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在全国各高校学生论坛上,食堂饭菜“涨价”等问题,成为大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而在常州大学的网站论坛上,记者却发现,学生们对学校的食堂饭菜质量及价格表示“很满意”。来自该校一组样本为60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学 校教育服务公司开办的食堂伙食质量、数量、价格、卫生四项指标的综合满意率达93.25%。
物价波动时期,大学生对学校食堂满意率“不降反升”,堪称“奇迹”。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认为,这得益于常州大学坚守后勤社会化的公益性原则。
控制成本,打造“最满意高校食堂”
2月25日上午10点半,记者走进常州大学武进校区第二学生食堂。饭菜价目表上品种繁多,且明码标价,“红烧鱼块”3元、“生瓜肉片”2.5元、“红烧狮子头”2元、“炒青菜”0.8元……
常州大学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云兵告诉记者,去年9月以来,食品原料价格上涨。但是,由学校教育服务公司开办的食堂,菜价一直保持稳定,米饭的价格更是6年未变,1.80元一斤。
在物价不稳的形势下,如何让全校师生吃得放心、吃出“满意”?
施云兵介绍,关键是要控制各项成本。学校建立了3个生鲜蔬菜直供基地,节省了中间流通环节费用;与在常9所高校联合采购学生伙食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并分析国内外期货价格走势,在价格走低时加大原材料采购量,去年,光食用油采购一项就节约了10万元。
控制成本的另一个关键是加强管理。2009年,公司在学校食堂推行“7S精益管理”模式,“7S”在借鉴企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5S”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安全”、“节约”两项针对食堂管理的新内容。
“实行‘7S’精益管理模式,不仅减少了原料的损耗、杜绝了工器具的缺失,而且优化了生产流程、确保食品安全,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如今,由常大教育服务公司主办的学生食堂,占学生食堂总面积的65%,但前来就餐的学生却占到了总数的73%。一位前来用餐的学校三年级女生表示,学校的菜既干净又好吃,价格又比外面便宜不少,所以平时“基本不到校外用餐”。
以外养内,后勤社会化坚守公益性原则
有专家指出,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的办学压力,但这也使一些学校的后勤发展偏离了公益性方向,演变为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化行为。
浦玉忠介绍,为确保学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常州大学教育服务有限公司由校方控制了公司70%的股份,其余30%由公司职工持有。“这70%的股份使学校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掌握了学校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公益性方向。高校后勤社会化不应以盈利为目的,其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服务。”
即便是采取了诸多控制成本的措施,因常大教育服务公司所经营的食堂多年不提价,导致2010年还是出现了“微亏”的局面。
常州大学副校长、公司董事长陈奎庆介绍:常大教育服务公司始终坚持“一体两翼”发展方 向,立足校内服务的同时,凭借集体餐饮和物业管理的专业优势,积极开拓校外市场,不断增强“以外补内”的能力,确保校内伙食供应价格的稳定和服务质量。公司瞄准效益好、形象好的大企业,为社会提供食堂餐饮、物业管理服务,市场越来越广阔。近三年来,每年有170万左右利润回流到学校,补充学校后勤经费的不足。
打造“最满意高校食堂”,还需要有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2010年,在食堂亏损的情况 下,教育服务公司主动为150多位食堂招聘员工加工资,增幅高达20%。来自安徽阜阳的李芳,来常大食堂工作已有六年,她的任务是做点心、打菜,每月包吃包住的基础上收入为2000多元,她对这样的待遇表示“很满意”。
施云兵说:“职工队伍稳定了,学校的要求指令在基层就能得到高度执行,饭菜做得更精细了,服务态度更好了,师生更加满意了。”(《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