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华南理工全方位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作者:admin日期:2008-10-21来源:

 

华南理工全方位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

 

  多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始终把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体育”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创新体育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体育设施,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全方位加强学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近3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均超过97%。学生体育理念不断得以改进、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一、完善体育设施,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近年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优美、标准的体育活动环境,为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学校运动场馆总面积达18946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达5.98平方米。拥有4个大型体育馆、3个游泳池,5个标准田径场、5个足球场、60片篮球场、21片网球。2006年新落成的学校西区体育馆,内设6个篮球场、60个乒乓球台、16个羽毛球场、2个网球场、1个健身房,体育馆旁边配备一个标准田径场和足球场,可同时容纳近千人开展体育锻炼。学校的体育设施无论在数量上、功能上,还是在生均面积和建筑质量上,均居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还成立专门用于体育设施建设和维护的体育发展基金,保证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

  二、弘扬体育精神,营造拼搏进取的体育氛围。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契机,学校积极举办或参与各种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积极营造拼搏进取的体育氛围,以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激励学生,让学生近距离接近高水平赛事,感受体育精神。一是连续三年举办女排和学校男排对抗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奥运精神。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和斗志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学生。学校从2006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中国女排和学校男排对抗赛,不仅给学生呈现了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让学生亲身感受这种奥运精神。每年4月份中国女排和学校男排的对抗赛都吸引广大学生观看,拥有3000多看台的体育馆免费对师生开放,赛事还进行现场直播,让更多的学生能观看赛事。每次中国女排的到来都在学生中掀起“女排旋风”,而每年的4月也成为学生期待的“体育节”。二是积极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用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引领广大学生参与体育。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之一。目前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6支高水平运动队和游泳、羽毛球、武术、定向越野等4个一般项目。20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冠军1100余项,连续4届蝉联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近几年,竞技体育继续保持领先优势: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上,学校运动员在田径、游泳两个项目中夺得4块金牌;男子排球队在全国青年排球锦标赛和全国青年排球联赛中获得双料冠军;在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学校代表团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第1名。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夺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校长杯”第1名。学校每次高调表彰在重大体育赛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激励学生运动员的同时也吸引广大学生关注学校竞技体育。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普通学生以高水平学生运动员为榜样,关注体育竞赛,同时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了以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引导普通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创新体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开设体育必修选项课,大力倡导“随机开放型”教学模式,每学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项目,课程设置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组织教学,并采用网络化的教学管理,逐步推进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项目、时间、老师),构建了学分制下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积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俱乐部,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俱乐部锻炼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把游泳作为必修课,积极开展“冬泳”运动,努力实现“学生人人会游泳”的目标。根据体育项目变化情况,积极开设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赛艇、攀岩、高尔夫球等项目,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的情况适时调整公共体育教学课程。根据体质测试的结果分别给学生开“运动处方”,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锻炼指导。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理念,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每人掌握一种体育锻炼项目计划,力争在每个学生毕业时掌握一种体育技能。

  四、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广泛开展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群众体育活动,给广大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平台。依托各种学生组织成立了攀登协会、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球迷协会、溜冰协会、棋类协会等多个群众性体育组织。学校还建立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制度,每个学院指派一名体育教师,全面负责该学院的群众体育运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建立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网站,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全校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及时得到各种体育锻炼知识和指导。为打破学校体育只是少数人参加,多数人袖手旁观的运作模式和现象,自2007年开始,举办为时间跨度为一学期的“大学生体育节”。体育节以“人人都能参与,班班都有团队”为基本组织目标,活动以班级为基础,所设体育项目具备广泛参与性,学生积极响应,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年举办全校田径和游泳运动会,将传统的比赛项目和趣味项目结合起来,内容活泼新颖,鼓励全员参与,近两届运动会参与人次均达到10000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