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电子科大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管理实践

作者:admin日期:2006-04-20来源:

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切实发挥学生公寓育人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校外社会化学生公寓的管理实践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     杨恩华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学校的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变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也在很多学校开始实施。实施学生公寓制后,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步淡化,公寓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以班级作为思政教育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工作渠道的情况正在改变,在公寓这一特定的时空,创造性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公寓育人环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公寓;育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逐年推进,高考连年扩招带来了更大的大学生住宿压力,各地高校纷纷在校内外建立起学生公寓。公寓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优化育人环境、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宿舍已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主战场”,这既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同时也带来新的改革动力和机遇,学生公寓已经成为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学校学生公寓建设的基本情况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社会投资建设的校外学生公寓在高校已较为普遍。在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吸引社会资金于2002年8月在距校园约100米的建设路建设巷辖区,建成可入住9300名学生的南院学生公寓——润新学生公寓(包括3栋小高层电梯公寓)、寓苑学生公寓(1栋框架式公寓)。整个公寓占地不足3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每间宿舍都配有固定电话、网线设备、独立的卫生间和全套卧具。公寓电话、网络由联通成都分公司投资建设,学生可使用专用公寓“阳光卡”打电话和上网;公寓采取集中供应热水,各栋每层设有一个开水房、洗衣间(配备四台半自动洗衣机),这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在管理方面,学校向投资方整体招租,按学院、年级、班级建制统一安排住宿,全部入住统招本科生;由学校负责公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投资方组建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公寓的物业管理和安全。
    二、完善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
    公寓制的实施对学生产生一系列影响,学生班级概念逐渐淡化的同时,公寓社区概念在加强,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日趋凸现。新形势下,电子科技大学南院学生公寓应如何实施管理与服务,改变管理与服务“两层皮”的现象,提高学生公寓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近3年来,在学校领导和投资方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始终坚持“公寓管理以人为本,生活服务是基础,安全稳定是关键,教育管理是保证,文化建设是载体,公寓育人是目的”的基本工作方针,全面实施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物业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举措,走出了一条属于学生公寓管理的介于纯管理与纯服务之间的道路。
   (一)、构建一套利于学生公寓育人功效发挥的管理机制,使管理规范化。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已基本形成了由学校、公寓管理办公室、社会三者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新机制。
    1、建立电子科技大学南院学生公寓管理领导协调小组,对学生公寓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工作协调。该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主管后勤的副校长、主管安全的副校长、学生工作部、保卫处、后勤处、后勤集团、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投资方的法人代表组成。
    2、成立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代表学校与投资方的工作协调、与公寓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联系等。办公室直接挂靠在学生处,并由学生处一名副处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成员分别来自学生处、保卫处、后勤集团三个部门。
    3、投资方分别建立了公寓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公寓日常的物业服务。
    4、建立南院学生公寓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协调小组。此小组由公寓所在地街道综治委主任牵头,派出所、交警、城管、文化、学校、投资方共同参与,搞好公寓及周边环境整治。  
   (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建设,发挥其在育人中的核心作用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南院学生公寓已建立起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公寓管理员、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三位一体的管理者队伍。
    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职责明确
在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我们发现,开发商和周围的商家追求商业利益的行为与我们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从2003年电子科技大学迈出后勤社会化第一步开始,为便于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由学生工作部牵头,按年级由专职辅导员组成3个年级学生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全部进驻学生公寓工作,以做好学生的行为指导工作,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
    2、公寓管理员保障有力
  学生公寓“硬件”的管理与维修由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在每栋学生宿舍楼设管理员,选聘了一批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宿舍楼管理员,负责各公寓楼的日常管理、服务、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3、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绩效显著
    电子科技大学注意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为此公寓内成立了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下设文化事务部、生活事务部、新闻事务部、安全事务部、宣传事务部、网络管理事务部等机构;每栋公寓楼成立了楼委会,各宿舍楼设学生楼长,各楼层设层长,各寝室设寝室长,全部实行勤工助学岗位,以参与学生宿舍管理,协助学校做好公寓社区内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学生社区的同时,对“公管会”在社区的活动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增加宿舍内学生室的设备、改善“公管会”的工作条件;为此公管会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周末系列活动、棋牌活动等为校园文明建设以及营造健康、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寓管理办公室为每栋楼委会配备一名学生生活指导老师,负责该楼栋的日常管理与协调,指导楼委会开展工作。 
