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 宣勇
一、后勤社会化:历史与现状
第一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缘起,第二高校后勤化的历史与作用,第三高校后勤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缘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际上最早是在1985年,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第一次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一提议已经25年过去了,但是这25年里头确实是风风雨雨,社会化的进程一波三折,真正作为国家战略,作为教育部门的一个行政政策的推进,实际上是到1998年年底,当时提出的时候还缺少一些外部动力。到1998年年底的时候,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提出了发展战略,就是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当时是非常保守,其实这也是根据美国的经验,因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走了30年,从9%到15%,整整走了30年,才到15%。我们从98年开始提出,10年也很快了,大家感觉速度也很快,但实际上到2002年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入学率15%。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战略之下,后勤社会化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到1999年的6月,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有一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里面正式提出用10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从9%到15%。6月15号也是在这个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非常明确提出了要把后勤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后勤服务管理。
我们是穷国办教育,面临一个首要问题是空间的扩大,是意识形态,学生人数提高了,首先解决他的生活问题,原有的资源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适应了,国家不拿出这么多钱怎么办呢?那最好是依靠社会资金来投入,来运作。第二也是希望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的方式来盘活高校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当时理解的社会化是什么?主要有这么四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就是社会承办模式:后勤社会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校办解脱出来,由社会办后勤,让社会为学校提供有偿的专业化的后勤保障服务。第二个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存量资产部分两权分离,形成企业为主体,为学校提供专门化的后勤服务。第三个就是与社会联办。第四个就是政府社会学校联办。这四种实际上在我们20多年的后勤社会化当中,其实都出现过。在不同的地区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
后来提出的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这几句话实际是权威的解读,是我们一个理想的状态,所以这个是一个远期,主要解决大众化,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钱不够,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所以希望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高等教育,同时盘活原来后勤的存量资产。
后勤社会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启蒙与探索阶段(1985年至1998年)。这一阶段没有推进,社会化含义不清,推行后勤部门承包制或经费包干制,就是包干,承包,实施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
第二是推进与跨越阶段(1999年至2003年)。国务院加大高校后勤改革力度,相继在上海、武汉、西安、北京连续四次召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专题会议,高校后勤改革得以快速推进。那段时间高校后勤改革是风生水起,轰轰烈烈的阶段。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专项引起国务院那么大的关注和重视,没有以国务院的名义来开会议的。而唯一高校后勤,国务院四次召开会议,来大力推进社会化,要解决在大众化进程当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在这一个阶段,全国大部分高校组建了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实现了实体与学校行政的相对剥离。第二后勤人事制度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第三实行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模拟企业化运作。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第三是徘徊到迷茫阶段(2004年到现在)。现在依然迷茫。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消化了前期改革的矛盾,改革的速度减缓了,市场化运作,改革风险增大,政策不到位、政府缺位。开始分化,甚至后退,社会企业撤离,学校动荡,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这个问题到今年依然存在。
这就是在徘徊,到2004年以后,其实没有哪一个重要领导或者教育部的领导,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做过明确的指示和明确的表达,所以我有一次开玩笑:社会化改革,就看到一个人在那个地方挥舞着大旗,东奔西走。整个高校后勤改革没有人说话,一直比较沉闷,有一段时间大家也很迷茫,到底怎么办?
