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
——教育部召开学校防艾教育现场会
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教育部2006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现场观摩会议11月3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活动并讲话。
陈小娅说,艾滋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宣传教育是抗击艾滋病的最有力手段。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陈小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按照《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止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她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教育规划,从政策上、经费上保障学校开展相关教育,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要向高校、中职以及普通高中入学的每一位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为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配备预防艾滋病的科普读物,在校园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园地。各有关部门要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实现《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校内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在2007年达到85%以上,2010年达到95%以上的目标。
链接
艾滋病离校园很近
在上海市艾滋病的定点治疗科室———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感染科,29日一上午的门诊中,来就诊或复查的4位艾滋病感染者,3位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高等学历。孙洪清医生也证实,高学历人群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比往年明显增多,有大学生、研究生,有的还是高校的老师,其中男性居多。通过跟踪调查,这些感染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感染的。
“尽管现在每年都在不断高喊预防艾滋病,但社会上对艾滋病的危害和感染途径还普遍认识不足。”孙洪清医生表示,不仅只受过较低等教育的民工、娱乐场所的服务小姐如此,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的人群也同样对艾滋病观念淡薄,具备的知识水平整体较低。
昨天,中国首份男同性恋者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男同性恋者是性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人群,而约46%的男性同性恋者具有较高学历,有较稳定的工作或学习环境。
朱力亚是国内首个公开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在校女大学生。两年前,朱力亚在与自己外籍男友的交往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在经历过一段苦痛的挣扎之后,她选择公开自己病情,并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曾先后在国内20多所高校作普及防艾知识的巡回演讲。“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这些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离我们的象牙塔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