    公寓内还成立了学生党团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利于充当老师、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老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实行“党员宿舍”挂牌制,使党员置于学生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公寓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其文化导向功能
    1、以学生公寓为阵地,引导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公寓宿舍已成为其学习和生活的“主战场”。做好公寓宿舍文明建设工作,就抓住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经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与投资方协商,公寓投资方每年从公寓学生住宿资金中提取3%的经费,用作学校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专项经费;提供10间专职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的住房,为3个年级学生工作组提供办公室,配备3个党团活动室,1个学生活动室,1个心理咨询室;学生工作部从学生勤工助学经费中每年支付20万元用于学生公寓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这些为学生工作全面进入学生公寓、为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2、 以寝室建设和优秀班集体创建为依托,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为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电子科技大学在南院学生公寓广泛开展了寝室建设活动,即以寝室为单位,举行五星级寝室评比、特色寝室评比(学习之星、居室之星、实践之星、文体之星等)、标兵寝室评比活动;制定各项评比条例和奖惩办法,要求学生养成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寝室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理念,通过寝室建设活动的开展,积极推动班风建设;将寝室建设作为创建优秀班级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实行寝室安全一票否决制。2003—2004年度共表彰各类优秀寝室近100个,其中标兵寝室18个,特色寝室78个;寝室建设先进学院2个,先进年级2个,优秀辅导员2人,大大促进了寝室风气,并以良好的室风带动了校风、学风建设。
    3、以诚实守信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加强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在诚信教育中坚持从点滴做起。日常行为规范中,我们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特别是节约水、电等资源,做到人走断电;楼道内悬挂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同学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走廊内大声喧哗、打闹,做到相互关心,尊重他人;同时,我们还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实行一年级不能将电脑带进公寓,二年级以上要加强管理,严禁在学习期间使用电脑打游戏等,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作为论题,将部分贷款的同学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加强对这些同学的诚信教育。
    4、以公寓网络为载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公寓硬件设施的改善、电脑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主要的“网上冲浪者”。为提高思政工作时效性,扩大其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做了如下工作:
   (1)成立了由办公室主任主抓的网络管理3人小组以负责公寓网络的日常管理,其中1人负责每周向公寓管理办公室上报公寓网络管理情况,1人负责技术支持与维护,1人负责网络监管。在公寓的网络管理中,始终坚持“一个切入点,三个加强”的管理思路 :“一个切入点”——要求网络工作要以为同学服务为立足点,“三加强”——加强对学生在公寓内部网站上言论的监管,实行网络实名制。
   (2)为发挥网络的沟通功能,建立自己的公寓网站。通过网络,把各社区的面貌、特点加以宣传,扩大社区影响面,让学生了解社区,热爱社区。在社区网上开设时速论谈,心理咨询,领导信箱、电子信箱等等,使网络成为师生袒露心怀、倾诉苦乐、渲泻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
   (3)为增强网络的文化功能,在网络上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公寓网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吸引学生从聊天室、游戏室中走出来,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学习。
    实践证明,网络公寓思政工作在高校公寓管理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推进文化创新 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学校创建最佳的教书育人环境,促进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反之则会败坏校风。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利用学生组织在学生公寓开展了多项活动:成功开展了两届公寓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艺术节以“体味公寓文化 营造温馨家园”为主题,包括居室美大赛、平面设计大赛、手工艺品大赛、“我爱我家”的征文比赛、“公寓杯”篮球赛等等;社团活动进学生公寓,建立“社团活动日”机制;网页设计大赛、Flash动画设计大赛、数模竞赛、周末系列活动等行之有效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四)、服务人性化,树立阳光教育的理念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在生活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阳光教育”的理念,把服务育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新生入学到老生毕业,从学生开学到假期回家,用高水平、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实现了公寓服务育人的功能。开学初的“欢迎大家平安返校”、“新学期 新风貌 新气象 新跨越”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公寓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尽快从假期过渡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学期末开展的“期末迎考学习秩序文明月”活动,为广大同学营造良好的复习环境和氛围;针对毕业生开展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的同时,也增添学生对母校的感情。
   (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树立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靠教育、靠服务、也要靠管理。管理是通过执行一系列制度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公寓经过近三年的管理生活实践,在原有学生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南院学生公寓的实际,从物业服务、学生的教育管理,公寓管理教育服务者等方面修订或重新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如物业方面,从岗位责任、岗位工作操作规范、考核办法等方面制定了40余条规章制度;公寓管理办公室方面,制定了每个岗位的任、考核办法;从学生方面,制定了《公寓安全管理规定》、《计算机进入公寓的管理规定》、《公寓网络管理规定》、《寝室内务卫生安全检查细则》、《五星级寝室评定条例》、《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章程》、《楼委会工作条例》、《党团活动室使用规定》、《公寓公共场所的管理办法》等等;辅导员进驻公寓方面,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专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工作条例》、《学生公寓辅导员寝室管理办法》等等。学生公寓在管理上有了这些制度依据,就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行,使所有管理人员有事可做、有标可求,避免了工作上的推诿和混乱,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高标准的驱动下,使生活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努力创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总之,学生公寓在管理要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以严格的管理规范人、以优秀的榜样示范人、以良好的公寓文化滋润育人,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真正切实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