然后物价老是变化,CPI指数老是上涨,老是波动,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后勤感觉到压力很大,也不知道出路何在。
但是经过这三个阶段,我们不能否定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历史作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功不可没。大家知道丁学良博士写了一本书叫《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说中国大学是本科生比研究生好,研究生比教员好,食堂比图书馆和实验室好。中国大学里的那些好食堂跟国外大学的食堂相比,办的还是挺不错的。然后他对中国高校的其他问题进一步说了,最不能跟别的国家好大学相比的是,是领导方式、是大学管理体制,那不是量的差别,是质的差别,主要是因为这种管理体制不合理,才导致大学里的真正出色的人很难发挥全部潜力,包括现在为什么人家提出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那只是个梦,因为没有好的大学制度是建不起来的,包括最近在复旦9个学校的校长在那里讲中国大学问题的时候,也讲到有一个大学校长曾经提出,说我们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够老跟在西方后面的标准跑,我们自己也应该有自己本土的体系,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很多问题是要放到世界的方面去比较,我们后勤也是办的很不错的。
我们后勤无论从硬件,还是到质量,确实是挺不错的。所以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历史作用。另外从规模上看,1999年开始,毛入学率每年在递增,大量的学生人数持续地增加,而且建了很多的高校园区,投入了那么多的资金,使整个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后勤的支撑,没有后勤人的辛勤的工作,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这么个基本判断,无论是后勤人还是高校的领导,都是应该承认的。这个就是历史作用
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保证了大众化的进程,但是现在高校的后勤,叫陷入困境中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浙江曾有一个后勤的校长写了本书,他让我写一个序,我当时第一个就是“一个话题由热转冷”,究竟原因,大致有四个,1、话题关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不再成为问题。2、话题关注的问题难度太大,一时无法解决,先搁置,等待时机再来解决,3、话题关注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4、有更热的话题取而代之。以这样来评判高校后勤,其实这四个方面的原因都有。
第一关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那是政府关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了,因为毛入学率达到了,后勤社会化基本的作用已经实现了,好了,可以了。美国要走30年的路我们10年就走完了,当然就不能说了。第二话题关注的问题难度太大了,因为它涉及到稳定的问题,真正的要市场化,它要体现高等教育公益性的问题。这里头有很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高等教育中国大学首先决定的,先放放再说。第三话题关注的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到底怎么社会化,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后勤社会化道路,最后的状态应该是个什么状态,其实现在还是没有一致意见的。第四当然有更多的话题,老百姓关注的不是你的吃饭,不是你的住宿,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了。因为老百姓原来说我到大学里面100个里头是3个,现在100个里头去80个,那是不是质量不一样了。所以话题转移了,有更多的话题了,所以后勤就没人关注,这也是正常的。
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改革以后,后勤自身却需要去支付改革的成本,需要去理解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需要去承受市场的风浪与考验。然而,我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一开始就是先天不足,后勤社会和的内涵与外延模糊不清,缺乏前期的理论准备和整体的顶层设计,主流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们对其缺少关注的兴趣,理论与系统设计的缺乏确实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项庞大复杂而需要系统改革工程,并没有得到社会其他子系统的配合支撑,改革的外部环境并不成熟,政策不到位,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运动式的推进,并满足了招生模式的跨越式发展之后,社会民众、政府包括高校自身将关注的目光从规模扩大投向了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质量问题成为了新的热点话题。
这些问题出来了,而后勤问题的重要性并没有消解,治大国如烹小鲜,影响国家安定,饭勺底下有乾坤,我们承担了太多的政治责任。当代大学生还是会因为对伙食的不满而群起走上街头,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我还带了一份报纸,《中国教育报》是11月24号的,头版省委副书记大学食堂问菜价,作为新闻故事,讲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其实各个省都有这个情况。还有辽宁政府补贴学校食堂。浙江也出台了政府补贴学生食堂两个月,每人每月30块钱。为什么?菜价上涨,食堂就很困难,经营很困难,价格又不稳定。经常会碰到六部委下达的文件,要稳定食堂价格,每年怎么干,正不正常,其实不正常。就说明我们没有建立一套机制,没有建立一套制度。
