学的节约型校园建设、上海复旦大学的车队供应链管理、江南大学的绿色数字校园建设和浙江大学科技后勤与后勤现代化建设,对推进科技后勤、绿色后勤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聚力凝心,专业机构在各专业领域开创工作新局面
伙食管理专业部为促进五部门文件落实起草了《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实施办法》、《高等学校学生食堂伙食结构及成本核算指导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启动“第二届高校烹饪技术大赛”预赛;出版《中国高校食堂常用主副食加工标准与规范指南》,为加强和规范全国高校食堂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公寓管理专业部协助教育部完成公寓文件调研起草;整合各地公寓管理经验,指导规范学生公寓标准化建设、学生公寓安全管理预案、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制定和完善《全国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评价标准》;举办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安全工作交流研讨会,发挥了行业引领作用。
物业管理专业部修订专业部章程,进一步明确了会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片区工作制,推动各片区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会员单位交流、加强组织建设、规范行业管理成效显著。
房地产专业部组团赴美参加国际高校房屋管理协会2012年年会,与国外高校同行交流研讨;组织校际互访座谈,交流高校公房管理模式改革难点问题;为成员单位开发并提供资产设施管理系统平台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商贸管理专业部按照“创新、发展、提高”的方针,开展服务创新、行业评比、出访学习及业务研讨等活动;着力推动全国教育超市标准店、样板店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思政专业部十月份向会员单位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对推动高校后勤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起到积极作用。
旅游接待专业部组织研制高校接待工作规范;与著名酒业集团深度合作,以优良品质、优惠价格服务于高校。
高校节能联盟承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校园绿色照明节电改造及推广普及机制研究》课题,出版《高校节能研究论文集》,编辑《高校节能技术与产品采购手册》,两次召开全国高校节能监管平台现场会,开展节约型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对促进高校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根据国家出版总署的要求,由后勤管理分会牵头,完成了对杂志社的改制,经工商局注册登记,取得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营业执照。杂志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年底前,后勤管理分会秘书处还将于11月28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会、高校后勤系统摄影展和后勤服务与设备展;于12月9日在广西北海召开“2012年度高校后勤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年会”等。
当前形势的思考
高校后勤行业是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做好高校后勤工作要求具有广阔视野、全局观念,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正确把握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整体改革发展趋向,准确理解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使命要求。
一.深刻认识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正处于中国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国家重要领域的改革普遍受到体制性障碍的羁绊而步履维艰,社会的深刻变革势在必行,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将再次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和各项工作的主线。因此,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深刻认识国家宏观改革发展形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
一是国家四项改革全面推进将激发高校后勤改革新的动力。全面深度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四项改革,已成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取向,而四项改革的系统配套、深度推进,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将大大促进民主与法治建设、政府职能转换和“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转型。这些宏观改革必将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并激发新的动力。
二是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推进绿色后勤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列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建设绿色校园,推进大学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在绿色大学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着力推进绿色后勤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后勤生产服务方式、校园生活方式和校园空间格局,对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改革的攻坚克难对校园稳定和平安后勤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转型同时也需要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近些年,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新问题大量涌现,社会生活更加复杂。改革过程中各种观念和主张往往集中于大学校园,使大学校园稳定成为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高校后勤肩负的安全稳定工作压力将会愈来愈大。因此,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向对后勤事业发展的要求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大变革、大调整的要求日益迫切,高校后勤保障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探索与实践,对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时期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对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使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呈多样化趋势。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反映了高校与政府、与社会的治理模式,要求政府减少对高校办学的行政审批,学校依照法律和宏观政策自主选择办学模式,自主开展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用人分配等,同时也允许高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自主决定本校后勤服务管理和运行模式,这必然导致全国各地区各高校的后勤管理和运营模式的多样化,而不能搞“一刀切”。
二是政府简政放权对行业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提出新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问题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三大转型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即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由集权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转型、由大学的行政化运作向去行政化转型。其中政府简政放权,由对高校直接干预向宏观指导转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随着政府职能转换,行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行业规范自律与健康发展、构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高校后勤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桥梁纽带、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履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三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对后勤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完善大学章程和内部治理结构涉及高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依法规范大学内部的权利关系、组织构成、运行规则、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岗位考评、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这些改革的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后勤在学校中的权利和地位、后勤实体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后勤用人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进一步理清高校对后勤的管理方式,将后勤管理制度纳入高校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体系提供条件。
