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人事制度配套性改革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通过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意义深远、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多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还不能适应建立专职科研队伍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完善。”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谢焕忠在1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说。
谢焕忠指出,目前推进高校通过科研项目吸纳大学毕业生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困难:
一是高校人事制度配套性改革尚需不断完善。科研助理岗位是一种新的种类,目前多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还不能适应建立专职科研队伍的需要,有些学校已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总体上还不配套,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完善。
二是项目组对聘用毕业生担任科研助理的工作还有一些顾虑。由于这是一个新的政策,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完善、不够全面,对政策的连续性,毕业生期满后的出路以及毕业生工作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顾虑。此外,项目组对五部委文件可根据聘用经费需求调整或者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的规定还存在一些疑虑,更希望对经费调整的比例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三是部分应聘毕业生状况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科研助理岗位对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的水平、学历等要求比较高,符合要求的多为部属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而且这一部分人的就业率很高,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对科研助理的岗位认可度也不够。本科生和非部属高校毕业生层次和水平一时又难以满足多数课题组的要求。另外,其他就业率相对较低的学校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相对比较少,对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不足。
谢焕忠表示,这个工作是一个全新的涉及改革的系统性工作,意义非常大。但是工作过程包括政策调研、情况摸底,时间非常紧。因为就业工作季节性、时间性非常强,任务也很重,难度也很大。高校在落实政策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且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