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启动改革效果评估
深圳市体制改革办公室本月将邀请独立研究机构,正式启动针对改革制度效果的评估,首个评估对象是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委托第三方针对某项具体改革制度进行调查和评价,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据介绍,按照2006年出台并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规定,改革创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完成之后,有关单位应当组织效果评估;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改革创新,市体制改革工作机构或者上级单位应当委托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
深圳市发改局副局长秦群力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就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但改革总会有成功或失败,对某项具体的改革制度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纠正改革偏差。
在谈到为何首选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效果评估时,秦群力解释,这一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民心工程”,是市劳动社保局牵头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从2006年6月全面推开以来,已覆盖到近600万名劳务工,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88.6%。“这项改革涉及的人群十分广泛,也关系到深圳一半以上人口的切身利益,所以有必要对其实际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评价,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依据。”
据了解,经过多方遴选,目前,市体改办已选择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联合进行此项改革效果评估,前者主要负责市场调查部分,后者将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评估报告。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对改革效果的评估将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深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改革,二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民生项目改革。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