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声音

河南:学校想办法政府补贴维持高校饭菜价格稳定

作者:admin日期:2007-09-12来源:

 

河南:学校想办法政府补贴维持高校饭菜价格稳定

 

       河南各高校已陆续开学,学校内食堂饭菜价格是否稳定牵动着许多大学生和家长的心。由于采取多种措施严控成本,河南高校食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饭菜价格与暑期前基本一致。

    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秋穗园食堂,价格与上学期没有变化,但馒头、油条价格上涨了5分钱。

       河南大学副校长赵国祥介绍,近段时间以来,全国食用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但河南大学学生食堂一份套餐的价格却一直保持2.5元不变。

       郑州大学党办主任吴宏亮介绍,为了降低饭菜成本,郑州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对四个校区20多个学生食堂所需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其中米、面、油、肉等大宗物品实行集中招标、厂家直供,蔬菜、配料等到一级批发基地进行规模采购。通过集中采购,产生了规模效益,降低原料成本。

       此外,郑州大学在各食堂及学生中间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做到拒绝长明灯、拒绝长流水;食堂将原来切菜时切除丢掉的一些大菜根,清洗干净,或炒,或炖,或腌,将芹菜叶做成蒸菜,努力控制运营成本。

       据测算,与去年同期相比,仅肉类和食用油两项,郑州大学学生食堂每月增加成本近14万元,学校和后勤集团为减轻食堂负担,对食堂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河南大学饮食中心采购部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采购制度,靠规模采购,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

       河南大学校办主任张锟介绍,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偏低时,学校将在采购分配中获得的差价放入“蓄水池”中,在原材料市场价格偏高时,学校就从“蓄水池中放水”,把原来积累的差价及时补贴给食堂。

       本学期一开学,食用油价格由原来的每桶136元猛增到每桶176元,饮食中心发挥“蓄水池”的调节作用,学生食堂使用的油价保持在每桶136元至156元之间,使得学生食堂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饭菜价格仍保持基本稳定。

       为切实保障贫困生的生活,郑州市对大中专院校特困生进行补贴,每人每月15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的补贴特困学生措施,大致可以抵消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消费支出增加的影响。

       除各级政府进行补贴外,各高校也纷纷出台措施补贴特困学生,例如郑州大学为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在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体系的同时,又探索出一套“隐形”补助的新路子,即通过对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日常校内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后,对月平均校内消费在120元以下、没有申报困难补助、经核实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每月学校悄悄在他们的餐卡里打入60元额外补助,确保这些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