所以经常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后勤老是感到吃紧,所以当后勤校长是很累的,后勤战线的同志是很累的,有双重的责任,一个是政治一个是经济。所以后勤改革当中,对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比高校的其他干部要高。老总既要懂得教育,还要懂得经济规律,你处长只懂一个规律就可以了,你可以当好教务处处长,但是后勤老总不行,不但要懂得高等教育规律,还要懂得经济规律,还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
那么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哪里?问题在后勤服务的价格,长期与价值发生了偏离。就是说大家知道服务是有价值的,服务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后勤服务的这个价值,这个成本,它转化为价格,但是在这个价格体系里,价格长期是低于价值。这个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付出的劳动,付出的服务,得不到应有的价格肯定。
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的矛盾,就是刚才讲的要维持稳定。后勤都是跟学校签订了经济责任书,是有经济指标的,是有经济责任的。第二是市场运行与市场定价的矛盾,我们已经按照市场运行了,现在的劳动用工,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5金要交纳;大综物质采购,原材料价格,现在都是跟市场接轨的,直接从市场当中采购,是跟市场运行接轨的,但是我们的价格,是计划定价的,最典型的是什么?我们的住宿费,1200,全国一个价,而且这个价格是总理来定的。后来知道这个价格是上海教科院几个专家,根据上海当时的数据说1200,这1200到现在就是这个价了。还有食堂的价格,菜价涨了,怎么不能涨啊?所以这就是市场运行于计划定价的矛盾,这个矛盾非常尖锐。第三是优质服务与成本控制的矛盾。现在学生、教师,生活条件好了,享受的五星服务也多了,要求后勤业提供这些服务,但是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不愿意付出这么多的成本。自己学校还那么贵,所以最好是免费服务。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常要碰到这个问题,包括后勤到机关各部门去收钱的时候经常收不上来。机关也赖账,这个情况经常有。这是后勤出现的三个基本矛盾,一个核心问题。
后勤社会改革当中,是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的,如果没有很好关注它,社会化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逻辑化起点在哪里?在于市场化。
首先要市场化,首先高校内部要作为一个市场。这个市场跟外面大市场接不接轨且不论,但首先内部要市场化。其次才是建立一个市场的主题,要企业化。然后才有可能走向社会化,真正搞社会化一定是有这么一个路径的。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直接就做到后勤社会化,不可能。所以肯定要通过市场化到企业化,最后走向社会化,一定有这么一个路径依赖的。市场化我们算算好了,基本测算,现在在校学生是2800多万,以后是3000万,10个月,按照全国的平均数来算,月人均消费400块,就是1200亿。现在高等教育机构,是3200多个,本科院校现在也就千把所,其实这一个市场,光成立1200个集团,就都是亿元企业,它的营业额都在亿元,也都是大企业了,所以高校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必须要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这个看不见的手,最后通过需求、竞争、供给和价格。但是在这一个体系当中,有两个东西是缺失的,第一竞争,因为没有完全开放我们的市场,社会企业没有完全进来,所以现在是竞争缺失的。第二价格,我们不是通过市场定价,所以这两个是缺失的。这两个的缺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济规律不可能完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当中畅通无阻。市场化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价格与竞争不完全,由此带来了路径堵塞。我们的社会化就受到了障碍,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为什么我们后来不提了就是这两个原因。
市场改革,第一个就是产权清晰,最早就是承包,后勤也干过;第二就是私人经济;第三就是国企改革,最后《物权法》出来,这个就是对产权改革的中国改革的一条路径。
第二就是价格调节,计划经济下,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是一个核算符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它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一个信号。中国的价格改革实际上也经厉了双轨制,叫调放结合、先调后放。价格的力量是非常厉害的,看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就是计划价格体制到市场价格体制的一个转变。
第三个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开放,开放是中国改革的起点,没有开放就没有改革,繁荣离不开开放。因为任何一个系统要跟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要进行信息交换,首先它得开放,开放了才可能有活力。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三个要点,但是在后勤改革当中,我们都缺乏。我们产权是不清晰的,我们的市场是不开放的,我们的价格是计划的。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每一个要素。