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均GDP已达543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呈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的走向对高校后勤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是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对高校食堂工作产生影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尚未消除,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国经济可望在2013年见底。目前经济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尽管物价上涨压力暂时得到缓解,但仍不可高枕无忧。一方面,蔬菜、食品价格随时可能大幅反弹;另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见底回升,物价上涨也会卷土重来。因此高校后勤食堂工作仍面临诸多压力,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决不可掉以轻心,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二是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趋势对转变高校后勤服务方式提出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后勤服务主要依赖廉价密集的劳动力,随着劳动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后勤服务实体普遍越来越不堪重负。然而,与发达国家和全社会比较,劳动用工成本的上涨空间依然很大。因为根据全球的发展趋势,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此外,随着国家劳动法制日益健全、民生政策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为规避法律风险必然要增加用工成本。纵观世界各国大学后勤服务模式和我国服务业发展趋势,后勤服务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成为必然,实现这一转变根本靠科技、关键在人才。现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入生产、服务和管理,取代或减少人工,用机械代替人手,用信息技术代替人脑,已成为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战略选择。一卡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配以自助式服务在国外大学和服务业普遍实行,这些都值得我们高校后勤系统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
四.清醒认识社会服务业发展趋势给高校后勤工作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高校后勤服务产业是中国特色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全社会相关服务业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餐饮、酒店、物业、商贸、能源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一是社会优质服务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对高校后勤提高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目前社会餐饮、酒店、物业、商贸、能源等行业的经营管理呈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趋势;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服务的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注重改善服务环境、氛围和文化,将服务产品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优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共识。这些都对高校后勤转变传统粗放式服务管理方式和提升服务质量产生压力和冲击。高校后勤服务要保证不低于社会相关服务业的中上等水平,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二是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开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的依赖很强,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市场还存在明显的行业准入壁垒。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方向、放松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服务外包、加强制度环境建设、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的准市场化改革等等相关政策,将有利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而越来越多社会优质服务企业的涌现,也为高校扩大服务外包和自主选择社会服务企业进校服务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及其对高校后勤事业的影响,为科学谋划下一步的工作,增强高校后勤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奠定思想基础。
新一年工作的设想
我们国家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判断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宏观形势和改革发展趋向,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把握重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取得新的成绩。
一.树立大局意识,主动适应宏观形势和改革发展全局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认真组织引导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组织全国性、区域性的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联系高校后勤实际,深刻领会会议的精神,认真分析教育后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
2.从大局出发谋划和开展工作
高校后勤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切实树立大局意识,自觉把高校后勤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高等教育发展大局和全国教育后勤事业全局中去谋划,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规划具有时代感和前瞻性,增强我们服务全国教育后勤行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推动教育后勤事业的科学发展。
3.从全局出发发挥咨政作用
主动协助教育部主管部门推进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深入研究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主管部门建言献策;继续协助教育部做好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调研和文件起草工作;做好高校学生公寓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为明年上半年出台文件做出最大的努力。
二.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做好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组建工作
1.加快完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的注册
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指导下,安排专人分工负责,积极协调有关各方关系,主动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履行注册程序,力争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注册手续。
2.深入研究组建方案,做好制度安排
继续深入调研和制定协会组建方案;认真研究和确立协会组建和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周密做好相关制度安排,科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有效整合资源;要从制度设计上处理好全国与地方协会之间、教育后勤协会与下属机构之间的关系,顺利完成后勤管理分会向教育后勤协会的平稳过渡。
3.努力做好协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
要提早启动召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着手筹划会议的形式、程序、内容、参会范围、人员组成和接待方案,做好相关文件的起草和准备,做到一旦注册完成,及时召开成立大会不拖延。
三.增强创新意识,积极推动高校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创新行业组织建设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鲜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效仿,我们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创新办会理念,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勤俭办会、和谐办会;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队伍建设。
2.创新理论研究工作
要结合新形势研究新问题,立项新课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结合十八大后的形势发展变化研究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路径上,放在推进高校后勤科学发展创新举措上,放在教育后勤行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建设以及运营机制创新上。
3.创新信息宣传工作
要创新高校后勤网站、期刊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要把宣传重点放在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国家相关改革发展政策上来;要结合新形势搜集、总结、传播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家相关改革动态,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和重要举措及时传达到全国教育后勤工作一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4.创新“农校对接”工作
