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重庆高职学院后勤工作座谈会

作者:admin日期:2006-06-30来源:

 

重庆高职学院后勤工作座谈会

 
    重庆教育后勤协会于2006年6月13日下午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五楼会议室举办了重庆市高职学院后勤工作座谈会。重庆市教委后勤改革处、重庆教育后勤协会的领导及各高职学院分管后勤的院系总务处(总经理)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达到预期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会上,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周祥瑜院长致辞,他对这次会议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和极大的兴趣。接着协会副会长汪义正同志对协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并对会议目的和要求作了说明,即广泛听取高职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各学院相互交流经验,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汪会长特别强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须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在探索中求发展,走和谐、稳步之路。
    接着有20多个单位代表踊跃发言,对后勤协会所做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协会应加强针对性,对学校后勤工作分门别类进行指导,建议成立高职学院分会;
    二、政府对学校要求很高,而高职学院后勤自身造血功能不强,资金压力较大,基本建设几乎全靠学校自己承担,国家投入不够,希望政府今后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适当关照;后勤从业人员培训非常必要,但希望在收费上尽量进行成本核算;
    三、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提高阶段性规划和指令要求,多结合各学校专业特色,设置相关机构,开拓市场;
    四、高职学院技术基础薄弱,人力、体制上缺乏优势,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上建议实行“成熟一个剥离一个”的方式,产(生产)、学(学习)、研(研究)三结合,循序渐进、实事求是,逐步构建一个多渠道、多元化的平台;
    五、高职学院后勤部门的瓶颈问题主要是人才问题,今后可将学校后勤管理干部分期分批选入本科院校进行挂职锻炼;为增强后勤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留住人才,可转变思路,即先培训、后上岗并实行人员定岗定职;
    六、高职学院间可比性和参照性强,应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合;协会应定期组织联谊、考察等活动,并加强自身宣传,增强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进一步推动后勤工作发展;
    重庆市教委后勤改革处处长王孝伯同志就各单位所提建议和存在问题作了如下讲话:
    一、针对各单位要求建立高职学院后勤分会的建议指出,建立分会须考虑到整个学校系统的现状和统一管理,须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商讨,协会也可充分调解、提出建议;
    二、阐述教委、协会对高职学院和本科院校始终奉行一视同仁的原则立场;
    三、协会对相关政策的贯彻与执行必须严格把关,后勤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后必须具备相关证书证明;同时要积极主动向人事局、劳动局争取资格并确定学校分配名额;
    四、再次强调学校“后勤物资准入”和“后勤人员准入”是政府行为,现在实行问责制、追究制,希望大家把握好基本立场;
    五、特别强调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持,过去在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和城市管理学院三个学院的改革试点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还不够,要循序渐进推进改革,方式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因地制宜,后勤要提产业化、社会化,高职学院占据了重庆高校的半壁河山,协会要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据重庆教育后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