第二企业化。在后勤实行企业化过程当中,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建不起来,产权不清晰。评价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时候,其实经济改革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这一个体系建立起来了;第二件事情紧接着做的是什么?建立了适应这个市场经济体系的现代企业制度。现在高校的市场没有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也建不起来,产权不可能清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后勤社会化,是非常难的。同样跟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建不起来?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叫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这是规划纲要当中重申的。我们的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后勤定位叫非盈利、公益性。这也是中国高校后勤的一个基本特征,非盈利、公益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来思考后勤改革,怎么向前推?在现有的情况之下,教育目标、体制、后勤的性质,这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那是不是后勤改革就从此止步了,无所作为了呢?怎么办?我们可以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后勤改革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钥匙是什么?是服务价格。怎么来定价,如果说后勤新的改革当中,我们的价格能够符合我们的价值;我们的收费能跟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我们的服务价值能够得到真正体现,那么改革是能够往前走的。现在往前走不了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够跟市场接轨,很多后勤还在亏。不要说非盈利,我们叫零利润,很多食堂还是要亏的。政府补贴的时候,现在老是跟政府讨,能不能建立一个机制很重要。
要稳定,要知道稳定是要成本的,谁为稳定买单?前几年政府补贴的时候,是后勤在为稳定买单,后勤在承担。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始终是缺位的。学校也这样,老是讨价还价。政府是功利主义的态度,后勤的困难现在也不研究了,也没人管了。很长一段时间没人来管这个事情。第二个市场失灵,成本上涨,价格管制,无法调节。所以前几年后勤改革最大一个特点,叫统筹不兼顾,统筹了什么?统筹了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统筹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但是不兼顾,不兼顾什么?没有兼顾高校后勤这个利益群体,它的利益没有兼顾。
二、趋势与出路
马克思讲:“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我们后勤改革将来干什么?我们先也处在一个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当中,第14条有一句话,“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句话实际上是明确了方向,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是要坚定信心,一定要朝这个趋势走的。目标在哪里?后勤分会在搞一个规划,搞一个中长期规划纲要,很担心不要自娱自乐,要避免后勤自言自语、自说自听的状态,要落实到整个政策当中去。
中国的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也是做两件事情: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同适应的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体系,现在慢慢在形成了。第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这个现代大学制度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构成的一个部分,不能忽视它。
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趋势?后勤社会化有三条:1、趋势:国际经验;2、信念:基业常青;3、出路:共同治理。我看欧美的教育体系就是我们明天要走的路。现在的是美国教育,基本在朝那个方向在走。所以他们现在后勤的状态,其实就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要朝前进的一个方向。从这个角度去看,认识历史、过去和现在,端点连起来再往前延伸,那就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这里头的经验第一个就是市场经济观念比较成熟,有偿服务较为普及。后勤服务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一定是通过价格要表现出来的,要有偿服务。但是我们高校师生的无偿服务,包括心理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讲还是欠缺的。而后勤部门跟国外后勤服务的竞争意识,相对来讲还是欠缺的。
从市场机制来看,国外具备了后勤社会化的基础和市场机制。国外从法律、政策、拨款上有的是立法,财政补贴、免税、低税的方式,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来参与。而我们现在企业全部退出了,这就是我们没有推动立法,没有通过财政补贴和减免税的方式。第二政府对高校后勤进行宏观调控,不干预经营活动。不像我们直接干预,钱不能超,价格不能涨。第三发达的第三产业高度参与高校后勤服务。人家是社会整个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所以学校选择余地很大,我们现在学校选择的余地很小。
从管理机制上看,国外高校后勤服务大都与大学相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是它的产权是清晰的。它很多都是社会上的专业服务机构,到大学来完成这些任务的。所以学校对于后勤事务基本上不需要太多去管。
运行模式也一样,人家都是收费,有偿服务。从运行经费上看,很多政府是有一些共同投入、拨款、补贴一些运行经费等等,以立法的方式是明确的。这些以后都是我们慢慢需要健全的,需要做的。
第二个要坚定信念,这是一个基业常青的事业。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马克思这段话其实阐释了后勤的全部意义。后勤有多重要,后勤有多崇高。这就是马克思对后勤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
同样后勤对大学发展很重要,毛泽东说过:学校的问题主要是校长和教员的问题,大师傅也不好惹,民以食为天,如果学校的食堂办不好,那学校就不得安宁。
