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大:大力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坚持发展与和谐并重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构建节约型校园保障体系
学校从实际出发,再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节能工作办公室,各学院分别成立了节能管理小组,形成校领导主抓,节能办公室负责,各单位具体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学校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环境保护办法》、《北京科技大学用电收费管理办法》、《北京科技大学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物处理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使节能减排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倾力打造绿色节能校园
近年来,学校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新建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体系,确保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均符合国家节能建筑规范。从2000年来,学校新落成的建筑在供电、供暖、上下水系统等方面均选择了低耗、低排、高效节能设备和器具。比如,学校的新生公寓建设中采用了中水处理系统,回收公寓浴室用水,经过生化处理后,用于楼内厕所冲洗用水,每年每栋学生公寓可节约自来水20000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0000元。学校实验楼内,所有实验设备均采取封闭用水,实验用水循环、节约利用,每小时可节水50立方米。学校体育馆从设计到施工,广泛采用了高科技环保节能材料,屋顶的光导照明系统有148个直径530mm的光导管,至少可以提供十小时的自然光照明,泳馆屋顶安装了约8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管,可满足更衣室淋浴热水需求。
三、加强科技改造,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
一是大范围采用节能设备。通过教育部对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经费支持,全校的用电、供暖以及上下水系统都进行了全面改造。更换了节能型配电设备,对全校配电系统进行了调整,大大减少了变电损耗和线路损耗;四口自备井均采用变频控制,有效实现了水量的自动调节;9个学生公寓全部更换了节能灯泡,安装了限电器,按照每天10个小时用电时间计算,每天可以节电118260度,年节约电费约76000多元。二是供暖目标化管理。学校供暖采用燃气目标管理,单位日耗气量逐年减少。同时,增加外网维护力度,调整外网水力平衡,杜绝跑、冒、滴、漏和局部过热或不热现象,从而在保证供暖各项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2006-2007年学校供暖面积74.21平方米,计划用气1564.83万元,实际用气1236.32万元,节约用气328.5万元,用户室温达标率99%,在北京市高校中位居前列。三是能源管理精细化。学校后勤集团设计了网上报修和查询系统,成立了专门的维修小组,便于在第一时间发现跑冒滴漏现象,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也加强了对维修人员的有效管理。
四、完善节约型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一,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各单位重点耗能设备的定额。对各二级单位实行“指标到户、计量收费、节约留用、超用收费”的办法;对职工生活用水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制;学生宿舍用水用电实行定额管理、超用收费制度。第二,节能减排监督体系吸收了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楼委会、学生会权益部等部门人员的参与,在宿舍、食堂、实验室等地设立专门的岗位,监督能源、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浪费行为,形成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第三,学校把节能工作纳入到干部和各部门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及岗位竞聘挂钩,与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挂钩,更好的加强了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心。同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校参与节能减排的工作合力
一是节能减排与宣传工作相结合,营造节约型校园氛围。学校发挥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在每个学生公寓和餐厅等人口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悬挂了节能牌和节水牌,利用学校操场大屏幕、食堂大屏幕、电视宣传、广告宣传等多种媒体,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节能减排与专业学习、创新活动相结合,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专业老师吸收广大同学参与节能减排科技和设备的研发工作中,同学们发挥主动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环保节能作品设计大赛等创新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长学识、长才干,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贡献力量。三是节能减排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丰富学校育人功能。学校将节能减排融入学生活动中,在同学中间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教育,形成了一些品牌特色活动。比如,“节约生命之源,共建和谐社会”、“倡节约,迎奥运”等主题团日活动,赢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和一致好评。绿盾协会每年元旦、圣诞节开展“减卡救树”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知识问答、展板等形式宣传减卡救树的意义;在毕业生中广泛开展“学长的火炬”书籍循环利用活动;与学校超市联合开展以“减少塑料袋”为主题的“告别浪费周”活动;“绿色宿舍”回收废纸、废塑料瓶、废旧电池活动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