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高校校舍维护管理的思考和探讨

作者:admin日期:2007-05-24来源:

高校校舍维护管理的思考和探讨

刘礼波  四川大学后勤集团

    [摘要]  房屋建筑是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物质条件,如何管好、修好房屋建筑,提高其使用效益,这是高校教育管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课题。针对高校校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舍维护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校舍;维护;问题;思路;建议
    高校校舍设施是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条件,是国家非常重要的教育投入和国有资产,管好、用好和维护好校舍设施,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校舍维护管理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及其设施给人们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场所和条件。但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不可避免地将要不断产生破损或者病害,致使其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下降,甚至破坏和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校舍维护保养是预防、制止建筑病害,并确保其使用功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必要手段。因此,自房屋建成以后,在使用直至报废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房屋及其设施的维护和养护,从而延长房屋建筑及其设施的使用年限,确保住、用安全及正常使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国家和高校对校舍维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房产管理和修缮机构,建立了承担修缮工程的专业队伍,对校舍实行了统一管理,加强了日常维修保养,同时,结合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有计划地对部分房屋及其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利用,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旧房的自然淘汰率,缓和了用房上的供需矛盾,促进了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条件的改善,保证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大批旧房的维护和改造,在改善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安全使用的同时,也保持和延续了各个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和校园特色,丰富和改善了育人环境。总之,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国高等院校在学校校舍维护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校舍维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困难和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并将影响和制约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校舍维护管理的认识误区
    一是学校部分领导和师生员工对校舍维护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指导思想不明确;二是重建轻管、重钱轻物的思想严重。热衷于新建项目,没有把建设和维护管理同规划、同安排,只知道管钱、用钱,而忽视“钱”的转换形式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可谓是:“一流的建筑,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保养”。由于缺乏日常的管理、日常的“小钱”,以及日常的、周期性的维修保养,致使许多新建房屋和设施很快破损、锈蚀、老化,并不得不再花“大钱”进行新建或者改造,不仅影响了正常使用,而且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1.2校舍维护管理的工作缺位
    一是管理机构和组织不健全,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不高,整体力量比较薄弱。
    二是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管、用严重脱节,责、权、利不明确。管、用部门责任不清,使用者不承担维护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而一切由学校统一包干,致使个别单位和个人对学校吃“大锅饭”,对所使用的房屋不加爱护,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使用,学校维修负担十分沉重。
    四是维修保养的“欠帐”和“包袱”太重,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使日常维修和周期性的维修不能有效地良性开展,从而造成维修“欠帐”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象四川大学这种规模大、历史长、旧房多的百年老校,其“欠帐”和“包袱”尤为突出。
    1.3校舍维护管理的资金问题
    校舍维修资金短缺是制约维修保养工作的最大“瓶颈”。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投入不够,维修资金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经费渠道单一,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校有限的事业费支出,没有资金在立法上或制度上的保证。
    三是资金预算不科学,日常维修资金、专项维修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和比例不协调。日常维修经费较少,日常维修难以及时有效地开展,甚至影响了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正常进行;基本建设资金和维修资金不配套,如,四川大学投资十多亿建设的新校区,却没有专门安排和建立配套的维修基金。由于专项维修资金不足,使校舍维修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大批投入使用的新建房屋和设施不能有效地得到经常性和周期性地维护保养。如:四川大学新校区和老校区体育馆等许多新建房屋和设施,由于缺乏有效地维护保养,其钢结构构件锈蚀严重,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校舍维护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扎实地开展校舍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校舍设施管理基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这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课题。对于校舍维护管理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建议。
    2.1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方针