第三个就是在大学里头少不了后勤这么一个机构。任何一个组织它是有五个构建组成的,学校、学院、基层组织,同时还应该有后勤支持部门和管理支持部门,必须有一个行政系统,也必须一个后勤系统。大学的行政系统永远是要行政的,去行政化是去那个化而不是去行政。只要有大学的存在,后勤永远是存在的。后勤事业是基业常青的,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
对未来,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以后有这么一个标准:1、高校后勤人员已完全专制为社会人;2、国家对高校后勤有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3、学校对后勤服务的需要仅仅处在选择与购买的位置;4、未来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自我扩展,以我们现在的基础,扩展改制,成为社会企业,跟国企改革一样。第二种就是社会投资或捐资。第三就是政府投资,来办一些公益性的企业。5、后勤企业同上其他企业一样成为正常合法的纳税人。
出路在:共同致力。可以探索中国特色的路,走共同治理的道路。目标是建立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高等教育规律的服务价值体系。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高校后勤的利益相关者有四个:政府、学校、后勤企业、学生。这叫核心利益相关者,这四个是密切相关的。这四个在对待后勤服务的问题上,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心中打的算盘都不一样。政府要的是什么?稳定。学校除了稳定之外,加了一条,少花钱,要高效。第三个作为企业,企业很简单,就是赚钱,至少不能亏,同时员工待遇要上去,没有高薪,没有钱,吸引不到好的人才。第四个利益相关者是学生,学生很简单,优质、廉价,甚至最好免费。这四个利益相关者,每个的利益诉求都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利益诉求之下,后勤的价格,后勤的服务,永远处在矛盾的焦点,永远处在被告席上。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充分的心理素质,要大度。所以我跟我们后勤企业取了个名字叫容大,就是有容乃大。
要通过一种协商机制大家来共同实现各自的利益目的。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思路之下,要建立一种机制,就是政府、学校、企业和消费者四者之间的一种共同治理机制,主要的目的是来协商服务价格。这个价格四者共同协商来确定。如果建立这种机制了,我们的价格体系就形成了,就不需要老是怎么来稳定,不能动。很简单,在这个价格体系里头,每个人都应该承担他自己的责任。比如政府,最近价格涨了,要求稳定,企业说不能稳定,要亏多少,那政府就要为稳定买单了,每人每月贴30块,然后学校贴多少,企业最后来承担,包括学生也应该承担部分成本,然后学生也要协商,学生说这个价格是能够承受的,也理解。这样的价格形成了以后,学生一定不会闹了,现在无非就是怕学生闹事,通过这样的机制来确定这样的价值。
但是在这个协商机制里头,有几个技术难点,很重要的一点是谁来代表学生的利益者,就是他的利益者是不是具有权威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进行民主参与,要加强民主教育,在这个教育当中是很好的方式。现在的教育当中有很大的误区,说要培养社会的公民,社会的公民是非常缺失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又通过定机制把他们包起来、养起来。不能让他感到这种风吹草动,这实际上是教育上的一个悖论。有一次我跟学生座谈,我就讲一个观点,就是04年的时候猪肉价格上涨,我说在座的有多少是农民的孩子,请大家举手,举起来了,大部分都是农民的孩子。我说猪肉价格的上涨,最后受益是谁?是农民,是你们的父母。这个是需要谁来分担,消费者?你现在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你也是消费者的一员,来帮你农民增收,来分担这些成本,你为什么不愿意呢?如果大家都愿意你不愿意,你父母的增收哪里来,农民的致富哪里来。现在还是让学生在享受行政化、封闭化、福利化的后勤。这样的人出去以后,到社会上以后,他有承受能力吗?这不是教育所要的东西。所以老是说服务育人,在这个点上恰恰是可以进行服务育人的。
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民主意识的培养上,是做出了非常大贡献的。在教育当中,民主的教育也非常重要。我现在也一直呼吁对学生要加强民主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到跟民主相关的活动中来,也是一种民主的演练,对于学生的教育能够起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其实教育家陶行知,他也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是要他们有被治的习惯,中国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须先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但现在我们的学生为什么缺乏这种能力?是整个高校的管理,教育思想出了问题。在后勤当中就是这一点,所以共同治理这种方式,这一个核心问题能够解决,这种机制它的意义远不仅仅是对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而且对于整个大学的教育,对整个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有很大意义的。所以这些事情是可以探索的。
而这个里头对政府也是有很高要求的,核心相关利益者角色政府要承担。他是主导者、应该是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应该是社会制度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应该承担这样的角色,但是现在政府是缺位的,没有起到这些作用。当时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李岚清和陈至立讲过很多话,对后勤的要求,很有意义。李岚清99年的时候说,高校后勤改革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方面,要站得高、看得远一些,在可能的范围内,该给的优惠政策一定要给,该支持的资金一定要支持,尽可能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但是09年以后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了。
