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四项措施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华中科技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旨,深入开展了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积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群防群治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并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定期听取安全文明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制订了《华中科技大学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总揽全局,校办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格局。
每年年初,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学校党委书记都要与全校二级单位的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人签订《华中科技大学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二级单位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人都认真落实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少单位将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到第三级甚至第四级责任人。同时,制定并严格执行《华中科技大学关于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规定》,完善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此外,通过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共建活动,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以及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了不少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及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中的问题。
二、完善防范体系,搞好安全防卫
(一)加强预案建设,增强应急水平。为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学校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对社会公共安全类、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等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办法,确保在事件发生时做到反映迅速、有效处置。
(二)加大技防建设,提高防范能力。各单位除按有关规定做好物理防范,并严格实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外,在重点部位、公共场所都安装了红外报警装置和室内外电子监控设备,重点要害部位技防覆盖率达95%以上。2005年10月,校园面上的视频监控系统竣工并投入使用,“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实施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加大监控的密度和广度,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三)加强安全检查,实施隐患整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采取各单位自查与学校抽查相结合、全面查与重点查相结合的形式,每月一大查,长假前、秋冬季节等火灾易发期集中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防火安全的规章制度与值班责任落实、消防器材配备、消防通道畅通和安全用电等情况,特别是对化学毒品、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登记。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及时整改,保障安全。同时,后勤集团建立了专门安全检查人员对校园生产、生活设施使用状况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整改各类隐患。
(四)加强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秩序。2006年以来,学校加强了校内交通设施、交通标志的建设和维护保养工作,在校园各主要交通道路上施划交通标线2000多平方米,安装交通标牌30余块,新增减速路拱60余米,施划停车泊位400余平方米,使校园内的交通设施更趋完善。
保卫处工作人员每天在学校道路面上进行交通巡逻、执勤,定时、定点、分路段管理,疏导交通,使校园内的道路在车流量的高峰期能够保持畅通。同时,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管理力度,彻底清除了在校内非法营运的“黑面的”;对违规驶入教学区的摩托车,发现一辆处理一辆;对校内循环车车速过快、随意停车上下乘客等违规行为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三、开展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通过给师生进行安全讲座培训、编发《保卫工作简报》、在保卫处单位网页上开辟安全知识专栏、在校内网上论坛“白云黄鹤”上与师生员工就安全、法制建设互动、举办学生见面会等方式,对师生员工进行安全、法制宣传,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消防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增强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工作处制作并向全校本科生下发《校园安全警示手册》,并做好预案工作;每年新生入学军训期间,学校都会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讲座。学生中还成立了社团组织“校安全知识普及协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法制宣传活动。
四、整顿周边环境,赢得发展空间
定期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状况进行排查,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加强与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周边五个“城中村”得以整体拆迁,主校区和东校区之间修建了地下连通道,两个校区完全融为一个整体的校园。“城中村”的拆迁扩大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地域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