    房屋建筑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固定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管好、修好房屋建筑,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国家资金,并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这是高校各级领导、各部门必须重视的工作任务。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校舍维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重要的管理工作、经济工作和条件保障工作抓好、抓实。
    房屋建筑修缮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工作指导方针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的基本手段是周期性修理和技术监督,此外,还包括加强宣传,明确责任,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强化监督检查,减少人为破坏等措施和手段。
    二是坚持全面养护的原则。通过大、中、小不同的修理手段,使每一栋房屋,每一个构件都经常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
    三是坚持整治病害的原则。房屋的病害包括腐蚀、破损、漏雨、蚁害、积水、漏电等等许多种类,房屋维修中应首先集中解决这些病害。
    四是要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房屋修缮应与学校基本建设和发展规划相结合,把治理病害同改善房屋使用功能和条件相结合,使房屋修缮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
    2.2建立科学合理的校舍管理体制
    校舍维护管理应建立“管、修合一”、“归口管理”、“逐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管、修合一”的体制是高校以及城市房修等社会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此种方式有利于把日常管理、修缮和用户有机地统一起来;“归口管理”就是学校校舍管理职能部门统一负责校舍维护的组织领导、计划、监督、检查、资金使用等各项工作;“逐级负责”就是职能部门、物管部门、施工部门和用户实行层层负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2.3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
    校舍维护管理是一项要求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好此项工作其队伍素质是关键。高校应通过引进、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管理队伍和维修施工队伍。
     2.4建立基本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校舍维护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房屋管、修单位应根据修缮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切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4.1建立校舍分配、使用管理制度。校舍设施是国家和学校重要的固定资产,所有权、支配权在国家和学校,使用权在用户,建立科学的分配和使用制度,使所有者、管理者、使用者责权明确,共同承担校舍的维护和保养,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4.2建立校舍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的校舍技术资料档案,便于摸清家底,为校舍维护管理提供修缮计划、统计、检查、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等各阶段的完整的文书资料、技术参数、账册图表的原始凭证,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校舍的使用情况、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管修单位应建立房屋的登记、记录制度,经常掌握其动态。校舍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校舍总平面图;学校房屋和公共建筑的分类、数量以及施、竣工图和有关资料;全校给排水系统、照明及动力线路系统、通讯网络线路系统图及有关资料;校舍的增减、使用和维修改造情况等等。
    2.4.3建立校舍监督检查制度。采用经常性检查、重点检查、年度检查等多种形式对房屋的安全性、质量和使用状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在职能部门管理和检查的同时,要特别加强用户的自我管理和自查作用,通过宣传和使用保管制度等措施加强用户对所使用房屋的保管和爱护责任,防止和减少人为损坏。
    2.4.4建立校舍维修项目招标制度。为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校舍维修应纳入政府采购和国家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范围。根据维修工程的具体特点,对于中、小维修应主要由学校自己的专业维修施工队伍承担,大型维修改造项目采用招投标的形式选用施工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学校自身维修施工队伍。校内施工队伍具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对于确保维修的质量、及时性、后期保修等十分有利。
    2.4.5建立工程审计制度。校舍设施维修资金属专项支出,所需资金数额较大,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确保校舍维修资金的合理支出,提高维修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维修工程的预决算必须经审计部门审计、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工作。
    2.5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制度
    校舍设施维护管理必须有相应的经费作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制度是搞好校舍维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校舍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所需资金,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一是按照国家住房改革要求,建立职工住房维修基金;二是参照住房维修基金的管理办法,在基本建设投资规划中,按一定比例安排配套维修资金,建立教学、科研等公共建筑设施的维修基金;三是通过学校事业费、科研费、国家专项资金、捐助费等渠道计提部分维修基金;四是采用维修资金分摊制,即,国家、学校、用户单位或个人共同承担的制度,充分调动使用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增强用户的管理意识;五是按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路,引进社会企业参与校舍维护的投资和施工,如:学生宿舍的改造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维修资金的预算既要满足实际需求,又要注重科学合理;既要保证重点,又要注重整体发展;维修资金的使用必须专款专用,严格程序。
    总之,高校校舍维护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切实加强校舍维护管理对于高等院校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