陈至立讲了政府统筹主导是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必须坚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首府城市或高等学校较集中的城市,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做法。99年都提过这些话。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包括06年的时候,袁贵仁同志也提出后勤服务中的公益性的责任依然在政府和学校。就意味着为稳定的买单,物价上涨的部分,如果不能上涨那就是有一个成本补偿机制,政府和学校就应该贴钱。所以这个在高校后勤改革当中,值得关注。这是第二个问题。
三、回到我们的主题,社会化中的后勤人力资源发展
人力资源就是为后勤改革提供保障的,就是为高校提供后勤优质服务提供保障的。后勤人力资源,如果不了解高校后勤改革的问题,不了解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是不可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事处长不了解专业,怎么可能做好人事工作呢,那只是人事管理。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就必须要了解后勤的战略,后勤的发展趋势,后勤的特征,才能够知道应该如何来配置人力资源。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在于如何把人作为一种活的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同时将人力资源视为是一种企业投入的成本,用投资、收益来衡量人力资源投入和配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大学之间的竞争关键就是人的竞争,就是教师之间的竞争。教授就是一个大学,这是当时美国总统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讲话,他在开学典礼上,对教授讲话说各位雇员,话音没落,教授就站起来了,他说我们不是雇员,教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所以这点很重要。
后勤的竞争力在哪里?也就是靠人,关键是靠队伍。所以不能够简单地从人力资源的技术到人力资源的技术。首先要认清方向,要看清楚后勤改革,包括后勤企业是个什么专业,这个是必须要关注的。不要陷到具体事务当中就人力资源管人力资源,管不好的。
要遵循市场化规律。前面已经讲到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有路径依赖的,是要从市场化到企业化再到社会化。在这三个路径当中,其实就是人力资源配置当中需要去遵循的规律。人力资源配置就是要遵循市场化规律、企业和社会化规律。在市场化规律里头,很重要的就是要强调需求与竞争,什么叫需求?在人力资源配置当中,要充分的了解服务对象,市场的需求。后勤要研究需求,要引导需求,要满足需求。所谓研究需求,就是要研究服务对象的那个学校、那个师生的需求是什么。这个要求是很高的,要了解你的对象,要了解你的学校发展,需要你做什么,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对学校的发展转型你都不了解,要搞好后勤服务不可能,所以后勤不要完全脱离开学校的主旋律。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做十二五规划,后勤的规划不能够离开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的规模、学校的调整、学校的空间布局等等,对后勤服务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有些社会企业做不好高校后勤的原因在哪里?怪食堂,怪公寓管不好,最后教育厅下个文件,要求教员全部住进去,学校花了钱,结果是帮企业去打工去了。收益都是企业收益了,这也是高校里头的怪现象。原因在哪里?社会企业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不了解学生的特点。那怎么做好服务呢?所以要去研究需求。
掌握师生需求动态,就是师生座谈会、学校院系走访、论坛、意见征求、服务热线、现场征询等等,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师生的需求,这个很重要。第二个要有竞争的姿态,要有竞争的意识。真正市场、完备的市场是开放的,要有危机感。不能说反正垄断,要看到趋势。所以人力资源配置一定要树立后勤管理人员的竞争观念。后勤一定要有危机和竞争的意识,因为我们必须为后来的开放,为社会化做好准备。当哪一天国家政策说社会化要一推到位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准备好了没有?如果有头脑,现在就开始为市场化做准备,到那时候的市场竞争能力是很强的,你的企业才真正可以做大。这是要遵循市场化规律。
第二个就是企业化规律。现在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很多后勤还没注册,有些注册了实际上产权也是不清晰的,也是一个经营公司,很多资本是不注入的。在运行管理上,作为一个企业就是要有投入产出,就是要讲成本,要有效益与效率的概念。但是我们的企业所存在的大学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因为大学的组织特性是比较散漫的,大学里的很多东西是没有相关性的,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结构,效率很低,民主化程度相对来讲比其他组织要高。而企业不是,企业是要强调一个效益和效率的组织。它必须有严密的结构,高效的运转,所以对管理者的要求,要有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基本素质和素养。
第三要遵循社会化规律。开放了,那就要有开放的意识,这个市场一打开后,你可以跟其他企业在校内市场竞争,你也可以走上社会市场去竞争。所以一定要有开放的意识,要有开放的心态,同时要有比较强的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个法制经济,在校内还可以用校规、校内的一些制度来保护,但是真正社会化了以后,就得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法制体制当中来运行。后勤人力资源管理要遵循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的规律。
