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声音

形势报告会:走节水型社会之路(摘要

作者:admin日期:2006-06-22来源:

 

形势报告会:走节水型社会之路(摘要)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第一,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6万亿立方米,其中约3.2万亿立方米通过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又回到了大气中,余下的约有2.8万亿立方米形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按照2004年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一些流域如海河、黄河、淮河流域,人均占有量更低。

  第二,受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上呈现明显的雨热同期,基本上是夏秋多、冬春少。总体表现为降水量越少的地区,年内集中程度越高。北方地区汛期4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一般在70%80%,其中海河、黄河区部分地区超过了80%,西北诸河区部分地区可达90%。南方地区多年平均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0%70%。这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

       第三,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3000毫米向西北递减至少于50毫米。

  第四,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

      我国的水资源特点,反映出我国总体上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同时,我国来水的时空分布不均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必须修建相应的蓄水、调水等水利工程实现来水和需水的匹配。

       我国缺水问题突出

       我国年总用水量1949年为1030亿立方米,1980年为4437亿立方米,2004年增长到5548亿立方米。目前的用水量大约是10条黄河的水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工业用水从1980年的45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229亿立方米,增加了1.7倍。城镇生活用水从1980年的68亿立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361亿立方米,增加了4倍多。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倍。“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缺水比较严重的有110座。

       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大量挤占生态和环境用水,实际上是靠牺牲生态和环境用水来维持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区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引起地面下沉、水质变硬、海水倒灌等严重生态问题。北京、南水北调沿线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生态严重恶化的地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北方大多数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我国淮河流域、西北部分内陆河流、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超过或接近60%,海河流域已经超过100%,远远超过流域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极限。

       未来我国需水量,尤其是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将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国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与我国水资源基础条件较差,供需矛盾突出形势不相匹配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用水效率较低、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

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全国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1公斤,而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国家(如以色列)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达到2.53.0公斤。

我国工业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比较落后,用水效率较低。

       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有待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普遍偏低。此外,我国海水利用和再生水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实现途径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行制度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形成节水机制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革命。

       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既互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偏重于发展节水生产力,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

      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一个人做某件事情要有动力,一个社会做某件事情也要有动力。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靠社会成员内心的自觉,靠道德和良知的引导;一个是靠外界的约束和激励,靠压力和推力,并把这种约束、压力和推力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搞节水型社会建设,固然要进行宣传教育,使得全社会都能了解我国的基本水情,了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从而增强节水的意识,自觉节水。但根本的还是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建立一种体制、机制,使得各行各业、社会成员受到普遍的约束,需要去节水;通过制度创新,使得全社会能够获得制度的收益,愿意去节水,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的长效行为,而不是仅靠行政推动的权宜之计。

     节水型社会的实现途径

  (1)明晰初始水权。

       2)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

  (3)综合采用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行政措施、科技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

  (4)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

      5)用水户参与管理。

      建设节水型社会要鼓励社会公众以各种方式广泛参与,使得相关利益者能够充分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如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监督和水价的制定。用水户协会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无论是缺水地区,还是丰水地区,都要建设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各地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15年将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总的考虑是:

      20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年均降低6%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73立方米降到115立方米以下;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初步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零增长,在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

       1)建立以用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和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包括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水权分配、转让和管理制度,科学的水价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制度,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等。

       2)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

       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科学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从“以需水能力定供水能力”到“以供水能力定经济结构”的转变。

       3)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

       开发与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材料、设施,建设生产、生活节水工程,加强非传统水源开发工程的建设。

        共同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用户,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协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第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社会公众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一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我国水情的认识,深刻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增强节水意识。二要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政策制定,主动配合实施,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特别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集团消费,应优先采购和推广节水型产品,并努力倡导节水行动。三要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强化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每个人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要对浪费水、污染水的不良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建设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

 


Warning: Unknown: write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