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单身教职工公寓管理模式
江苏大学后勤管理处 陆云松
高校的单身教职工公寓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由房产管理处或资产管理处负责管理,具体工作由其下属的房产科来实施。单教公寓分配掌握在房产科,管理也掌握在房产科。每位新报到的教职工到校后,都是拿着人事处的报到条子到房产科去安排房间,住第几幢,住第几层,住南还是住北,都由房产科的同志行政安排,入住也不签约,这种带着浓重行政色彩的住房安排,造成了事实上的房东与房客关系的角色模糊。所以这样的安排总难让教职工满意。学校规定的双人间房屋,一旦一个同志调离后,在实践中绝难再安排其他教师入住;有的教职工先行入住后,马上就更换门锁换,以安全问题为借口自己加装防盗门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在单教公寓的管理上,学校的后勤服务集团只是做了一些表面上的物业管理工作,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这种角色模糊使我们在单身教职工公寓的管理上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在这里我们忽视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大背景,没有利用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资源。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管理模式让我们的教职工产生了情感依赖和观念模糊。
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把这些单身教职工公寓全部交由后勤服务集团进行管理,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甲方,象政府一样做好房改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具体公寓的物业管理、调配管理和其他服务管理全部由后勤服务集团根据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通则和要求实施管理。后勤服务集团成立象学生公寓中心一样的单教公寓中心对公寓实施全面的宾馆式管理,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市场需求对单教公寓进行必要的改造、装修和配置,就象教职工食堂供应高中低档不同品种的菜一样,形成高中低档不同档次的单教公寓房间,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菜单式的改造,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宾馆式的服务和管理,是引入市场管理法则,运用经济杠杆实施单教管理的新模式。在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甲方只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租金补贴政策并对符合补贴政策的教职工实施租金补贴。教职工拿了租金补贴后自己到公寓中心去租房,根据公寓中心的房源情况自主选择,签订入住协议后入住房间,这样就如宾馆的吧台一样,带着浓浓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商业色彩,完全改变了过去单教公寓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会慢慢跟着转变,比空洞的说教有效得多。所以,转变一种管理模式会带动教职工住房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学校给不给租金补贴、给多少租金补贴是学校与教职工劳动合同中体现的事,拿了租金补贴后,教职工既可以到社会市场上去自主选租房屋,也可以到公寓中心去选租房屋。最终住到哪里?住多大的房子?住什么档次和标准的房子完全是教职工个人的事。契约化的管理,市场化的服务,不但有利于高校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更是能使我们教职工的住房观念能在我们具体的住房管理过程中得以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