作为人力资源主要是三方面:第一就是使用,在使用的环境上怎么去抓好聘任与激励;第二培养:选拔与培训;第三熏陶:文化与仪式。要做好这些工作,首先是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架构,要有个专业的部门,人力资源这个专业部门。
在工作思路当中,主要是三个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民主管理。还有四项工程:素质、质量、文化、民生工程。这后面几项工程,跟人力资源都有关系,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下面围绕着刚才提出的三个环节,提一些想法。
第一,使用。使用就是岗位设计,就是把每一个人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去。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当时有人邀请他去做总指挥,爱因斯坦说我是一个科学家,不善于做那些大的调动,所以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废物了。从使用的角度来讲,就是用人所长,就是合理的岗位设计。聘任制主要是什么?聘任制主要的一个前提叫科学施岗,岗位设置不科学,人再怎么使用,都无法体现出合理的效应。所以我们要研究什么?把组织的战略、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岗位当中去,要非常明确,来实施岗位职责。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再聘请合适的人,人尽其才,用人所长,是首先一个关键。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后勤跟其他企业不一样,后勤现在普遍的是农民工很多,有些学校特别是高等教育大学化叫土地征用工、农民工。这个是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非常头痛的一个部分。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但是这些人都在面向学生,后勤再怎么管理,有再好的理念,有再好的制度,最后服务输出的那一段,就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直接面向学生,管理、清卫、打饭,最后那一层没有到位,其他的东西全部丢了。前面讲的很好,那一勺让学生不满意了,那学生对整个都不满意。所以这支队伍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队伍。
在后勤人力资源当中一般是三类人,有一批全民制身份编制人员,叫正式工,也就是老人。现在有很多的老人也是很头痛的,现在的老人很多基本也不干活了,做工头了。现在是聘一个老人可以聘五个临时工,但这里头有一个东西,浙江工业大学当时是把学校作为一个蓄水池,就是很多学校分流的哪些人,全部到后勤来,然后让后勤把这部分人养着,就是牺牲了后勤的一部分的效益。这是一个学校的责任,也是一种历史使命,必须要的。
第二部分人是聘用有学历和专长的技术人员,一般实行的是人事代理制,这是近几年新进的大学生,一批高职院校的,这都是在第二类的。第三类就是劳务公司输出的人员,大部分是服务人员,就是聘用的一些临时工。
那这三支队伍,看到一个统计,08年底的时候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职业编制员工占80%。
这一支队伍当中,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的这支队伍,一个是需求、激励,第二个就是人文关怀。对这样的人去讲大道理,讲革命理想,想事业留人,都不起作用,因为这些人很简单,就是来养家糊口的,就是来打工谋生的。所以完全是要靠对教师一样,说要自我实现、要远大理想、远大报复,整天给这些人讲,要不要讲?要讲,但是不是主要的。要了解他们的需求,是来养家糊口的,希望更多的劳动来获得更多的收入。现在很遗憾,原来农民工工作积极性很高,多加班没有问题,现在上几班也没有问题,现在劳动法来了以后限制了。但是,现在在后勤管理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他们的待遇太低,我们的服务价格体系没有形成,全程核算体系没有形成。
其实真正要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真正要竞争地选一些好一点的人,就是要提高工资待遇。最近有专家提出,说农民工的待遇会大幅度提高,叫劳动力市场,农民工薪资将持续上涨,这对后勤不是好消息。对现在这样的服务价格体系之下,这个持续的上涨,后勤是承受不了的。所以对这些人需要从劳动薪酬的角度,加强对他们的激励,这个是主要渠道。怎么办?还是要形成一种服务价格的体系。把劳动力成本作为共同治理协商的一个内容,才有可能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否则不可能。第二个很重要的是对这些人要进行人文关怀,要得到尊重,同时要关心他们的需求。后勤首先要做这项工作,得到学生和教师们对我们员工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理解。另外就是搞民生工程,每年要划出一笔钱对这些要给予保障,对家庭困难的员工,要有补偿、补贴,然后要有探望的制度,要搞民生工程。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民主的作用,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他们人也参与到民主决策当中来,在政治上给予重视和待遇。另外,要进行体检,要建立职工之家,要丰富业余生活。在一些重大节日,一定要想到他们,比如像中秋,要组织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还有一个就是留守儿童,需要给他们关怀,包括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爱行动,亲子电话,有多少时间可以给他的小孩通话等等,还包括儿童节的慰问等等。对他们要多一点人文关怀,也是人力资源发展当中,要关心的一些内容。
