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过硬员工队伍 适应学校快速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杨明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近几年发展迅速,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学生生源层次迅速提高,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正在向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迈进。创办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就应有高水平的后勤作保障,高水平的后勤服务,需要一支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后勤职工队伍,几年来后勤集团物业管理中心伴随着学校后勤改革的深入,苦练内功培养队伍,造就一支基本能够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过硬的保障队伍。
一、基本情况
物业管理中心目前有事原业编制人员32人,非事业编制人员267人,下设8个行政班组,分别为行政部,教室管理部、保洁部、家属物业管理部、水电零修班、绿化部、保安部、西山物业管理部,学校爱卫会、绿委会两个办公室也设立在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为师生员工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物业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二、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培养员工自觉主动的服务意识。
随着学校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和方式从黑板式教学到幻灯式教学,又从幻灯式教学到以多媒体为主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不断交化,使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有主动自觉服务的意识和掌握高科技的技能,以保证教学科研的安全运转。新的要求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抓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主动服务意识的培养。
1.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寓教育于管理之中
出于非事业编制人员的文化水平有限,我们加大了对他们的教育力度,中心及班组的一些学习、工作方面的会议吸收他们当中的骨干参加,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强调服务的重要性,在强调主动服务的同时,通过具体的工作事例教育他们怎样去服务,如何才能服务到位,对出现的问题都要分析其原因,并指出今后如遇到此类情况如何去处理和解决,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工作,逐渐在员工的头脑中形成和养成了服务的意识,也就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的工作范围较大,非事业编制人员较多,文化程度不高,加强对他们的法制安全教育,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利用开全体大会班组会的形式,宣讲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每逢节假日我们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近几年来我们没有发生违反社会治安的案例,同时我们还注重做好安全教育,制定有关安全规章和紧急预案,在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在工作中要注意防止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工伤事故。经常地对非事业编制人员的住处进行安全检查,从而提高每位非事业编制人员的安全意识。
3.发挥党组织作用,保障非事业编制人员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支部定期组织活动,培养和吸收积极分子入党,指派党员对非事业编制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帮助,积极培养他们入党。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中心吸收非事业编制人员参加文体活动,帮助非事业编制人员解决具体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保障非事业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通过这些工作稳.定了非事业编制人员这支队伍,使他们在工作上更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多渠道培养有素质的员工队伍
近几年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建筑相继投入使用,逐渐扩大了我们的服务范围和管理内容,教学采用多媒体授课,供电、供水、电梯采用先进技术,楼内安装闭路监控系统,防火系统采用烟感控制报警装置等等,这都需要有文化有技能的人员去管理,否则就会给教学科研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我们认识到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的重要性,根据物业管理中心的特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调整年龄结构。2000成立后勤集团时,由于多科室、班组组建了物业管理中心,体制变了,对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非事业编制人员年龄偏大,50到60多岁的人员不在少数,年龄偏大根本不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和物业管理的要求。中心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下决心解决非事业编制人员年龄偏大的问题,调整近20名50岁以上非事业编制人员,补充一批年轻的务工人员。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工作,调整员工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托各种关系说情,采取集体上告,并且结队到中心质问,工作阻力很大。但是中心在总务后勤部领导的支持下,顶住压力,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调整了员工队伍,为实现物业管理打下了基础。调整后的中青年精力充沛,能够适应较大强度的工作适应后勤服务和物业管理的要求,在各教学楼和办公楼内实行不问断保洁,一改过去一天两次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作模式,使卫生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提高了整体服务质量。
