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要闻

绵阳师范学院后勤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作者:admin日期:2008-05-30来源:

众志成城 让我们用坚强击败强震悲情

绵阳师范学院后勤集团办公室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区震感十分强烈,一瞬间地动山摇,墙塌楼裂,飞沙走石。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绵阳师范学院后勤集团的400名员工舍生忘死,全力以赴,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实践了后勤集团的铮铮誓言:做后勤人,甘为孺子牛;做后勤事,争创第一流!

 

坚强有力的领导  稳定沉着的指挥

强震刚停,后勤集团按照学校指示,紧急成立了以集团领导和各中心主要领导为主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24小时值班并公布值班电话。后勤集团总经理罗成书不顾正在输液的身体,也顾不了家中正生病的老人,从地震开始他就一直没停止过脚步。在通讯中断、联系靠跑的情况下,他就近疏散学生后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召集后勤集团的各路人马,统一部署后勤集团全校师生水电、食品、饮水、宿营等基本生活供应后,余震中又亲自带队进行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在后勤集团的服务和保障面临着超乎寻常的异常艰巨的考验面前,罗成书总经理一天一夜没合过眼,奔走在后勤的各个岗位上,亲自指导和督促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所有后勤员工稳定情绪,坚守岗位, 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而党总支书记李雅莉,也来不及顾及尚住在医院15楼的生病的母亲,一心扑在后勤集团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哪里需要就战斗到哪里,直到第二天才有空拨通母亲的电话,问个平安。

因为有这样坚强有力、高度负责的后勤集团领导和他们稳定沉着的指挥,因为有后勤集团各部门经理的使命感和强有力的组织,后勤集团确保了“5.12”大地震后我校15000余名师生的后勤服务和生活保障,顺利地完成了这一难以完成的任务,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赞扬和如潮的好评。

      

舍生忘死  架设生命通道

5月12日下午2:28,办公楼突然发出怪叫并剧烈摇晃起来,罗成书总经理朝不明所以的我们大喊:“地震!快跑!”。罗总冲下楼后,不顾自身安危,马上跑到附近的9~13幢学生公寓楼里,和宿管人员一道呼喊催促还在宿舍的同学赶快离开,远离建筑物和高压线。而李雅莉书记也在7~8幢学生公寓沉着指挥同学们迅速疏散到附近球场。负责“三楼”看护的物业中心员工,和老师们一道,紧张有序地疏导上课的同学们撤离。校幼儿园的撤离形势却十分严峻。当时,地处半山腰的幼儿园内,孩子们都在二楼午休,正在一楼查看下午开课准备情况的园长许姜波,意识到地震发生后,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她毫不犹豫地冲到二楼孩子们午睡的房间,与看护老师们一起,立即疏散被剧烈震动惊吓得不知所措的幼儿们。很快,教师们就把孩子们转移到了一片空旷的安全地带。强震刚过,部分教师看守幼儿,其他的教师又在余震中冒着危险冲上楼去给孩子取衣、裤和鞋子。当所有孩子随他们的父母安全撤离后,幼儿园的老师们才松了一口气,也才开始后怕,甚至索索发抖。

在生死撤离中,校医院的领导和职工也面临了同样大的压力。当时,正有几位学生在校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当地震来临,大家都临危不乱,勇敢镇定,团结协作,吉顺福医生和一位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把病员撤到了安全地带。

地震后,公寓服务中心的管理员们为劝阻抱侥幸心理的同学进宿舍,他们在频频发生的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进宿舍为他们拿衣物等,并24小时值守,确保无同学冒险进屋以及同学们财产的安全。震后不到一小时,公寓服务中心经理李靖就带领各楼幢的管理员逐个查看学生宿舍的受损情况,清查学生人数。

此次地震灾难来临时,后勤集团的领导和员工,用大无畏的精神,于危难中,为学生铺设生命通道,彰显了后勤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质量第一;坚持师生至上,学院利益第一”的职业理念。

              

千方百计  全力保障伙食供应

地震后,学校出现大面积的停水、停电和停气。经过拉网式排查和全力抢修,西校区、磨家校区仍处于停水、停电、停气状态。为了保障全校15000余名师生的伙食供应,饮食服务中心积极服从后勤集团地震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北校区芙蓉园、金竹园、桂香园三个餐厅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余震不断等各种困难,确保几个校区师生在地震后的伙食供应。从12日下午15:30开始,,饮食服务中心开始了有史以来最为紧张的加工作业。几百上千次的余震中,食堂和锅炉房的师傅们为了师生们能够在灾后吃上饱饭,只有当大的余震袭来时,他们才奔出操作间避一下。看见这场景,在安全地带的同学们竟忍不住热泪盈眶,说“师傅们太伟大了!”。强震的当晚,饮食服务中心按时为四个校区的同学们送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餐后,他们又连夜赶制第二天的早餐去了。他们通宵加班生产出15000个馒头,于13日早晨7:00准时送到西校区和磨家校区。这种跨校区供应伙食的情况一直坚持到14日的早餐才停止。

