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 深化改革 努力开创陕西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
—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研究会理事长陈俊斌同志
在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的发言
根据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秘书长会议安排,经报省教育厅同意,今天我们召开全省高校后勤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首先我把一年来研究会的工作给大会作简要报告,其次通过我6年来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的回顾,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供大会讨论参考和在今后的工作中思考。
第七届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一年来的工作
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在2006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强化服务,积累创新,积极响应中国高教学会后勤分会的各项精神和要求,参加全国高教学会的各类会议,同时定期召开陕西省研究会和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的各类会议,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涌现出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六所高校为中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周德明、李云济、陈勇、陈俊斌、董民贤、刘铁柱、曹利戈、周明八位同志为中国高教后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在研究会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商贸专业委员会。研究会下属的宿专会、伙专会、物专会、思政专业委员会、通讯专业委员会等各专业委员会成绩显著,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同时,因校制宜,积极探索高校后勤改革新模式,加快后勤改革步伐,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西北高校后勤管理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思想,为西北高校后勤提供了一个后勤改革、管理、发展动态的信息交流平台。2006年陕西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省教育厅的肯定,不但树立了品牌,也赢得了荣誉。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改革的目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出台政策是1999年国办1号文件,当时的国际、国内社会大背景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很不乐观,亚州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各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都在积极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虽然较小,但90年代前期经济过热和发展过快的社会现象也引出了很多问题。中央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内需,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经济政策。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送子女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中央决定大规模扩招,但是高等教育长期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投入政府单一化和不足造成学校资源紧缺的问题立刻表现出来,要扩招政府又拿不出钱来投入,加之当时全国房地产业处于低潮,很多投资商找不到投资方向,银行转轨处于初期,国有银行的贷款风限意识还不大。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大规模建设有了机遇,中央适时决定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理解其主要指导思想,是想通过社会化改革把社会资金引入到高校建设上来,改变政府单一的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给学校创造一个快速的发展机会。这一点在全国第一次改革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讲话把高校后期社会化改革的目标确立为首先打破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好学生住宿和吃饭,用三年时间达到改革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目标是实现了。同时,教育部又考虑到高校长期以来办“社会”,负担很重,为了减轻学校发展中的压力,把以行政指令性为主的后勤服务按供需关系改变为以市场行为为主,把后勤机关从学校行政关系中拨离出来,按市场机制运作,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两者构成了当时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从上述分析中,我个人得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意义认识:
1、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对高校发展采取的一个特殊措施;
2、由于服务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相对容易,把高校后勤先拨离出来,按市场机制运作,减轻学校负担,为今后高校体制改革诸如产业、体制改革等摸索和积累经验;
3、后勤改革不是学校不办后勤、而是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方式更利于学校发展;
4、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因校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多元化的原则;
二、影响改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改革以来,全国发展不平衡,我省校际之间发展也非常不平衡,有些地方和学校目前改革如火如荼,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地方大有偃旗息鼓收官之势,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1、政策法规。高校后勤社会化涉及产权、人事、劳动、工商、税务、物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高校后勤市场的特殊性还没有被法律法规认可,政策也不到位,后勤实体难以选择更多的社会化的制度来为学校与师生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产品。
2、管理体制。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越大,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动力就越大,就能通过不断调整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来推动改革。反之,学校任何一项改革动作都要取得政府的许可才能实施,那么改革的动力与持续力就小一些。同样,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力度越大,则高校推动改革的力度也就越大。
3、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决策者对后勤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仅与其对后勤改革的认识水平有关,而且还与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如果决策者认识不到位,则改革就难以持续进行;决策者对改革的重视程度高,改革的办法就多。
4、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相对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商品市场与经济市场相对完善,市场竞争也比较充分,因此,一个地方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其所在地学校的改革成本就相对较低。比如上海、沿海地区相对内地学校活力更大。西安地区的高校就比陕南、陕北的学校相对容易改革。
5、甲乙方人员的素质与能力。高校后勤的甲方既是后勤改革方案的执行者,又是改革方案的提供者。由于甲方是代表学校并维护学校利益的,如果甲方人员的大局意识,管理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作为后勤实体的乙方就会成为强势一方,这时甲方便难以主导改革。乙方人员特别是管理层人员的能力,是决定后勤实体运作方向的关键因素,能力愈强,实体的地位、作用就愈高;能力愈弱,实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两个效益”是市场机制进入高校后出现的新名词。上海会议后,各地纷纷采用模拟市场的作法,把后勤部门一分为二,设立甲乙方,采取了合同承包、校际联合、特许经营,BOT运作模式,有条件的开放市场等多种制度,但是趋利性也随之表现出来。2001年第三次会议上,陈至立同志对两个效益作了明确阐述,她指出,社会效益的意义在于实现了高校后勤管理方式与运行机制的彻底变化,从而推动高校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这是这场改革要追求的最大社会效益,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实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必须从机制创新入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和手段。理顺国家、学校、师生个人在经费方面的合理负担,这是这场改革追求的最大经济效益,而把两个效益恰当的结合起来,兼顾各方的利益是改革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绝对不能只讲社会效益而忽略必要的经济效益,执行者更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讲社会效益这个大局。
中央领导在两个效益的表述上是非常明确的,只是我们在平时对如何处理好两个关系研究的不够,只是看现象,而不从本质上去认识和分析它。作为政府部门,可能更多的看重“政治”,比如说发文不准集中采购学生用品,不准对外让企业来承包学生食堂,不准涨价等等,按理说大宗采购可以降低成本,在竞争中提高质量。承包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公认的有效经济行为,涨价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正常反映。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市场,这个特殊的环境和市场中的经济实体,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作为经济实体,更多的会想到“赢利”,作为政府、学校和经济实体,都应找到“两个效益”的结合点才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好办法。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但这种服务不能以牺牲经济实体的基本利益为代价,对社会上准入校园市场的企业,要给他们一个基本的赢利点。
四、建立和谐的甲乙方关系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大多数学校采用了校内甲乙方模式,按企业方式运作,甲乙双方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但这种模式的运作实际上只能算作一种摸拟市场或准市场,乙方大部分不是独立法人,也不可能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运作,在改革初期选择甲乙方模式是不得已而为之。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处理好甲乙方关系,甲方的行为更多地体现为服务行为,甲方对乙方的监督责任应建立在帮助乙方更好地发展和服务这一前提下。二是设不设甲乙方,不是改革的主要矛盾,设了甲乙方的只要关系处理好了,有积极效应;不设甲乙方的,也同样有积极效应。三是不和谐的甲乙方关系只能使社会化为学校提供服务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