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践

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后勤

作者:徐振岐日期:2011-08-05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要:构建平安和谐后勤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党组织应从把握政治方向,强化服务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稳定安全工作;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加强高校后勤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后勤党建;平安;和谐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党同志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后勤党务工作者要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的实践中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的后勤,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把握政治方向,强化服务宗旨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各地存在很大差异。要使改革沿着正确轨道进行,后勤党组织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政治宗旨不动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既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不动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高校后勤在贯彻这一决策时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因此,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应以广大教师、学生为中心去开展,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围绕教学、科研工作的安排去计划、组织、实施,保证教学、科研上质量,上水平。
高校后勤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门,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为此,干部更应讲政治,员工更应讲育人。首先,应加强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支部建在中心的原则,切实加强后勤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在努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学习先进政治理论,在后勤具体实践过程中,炼就一身过硬的政治素质,立足后勤而高于后勤看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才能统观全局,正确处理高校后勤工作;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原则,有的放矢。其次,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作用,关心爱护员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在规范服务的同时,具有鲜明的育人态度,注重“身正为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以热情、周到、细致的工作去感化、引导学生,在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化矛盾于基层,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最后,要教育广大后勤干部员工“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有坚持不断创新,敢于挑战,敢于应战的精神,牢固树立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竞争求发展的思想,使之适应本校后勤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稳定安全工作
稳定压倒一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出的一条宝贵经验。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没有稳定,就谈不上改革的深入,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后勤党组织在配合学校培养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健康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把稳定安全工作放在战略核心地位,保持高校政治稳定,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做贡献。
(一)坚持以人为本,维护高校稳定
高校后勤,工作摊子大,涉及点广,影响面宽,利益诉求多元化。稍不注意,局部问题将影响整体稳定,个别动荡将引起全局混乱。为此首先应加强对广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特别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化矛盾于基层,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认真积极做好饮食、公寓专项治理工作,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其次,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教职员工和后勤管理服务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和对待教职工的意见,防止矛盾的激化,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共创和谐校园。最后,后勤党组织,特别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分析、研究后勤职工的思想状况,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后勤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三服务,两育人”思想,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近期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强化公平公正和民主,做到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保持高校后勤内部职工的和谐稳定。
(二)坚持以为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
首先,高校后勤承担高校广大学生、教师吃住等多方面的服务,其中涉及到许多安全工作,如劳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在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的同时,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重点以人防为主,技术防范为辅,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后,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要坚持长抓不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即“一保安全、二保稳定,协调发展”。
(三)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基本已按企业模式运作。如果单纯从企业来讲,即谋求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但高校后勤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承担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重任,这就要求其社会成本最低,必要时可暂时牺牲经济效益,以维护高校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如:2005年哈师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我校后勤在学校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专家组的接待和服务工作,为学校的评估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三、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服务对服务人员的素质依赖性是非常强的,服务质量的现场控制几乎完全依赖服务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服务队伍建设好。高校后勤党组织应切实发挥自身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员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后勤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在思想上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工作,并有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在工作上要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按章办事,具有满腔热情并勇于创新;在业务上要虚心好学,一专多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作风上要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勤奋务实,以身作则。
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员工素质:
 1、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定期培训和随时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要以学习型组织为依托,鼓励、支持在职人员深造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员工形成“勤于思索、乐于学习、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2、安全生产、规范服务。以人为本就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员工,严防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在服务好师生的同时,做好对自己的保护和服务,切实对本人和家庭负责。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的基础同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或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一讲安全生产,二讲规范服务。
3、绩效与监查。绩效和监查对提高员工素质来说是一种辅助措施,它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服质量有积极作用。任何绩效评价鉴定系统都应具有中肯贴切、敏感与可靠这三个特性,而从系统本身的实施方面来说,它又应该是易于被人接受和具有实用性的。在具体的监督检查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使先进得以表扬,落后得以鞭策。这就要求监查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
四、加强高校后勤和谐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后勤文化是各部门相互协调,发挥整体优势的润滑剂,是员工形成健康、和谐氛围,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高校后勤党组织应切实加强后勤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牢牢把握后勤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高校后勤文化。
(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高校后勤文化就应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服务宗旨;(“三服务”即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应坚持“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精技术”的行业理念;应坚持“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规范服务”的工作方针。只有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被每一位干部、员工和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接受,才能形成后勤文化的灵魂,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强大的力量,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员工氛围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会对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导向作用、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方面都可得到益处,在各做各的事的同时,企业运转多了一层最好的润滑剂和推动力。
(三)形成积极健康、轻松活泼的外在文化表现形式
高校后勤的共同价值观念,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生勤奋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通过积极健康、轻松活泼的外在的文化形式来展现。首先要大力表扬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弘扬共同的价值观来凝聚员工,教育学生。其次要形成文化品牌(如:文化节等)来激励员工,感染学生。最后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育和时代性强的各种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徐振岐: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