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举行预防艾滋病教育优秀教学现场展示活动
11月28日下午,教育部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暨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优秀教学现场展示活动”。此项活动旨在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活动并讲话,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应邀出席活动并讲话。
为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活动,今年4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开展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优秀教学课征集评选活动。25个省区市报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课光盘173份,其中初中88份,高中85份。经过有关专家评选,评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优秀教学一等奖11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45名。同时根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教学课征集评选及报送情况,评出组织奖15名。通过该活动,推动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今天的宣传活动上指出,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预防艾滋病、预防毒品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陈小娅强调,“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对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按照教育部有关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对预防艾滋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从政策上、经费上保障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开展,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都能接受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教育。要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与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配合,确保他们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陈小娅希望广大教师切实承担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抵御艾滋病的能力。希望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朋友们认真学习预防艾滋病、预防毒品的有关知识,自觉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主动与家人、朋友分享学到的知识,保护自己、家人、朋友的健康,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