继续积极配合教育部推进“农校对接”工作,主动探寻开展“农校对接”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创新举措;支持全国各地高校后勤行业组织、高校后勤实体对“农校对接”工作新模式、新内容的探索、创新和实践;支持农校对接电子商务网的建设和推广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做好第四届“农校对接洽谈会”的策划、筹备与承办工作。
四.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加强高校后勤行业的规范化建设
1.坚持依法规范办会
要严格按照行业组织要求开展工作,系统收集行业管理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管理规章,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行业组织开展工作的法律与政策边际,切实防范风险,确保稳定运行。要慎用权力,倍加珍惜几代高校后勤人共同努力开创的大好局面和培育的良好组织形象,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组织不能受到任何伤害。
2.加强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的建设
深入研究并按轻重缓急分步设计出台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各项管理规则和运营机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现决策与管理的规范、公开、透明;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方作用、调动积极性、多方共赢、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实现内部管理和工作运营的规范化。
3.启动行业规范、行业标准的研制工作
尽快组织力量开始研制中国教育后勤行业自律管理相关准入、退出、监管制度、行业管理、服务规范和标准、行业等级资质认证制度等行业规范体系,为中国教育后勤行业规范自律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五.明确工作重心,着力推进高校后勤“六项工程”建设
1.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培育专业化、高水平的高校后勤监管主体、服务主体和社会优质服务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后勤行业自律,研制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支持后勤服务企业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授权,参与制定和实施教育后勤服务行业的等级资质评定、授予、管理制度;择机举办高校后勤实体交流研讨活动,探寻后勤服务实体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开展后勤服务实体评价、排行、表彰等。
2.实施“质量后勤”工程
以促进后勤管理服务标准化和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支持高校后勤积极引入现代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举办专业培训和交流推广等多种活动,交流先进经验,推广先进模式,提高后勤从业人员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素质,提升后勤服务管理专业化水平,确保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不低于社会相同领域的中上水平。
3.实施“科技后勤”工程
以实现高校后勤现代化和建设“智慧校园”为战略取向,采取多种形式,引导高校将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等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后勤生产、服务和管理,推广新理念、新模式,交流先进经验和举措。发挥行业组织的功能,争取政府部门对科技后勤建设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加强科技后勤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建立示范基地、项目和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为学校提供技术交流服务平台和开拓多种资金筹措渠道。组织力量开展调研、规划、顶层设计和推进战略研究,整合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避免重复开发,减少浪费。采取行业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确保“科技后勤”建设长期可持续开展。
4.实施“文化后勤”工程
发挥行业组织职能,推进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引领行业健康发展。通过交流、展示、评优和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推动高校后勤物质文化建设,打造具有高校特色、高品位的餐饮文化、公寓文化和环境文化;促进高校后勤制度文化建设,实现服务管理制度创新;培养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和以提高服务管理质量为主题的价值取向、服务理念、员工素质;建设有利于协调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的和谐后勤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后勤公信力,培育高绩效后勤文化。
5.实施“平安后勤”工程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协助政府加强检查、督促和宣传教育,推动高校后勤系统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区交通安全和水电暖设施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达标工作。引导高校后勤系统增强特殊时期、紧急情况下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健全制度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防范和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6.实施“绿色后勤”工程
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高校后勤媒体宣传力度,引导高校后勤系统树立可持续的理念,组织力量进行绿色后勤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执行层面实施绿色后勤工程,构建有利于高校后勤清洁生产、健康服务、生态环保、低碳生活、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资源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新体系。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高校“绿色食堂”(绿色餐饮)、“绿色公寓”、“绿色物业”的创建和评优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和鼓励评级措施。加强“绿色后勤”制度建设和品牌塑造,努力营造绿色校园环境,为高校广大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后勤服务,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后勤人应有的贡献。
六.抓住关键环节,大力促进后勤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
1.加强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培训工作
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
平的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积极取得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委的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高校后勤干部专题培训;继续争取将高校后勤干部培训纳入2013年教育部人事司和教育行政学院干部培训计划,举办教育部第三期高校后勤干部培训班。要扩大培训范围和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促进高校后勤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组织力量,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和高校岗位分级管理与绩效工资改革内容,深入研究后勤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当前高校后勤队伍面临的新老交替“断层”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高校后勤实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如何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设立后勤岗位等级、合理构建现代绩效考评和薪酬福利体系;探索后勤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人力资源社会化配置的标准和机制,探寻如何创造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向后勤实体流动的机制和环境。
3.积极应对当前后勤劳动用工成本上涨趋势
积极采取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交流探讨高校后勤加强劳动用工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依据、方法和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对策和有益经验,促进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依法用工、认真总结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遇到的难点问题及劳动用工管理中的法律纠纷规避措施与解决途径。
同志们,后勤管理分会即将走完二十七年的光辉历程,实现由学术团体向行业组织的转变。即将成立的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承载着全国教育后勤人的期望,肩负起新的、更加艰巨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国家整体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出发,从全国教育后勤事业的全局出发,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不辱使命,以实干实绩,为促进教育后勤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