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
郑州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从2003年开始,郑州市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关,在全国率先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随后又陆续对猪肉、水产品、水果等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市、县两级质检中心投资8461万元,市财政投资4671万元建起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在市区101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立了检测室。今年前10个月,共抽检蔬菜71万批次,销毁检测出的不合格蔬菜2.6万公斤。目前,除郑州外,河南有10个省辖市已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年底前18个省辖市将全面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门槛的抬高,直接影响到了生产环节。2003年冬,漯河市龙堂村的2500多公斤胡萝卜因为检测不合格在郑州市场被全部销毁。为此,龙堂村下大力气改良菜田本身以及菜田周围土壤、水质,并经常邀请检测人员到蔬菜基地抽检。现在,他们生产的蔬菜已经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实现了市场免检。
在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的同时,河南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开展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举措,目前已经建立像龙堂村这样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53个,面积560万亩;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34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4200个。
今年9月,农业部对郑州、商丘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进行监督抽查,蔬菜合格率为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