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管理分会学习“鲁昕副部长在2011全国高校
后勤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综述
7月12日下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学习鲁昕副部长在安徽的“2011全国高校后勤改革座谈会”(以下统称“安徽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刘昌亚、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出席会议,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柳华,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理事长、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孙平生,《高校后勤研究》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宾,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清华大学副总务长、后勤党委书记吉俊民,后勤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郑广天,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刘晓平,后勤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张东升,后勤管理分会商专部主任张伟超,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李金全,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卢彩晨,后勤管理分会秘书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皮光纯,院校后勤信息网主任李英华等参加座谈。黎玖高秘书长主持会议,希望大家从自己工作角度和分会角度,谈一些切身体会,并结合鲁部长的讲话精神,从高校后勤视角讨论教育部将要出台的“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朱宝铜处长首先介绍了鲁昕副部长在安徽会议上的讲话背景和主要亮点思想,重点对鲁部长在肯定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强调深化改革要“政府履行职责”和下一步改革思路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新型劳动关系,我们的企业、事业单位才充满了活力”。最后,再次强调了教育部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解决当前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问题而将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即: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召开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三是成立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与会代表学习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总结。大家普遍认为,鲁部长的讲话高度肯定了过去十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尤其是对改革“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初步建立了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高校后勤运行机制”进行了精炼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代表了政府高层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态度,对高校后勤系统而言,感觉很有新意,非常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二是关于目前后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张柳华、黎玖高、郑广天、张东升、李英华、卢彩晨等人都非常认同鲁部长提出的“根本问题是制度设计和制度保障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公益性投入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说法,认为“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是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此外,张柳华认为公益性和成本分担机制应该是未来改革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政府要同时履行保障公益性投入和强化市场监管两项职能。黎玖高认为公益性是后勤配置资源的根本导向,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只是手段,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质是要通过强化成本核算、建立新型劳动关系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市场手段,实现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保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运行效率的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大学后勤的公益性。
三是关于政府和高校的公益性责任。孙平生、杨宾、黎玖高等人指出,鲁部长将后勤改革目标的三十个字中的“政府宏观调控”改为“政府履行职责”,强调了政府和高校的公益性责任,政府要履行相关职责,保障对大学后勤的公益性投入,高校要承担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孙平生认为,“政府把稳定的责任交给了学校,后勤稳定是大事,政治责任代表校长心声”。杨宾认为学校稳定是校长书记最重要的政治责任,要把握好后勤的社会引进模式和自营模式的竞争机制和结合度。黎玖高认为,大学后勤保障的公益性是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把为学生提供公益性的生活后勤服务纳入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样才有利于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郑广天认为,“目前政府、高校对后勤投入难以保障的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是造成后勤运行期间困难的主要原因。
四是关于后勤改革的方向。张柳华、李金全、皮光纯、卢彩晨等指出,鲁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目前后勤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问题,是发展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再次明确并肯定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进一步坚定了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信心。
五是关于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解。孙平生认为,鲁部长的讲话反映出教育部领导开始更多地重视公益性,对后勤社会化的看法有了新转折,这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升华,是认识上的飞跃。黎玖高认为,对后勤社会化的理解要考虑我国特殊国情,要重视政府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公益性投入,当前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大部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决定了后勤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推进节奏。卢彩晨认为,鲁部长的讲话反映出社会化是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社会化,不是完全市场化,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化的内涵。
六是关于今后深化改革的政策制度出台方面。部分与会代表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卢彩晨认为今后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公益性投入与市场运营相结合”是关键,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皮光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要有质量,要有刚性规定,真正满足后勤人所希望得到的政策支持。刘晓平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性投入?公益性投入包含哪些内容?公益性投入应该以什么样的机制?”等具体内容。吉俊民建议政府履行职责对公益性的具体体现要尽快落实到位。
此外,吉俊民、郑广天等人还从高校后勤自身角度,谈了高校后勤自身要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后勤长远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张伟超则结合鲁部长重点提到的将要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谈了对“农校对接”工作的理解、认识和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具体思考。
经过学习讨论,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鲁部长的讲话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去十年的成绩进行了高度总结,也非常实在和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体现了教育部领导对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视,同时也为未来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思路、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切入点,值得各地有关部门和高校以及后勤同仁们深入广泛学习。
刘昌亚副巡视员最后做了总结讲话。他再次肯定了高校后勤改革十年来的重要成绩和贡献,并从深化改革和实事求是推进社会化、做好食堂工作以及加强后勤服务制度化、标准化等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他表示,过去这10年是后勤人努力的结果,非常不容易,高校学生从650万到现在的2230万,这种大规模的增加,后勤确实做出了很大贡献。最后他还提出了“后勤社会化还需要界定,哪些东西可以社会化;要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不能复杂化”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