抗震期间,不管是食堂的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操作工人,他们三天三夜都没合过眼,72小时坚守在岗位上。金竹园食堂主任李宏,芙蓉园食堂主任何建军,他们始终与一线工人们一道,和面,卸货,做馒头,蒸饭,炒菜……直到眼睛充血,他们也没下过火线。

因为有这些英勇无畏、吃苦耐劳、舍己为人、服从大局的一流员工,饮食服务服务中心在震后的伙食供应中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严控物价  保证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 

当地震稍稍平息一些,商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迅速在惊恐中平静下来,立即组织所有人员分头打电话巡查各个校区商业中心所属的各商家的灾情及是否有人员伤亡等情况,同时对各商家进行安抚,稳定大家的情绪。考虑到接下来学校组织学生的避震及救灾需要,商业中心迅速逐个下达通知,明确要求各商家在抗震救灾期间,所有物品不得哄抬价格,对所有生活必需品不得涨价,并要求校内经营生活必需品的商店,5月12日晚通宵营业,以保证校内学生及教职工在此期间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其中一家商户家在平武,房屋倒塌了,亲人受伤了,但是她硬是把1元进回的水又以1元的价格买给学生。

在余震中,商业中心人员又及时下山,调剂瓶装水、方便面,并组织运送到校。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商业中心在集团的领导和指挥下,齐心协力,反应及时,竭尽全力,有力地保障了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全力以赴  确保水电畅通

根据后勤集团的统一安排,水电中心经理周莹在震后第一时间就迅速组织员工安排落实工作任务。水电员工团结一致,分工合作,分片区在校内不间断巡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立即处理,全面投入紧张而忙碌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在水电气全面中断的情况下,中心助理袁辉组织人员加班加点抢修水管,抢接被毁坏的电源线路,尽可能早地恢复了北校区水电供应。

受地震影响,西校区两幢学生宿舍电源线路(外线)被砸断,两名水电员工冒雨前往西校区协助抢修。地震之后,这两幢宿舍楼多处裂缝,风雨之中更显得有些弱不禁风。为了早日给学同学供上电,及时把学校的关怀送到同学们身边,刘滨、刘奇、谌桂云、向代忠等水电工人们不顾生命危险,爬上梯子在高空中作业。余震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但他们把这些早已置之度外,忘记了饥寒,忘记了风雨早已湿透了衣衫,他们硬是在风雨飘摇中接通了电源,恢复了供电。

开水房师傅任树化、何甫则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地震发生后,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一刻也没有停止烧开水、供蒸汽,他们还用最短的时间,把滚烫的开水送到每个学生集中点。开水,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欣慰,写满了锅炉工人们的脸。 

 

查险排难 方显英雄本色

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维修服务中心的员工就立即对全校建筑设施进行排查,在有危险的建筑物四周迅速拉上警戒线,竖立警示牌,劝导、协助人们撤离这些场所。

尔后,他们又迅速与各供货商、租赁站联系,准备搭建地震棚。13日一早,第一批物资运抵黄家坝。工人们在中心经理王胜飞、经理助理杨照宇的带领下,紧张地忙碌起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在黄家坝和田径场分别搭建了共约2000平方米的地震棚。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家里房子倒塌了,亲人联系不上,都需要这些男子汉——家中的顶梁柱回家去照顾,可是面对全校15000余名师生期盼信任的目光,他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没有一个人退缩。许多人都是从早上上班到夜里十二点,中途只吃一个馒头又接着干。雨越下越大,雨水汗水浸透了每一个人的衣服,脚也早已在雨水中泡得发白,手臂累得举不起来,脚步也越来越沉重,地震棚却在大雨中一米一米的向前延伸……同学们的欢呼声感谢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因为人手不够,在这紧急的时刻,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来了,他们带来大批的大学生志愿者,帮着搬物资,运材料,打下手。正是在这种团结一心,努力自救的共同努力下,维修服务中心终于在13日夜里十二点以前完成了地震棚的搭建工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了师生们有一个遮风避雨的栖身之地。

 

后勤运输  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在信息不通的情况下,后勤运输成为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运输服务中心全体员工不畏余震的恐惧和危险,坚守岗位。震后不到5分钟,他们就展开了抗震救灾的运输保障工作。教学和行政班车准点开起来后,根据学校和后勤集团的安排,运输服务中心投入全部人员和二十余台车辆,全力保障学生生活物资、灾情巡查、伤员救治、值班等交通运输工作。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备足燃料,24小时待命并执行任务,虽然他们中有的是家人在地震中受伤,有的房屋受损。尤其是周玉清,他家中有几个亲人伤亡,但是震后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紧急出差的任务,他二话不说,只抽空短暂与家人联系,适度安慰,便又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抗震减灾工作中去了。