第二、培养,选拔与培训。这三支队伍:管理、技术、服务,要分层次、分类别的进行选拔与培养。这很重要。从目前浙工大容大集团看,员工是1322人,其中外聘的员工占总数的83%。管理人员当中,本科比例是比较高的,已经达到73.5%。在技术人员当中比例比较低,本科以上才4.1%,初中以下62.5%。普通工就是服务人员,初中以下占了73.4%,本科以上占3.9%。整个队伍结构的状况,学历层次是非常低的,年龄相对来讲是比较年轻的。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分类、分层次,要进行重点工程,加大投入,要利用职工学校,利用大学本身所在的一个环境,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一个是叫做管理队伍知识型,每年派中心主任们,叫访问学者,每年有一次机会一个礼拜到半个月,专门待在学校去学。每年坚持,容大的中心主任、管理人员每年有一次机会到国内的一个211大学,去待一个礼拜到半个月,而且就是跟班,就是学。回来以后要交流,要写文章,你到底收获了什么,对工作有什么帮助。这个实际上效果非常好,现在这支队伍很强,就是世面也见的多了,看了也多了,也善于研究,效果也很好。另外一个就是多形式的培训学习、拓展。包括培训、讲课等等。我们搞了一个技术队伍叫131人才工程,基层队伍怎么样培养一些骨干,培养一些领军人物,带动一支技术队伍不断成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不断进行技术比武等等,就是10个技术领军人物,30个技术骨干,还有100个技术人才。对这些人都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训,而且有补贴。就像我们的总厨师长在省内整个餐饮领域比武,好几次都是拿金牌的。像这些人,实际上现在也是外聘员工,一直留在我们那个地方,是靠氛围留人。到目前为止是聘到了4名。还有一个就是基层队伍奉献型。这三支队伍在培训当中,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都加以培训。还搞一些全方位的技能比武,每年有一些活动。学习和培训,提升团队竞争力,以超市为例,他们也做的非常好,专门到清华、北大一些超市参观,很重要的是经常参加一些商专部搞的培训班,有机会去出去学习。还有法律知识,普及法律知识,员工的法律基本知识培训。他们怎么维权,包括一些基本的法律。我们在培训方面共享了杭州市政府的资源,杭州市政府发放教育培训消费券,对员工进行技术训练等等。
关键是投入,10年前,就明确容大集团每年培训支出不少于30万,一定要用到。有几年这个钱没用完,我说这是你们工作没做好,这些钱的投入,是值得的。这些钱包括对农民工,哪怕以后跳槽了,以后回乡了,他在我们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也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也是我们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农民工要投入。对干部要培养。一定要对我们的员工好,一定要关怀他们,这是做好服务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学校的所有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一定要关心、尊重后勤人。
第三,熏陶,文化与仪式。好的环境的熏陶,文化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要强调文化,要讲企业文化,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关于文化的意义,大家很清楚,中西文化差距很大,地域文化差距很大,比如北方人和南方人,比如说杭州山水和桂林山水是不一样的,西湖出了白娘子,漓江出了刘三姐,这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校园文化,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的。文化的意义对一个人的熏陶是非常大的,所以后勤集团应该关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实际上要回答这几个核心问题:第一如何看待顾客?怎么看待你的服务对象,就是要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第二如何看待员工?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在整个企业当中的地位要明确。第三如何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对学校、企业你的责任是什么。第四如何考虑合作与竞争。第五如何认识成本和利润等等,这样价值体系建设起来了,企业精神就建立起来了。浙工大后勤集团就是有容乃大,就是能吃亏,能任劳更能任怨,不但要任劳还要任怨。这就是一种企业精神,培养了容大特别勤劳、特别厚道,特别能任劳任怨的作风,是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关系的。
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当中,包括企业的环境,包括价值观,包括英雄人物、礼节和离异、文化网络等等,都得去考虑。让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员工每天都能够感受到,能够得到熏陶。还有有些礼节和仪式是不可缺少的,有些该搞的仪式还是要搞的,还有包括网络等等。
在容大集团,一个是广告的定位语做出来了,成为了校园的精品项目。第二个有一个标徽,当时专门叫中央美院的专家树了头牛,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还有视觉识别手册,每年经常有文艺晚会、多彩的文体活动。校长、书记和学校几大职能部门,兄弟院校都来参加,都来看,这是我们的一个品牌,而且员工也都很期待,忙碌了一年了,欢聚一下。这些东西,在整个文化氛围当中,还是应该搞的。
还有就是应该加强理论学习。我们出了这么些书,公开出版的,就是讲服务的价值,讲后勤服务的,研究后勤服务的,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论与实践》、《感悟服务——高校后勤管理案例分析》、《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还有一本《服务育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这些都是我们后勤的,主要是中心主任以上的同志们每年的研究,每年一个主题,每年研究的一个成果。在我们浙江工业大学,说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对工作的研究出这么多成果也是很少的。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后勤实际有很多的东西可以研究,有很多题目可以研究,因为我们现在碰到了很多困境,很多的现实问题,大家共同来思考,这才是对队伍的一种锻炼。这些人很注重学习,这也是文化的一种氛围,也是品牌的提升。(本文为宣勇在“全国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根据会议实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