2.调整知识结构。物业管理中心组建初期,绝大部分非事业编制人员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有的连字都不认识,与物业管理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为了改变现状,随后的几年中心领导通过各种渠道聘任一批具有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充实到技术含量高的关键岗位上去。使得物业管理中心在文化知识层次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在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有6人,专科及在读专科学历教育的7人,在非事业编制人员中本科1人,专科4人,今年又有2名非事业编制人员考入我校的成教学院。同时我们还注重业务培训,考取岗位证书,几年来先后有11人获得建设部颁发的物业经理和物业上岗证书,获得中央国家机关颁发的物业管理中级工等级证书,有8人取得IS09000认证内审员证书。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几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补充技术工种人才缺乏的问题。(1)采取人事代理制度的办法聘用有技术的非事业编制人员,负责中教楼和信息楼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工作。(2)选送一名正式职工专门学习电梯的维修运行技术,并已考取证书,把家属区和教学楼的电梯统一归口管理。有14人考取了电梯驾驶证,有2人参加技师的培训,并已通过考试。有一人参加市政园林工程预算的学习,有2人考取了安全闭路监控系统上岗证书。(3)向专业公司学习,提高队伍素质,1999年我们对物业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当中心教学楼投入使用时,我们没有能力去承接保洁任务,只能聘请社会上的专业保沽公司来承接。2001年成立物业管理中心后,我们立即引进专业人员,对主楼实行了不间断保洁,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从而积累了保洁经验,掌握了管理方法和保洁工作流程,为2002年接管中心教学楼保洁打下了基础,并为学校节约经费1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磨练我们自己逐步掌握了一些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一改过去一把笤帚、一把墩布、一块抹布的保洁方式,而更多的是使用先进的擦洗保洁设备。当信息教学楼交付使用时,满怀信心地承接了该楼的保洁、保安及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并采用物业的管理模式和入驻该楼的办公单位签定物业协议。(4)走出去,参加社会上主管单位办的物业管理条例讲座,参加物业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向兄弟院校及物业公司学习先进的经验。请进来,聘请物业专业公司的专家来校授课,讲座物业管理和服务技能。这样我们能及时掌握有关物业管理新的动态,新的知识,有助于推动我们的工作。
4.合理配置人员,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的工作范围比较大,在岗的员工也比较多,每天工作时间长,各班组的工作时间又不相同,往往给人员的调配带来一些困难,如何合理的调配人员,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其岗位上的作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益,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2003年初我们发现部分岗位使用非事业编制人员过多,经过分析仍有调整的余地,我们克服困难,进行说服工作,果断地合并富余人员,避免人浮于事,节约经费开支,最大程度发挥人的作用。现在我们坚持教室部、保洁部、家属管理部等大班组中,参照行业的用人标准,核定用工人数,分配每个人的工作面积,合理使用非事业编制人员,提高人力资源效益。
四、加强业绩考核,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服务水平
几年来物业管理中心遵循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以超越客户的期望为自己的工作理念。不断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逐步树立起物业管理中心良好的整体形象,使物业管理中心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学校发展对物业服务的需求,满足师生员工及家属对物质生活的需要。
为了提高后勤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2001年在总务后勤部领导的积极推动下,以物业管理中心为主要单位,经过培训和实际工作的检验,通过了专业评审机构认证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贯彻执行IS09000国际质量标准中,锻炼了我们的队伍,提升了我们对质量管理的深刻认识。几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充实,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目标都有质量要求,对每个人的工作都有考核。对一个人的考核,就是对他们从事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提升服务质量,调动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2004年我们加强检查力度,在中心和各班组分别成立检查组,班组每周至少组织二次以上检查、考核,月底对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上墙公布考核的结果,作为当月发放酬金和年终总结的依据。中心不定期对各班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将结果及反馈到班组,再复查,至到改进为止,为了接受监督每年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师生员工的批评建议,将考核标准和员工的服务卡片张挂在各教学楼和家属宿舍楼道内。通过考核比较客观地评价每个人的工作完成情况,抓住了质量这个核心,中心的整体工作就会向前发展。
以上是物业管理中心在人员队伍管理方面做得一些工作,我们要在学校和后勤系统队伍建设会议以后,领会会议精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养,合理使用人员,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