运输服务中心的领导和员工们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有的救助伤员,有的保障值班巡查,有的为中断了水、电、气的西校区、磨家校区送食物和饮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和生活保障,他们强忍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伤,抗疲劳,战余震,在灾难来临时,为学校的抗震救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了他们对全校师生的满腔热情。

 

严阵以待  防控灾后大疫

为防止大灾之后爆发各种流行病,生活垃圾的清理和卫生防疫成了抗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医院和物业服务中心因此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承担治病防疫重任的校医院在四个校区的每个学生聚集点都派有驻点医生和护士,他们24小时上班,和同学们同吃同住,不时对生活场所进行消毒,为生病的同学看病拿药,对因紧张和压力而生癔病的同学进行疏导,对灾后的防疫及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在校园进行广播并印成宣传册广为发放。直到现在,校医院的医务人员都一直战斗在治病救人、消毒防疫的第一线。年轻医生俞佳,家在绵竹,也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但他自地震以来,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一直保证了门诊的正常营业,晚上也一直守在住院部,随时保证师生员工一来就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副主任医师张开发,抗震减灾期间不仅要负责门诊的诊疗工作,还亲自背起喷雾器,每天对各个公共场所、露宿区、卫生死角进行消毒,灭蝇灭蚊。

而物业服务中心的全体职工则更是全体出动,中心经理张建华,也亲自上阵,他们起早贪黑,用火钳,用竹扒,甚至用手清扫各大操场上的生活垃圾和学生搭篷的废弃物;用洒水车对道路、绿化带喷洒杀菌、杀虫药品;对全院各条阴沟用生石灰消毒。他们中的车由正老师傅,全年都没休过假。抗震期间,更是忘了饥饿,忘了疲劳,忘了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冒着大雨和骄阳,把堆积成小山一样多的垃圾一筐筐一车车运到垃圾桶边,没有丝毫倦意和怨言。

校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物业中心的员工们用他们认真敬业的态度,在学校抗震救灾工作尽到了一名后勤员工应尽的职责。

 

众志成城   重建美好校园

地震的警报仍未解除,余震的通报仍在不断传来,惊恐中又传来唐家山堰塞湖即将泄洪的消息,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维修服务中心的员工们重建美好校园的信心和步伐,他们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校内的建筑设施功能,还全校师生一个安全、美丽的学习生活环境。

5.12”大地震中,我校多处围墙倒塌,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老教工宿舍等教学办公和生活所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5月16日,排险工作在我校全面展开。5月25日下午,我校工程维修工作正式开始,这标志着我校灾后重建工作拉开帷幕。

工程维修服务中心在后勤集团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基建处,首先开始了学校南校门、黄家坝、学生公寓12 、13幢等围墙、铁花栏杆的抢修工程。工程一开工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贾璋玮副书记、梁国平副院长及基建、后勤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强调工程质量、工期及安全防范措施。工程维修服务中心全体员工在中心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力投入到抢修中,采取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分别签订了包括合同、工程工期保证书、工程质量及安全承诺书等文件,并积极配合基建处现场代表,做好工程现场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强调工程工期和文明安全施工。

目前,各处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维修服务中心决心不惜一切努力,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他们相信,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有了大家的不畏艰难,我们的校园明天一定会建得更美好!

 

大灾显大爱   后勤集团员工踊跃捐款

“天若有情天亦悲”!

在这次大浩劫中,尽管我们顷刻间失去了美好家园,失去了至爱亲人,但是,灾难却永远打不垮我们,它只能让我们更坚强,更懂爱。后勤集团的不少员工家里也在地震中蒙受巨大损失,房屋倒塌或者成为危房,亲人伤亡或者杳无音信,甚至,他们的收入也许并不丰裕,但是,他们心里想到的却是比他们自己更加困难,更需要帮助的灾民。蒲绍碧,叶向阳,陈一中,江北,还有许多和他们同样景况的职工们,他们拿出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在这些踊跃捐赠中,后勤集团的捐款额已达33911.00元。

在这次空前的浩劫中,后勤集团的全体员工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最生动地诠释了“对待事业——忠心;关心师生——诚心;服务学院——全心;开展工作——齐心;要求自己——狠心”,务实、高效的服务精神。

在学校党政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广大师生和后勤员工团结一致的艰苦努力下,我校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是,后勤集团担负的灾后重建、防病防疫、恢复入住入读的攻坚战,任重而道远,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人们的亲切关怀中,有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师生的通力合作,通过后勤员工们的加倍努力工作,后勤集团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中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最后胜利!

                  


Warning: Unknown: write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