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我国造林绿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态

作者:admin日期:2007-11-07来源:

我国造林绿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被纳入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林业发展,造林绿化呈现快速发展势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造林速度与规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森林资源增长迅速。近5年来,全国完成造林面积2885万公顷,比前5年增长近20%,创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造林绿化进程明显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呈现明显递增趋势。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8亿亩,居世界之首,为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减缓全球森林面积下降趋势和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重点地区、生态脆弱地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生态条件逐步改善。黄土高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习惯,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防护林体系骨架基本形成,绿色屏障作用日益凸显。“十五”期间,该地区3500多万亩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草),1亿多亩荒沟荒坡恢复了森林植被。陕西、甘肃、宁夏等生态脆弱地区逐步走上了“粮下川、林(草)上山、羊进圈”的良性发展道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含沙量出现全线下降趋势,每年输入长江入海口的泥沙量由5.33亿吨减少到2.1亿吨,黄河流域每年的水土流失量已由16亿吨下降到13亿吨,北京周边植被覆盖度提高了3成,土地沙化实现了历史性逆转,由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逆转为每年缩减1283平方公里。
    三是农业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通过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十五”期间,全国农田林网控制面积由4.65亿亩增加到5.1亿亩,农田林网控制率由67%提高到74%,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粮食主产区100个县开展了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试点,重点地区农田林网控制率提高2个百分点,构筑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业生态屏障,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并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四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社会就业能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使1.2亿农民直接受益,户均每年得到补贴896元,直接增收10%左右。林业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林业产值均超过1万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1300多元。林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大力发展速丰林、经济林、竹林、花卉等劳动密集型林业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就业。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每年带动了4500多万农民就业,解决了37.5%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五是促进了城乡绿化美化,改善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各地在开展农村绿化建设种,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突出农村特点,突出身边增绿,重点加强了环村林带、四旁植树等到村屯绿化,特别加强了农村中小学校、小公园、小广场、小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全国城市建城区绿化覆盖率由80年代初的10.1%提高到目前的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45平方米提高到7.39平方米。
    总结近年来我国的造林绿化工作,主要特点有:
    一是林业重点工程带动造林绿化快速发展。近5年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及速生丰产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2301.6万公顷,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80%。通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我国造林绿化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工程为主体、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新格局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生态建设进程。
    二是造林绿化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营造林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机构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造林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国营造林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和保存率3项指标稳步增长,前两率都稳定在90%以上;林种结构得到优化,造林树种逐步多元化,生态公益林比例增加了21%,新造混交林比例达到30%以上;森林质量明显提高,每公顷蓄积量增加6.7立方米。
    三是造林绿化主体呈多元化趋势。随着中央林业决定的颁布实施和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逐步落实,市场机制在推动造林绿化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特别是非公有制造林快速发展,各种企业、个人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造林绿化,近年来,非公有制经营主体造林比例超过40%,一些地方甚至达到80%以上。
    四是造林绿化领域得到新拓展。针对当前全球高度关注森林消退、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等环境热点问题的大背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林业进程,把造林绿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碳汇造林;根据国际国内能源紧缺形势,充分发挥林业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进能源林基地建设;为汲取印度洋海啸教训,积极推进沿海防护林建设进程;为适应城市与日俱增的生态功能需求,积极推动城市林业建设;针对加入WTO后国际木材供需形势的变化,启动实施了珍稀树种培育项目,加快珍贵树种战略后备资源培育进程。
    五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随着中央林业决定的颁布和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林业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林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同,各级党委政府把林业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统筹考虑,摆上了重要日程;各级林业部门从林业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积极做好参谋,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在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作用,掀起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新高潮,为我国造林绿化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来源:林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