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业管理应注重软环境建设
天津大学后勤集团 田晨 常溥文
进入新世纪,高校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规模竞争、硬件竞争和人才竞争逐渐发展到学校软环境既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等全方位的竞争。高校物业管理所承担的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它既受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物业管理要承担软环境建设的职能。
一个大学的软环境是指一个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个大学的内在品质。一流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追求,有自己的精神品位。如果说硬环境是一个学校的躯干的话,那么软环境则是它的大脑和灵魂。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但是,从目前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实践看,我们往往比较关注有形的物质因素,比较关注短期的效果和量上的差异,比较看重硬件建设,而忽视精神上的因素,忽视对大学的使命和目的做慎重的、深入的思考。因此,虽然资金投入目益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日前高校学术浮躁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校园道德水准下滑,特别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许多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的私利追求。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一种文化的建设,一种通过观念、制度和环境所反映出来的校园精神的培养,忽视了校园软环境的建设。
作为高校物业管理,笔者认为其使命不仅在于创造优美的硬件环境,还应该认识到硬件环境又能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的文化品味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物业管理还应在软环境建设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物业管理应注重软环境建设是由高校物业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育属性。
高等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知识创新的前沿,智力孕育的基地。高等学校应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培育人才,要以先进的文化来塑造人才。高校物业作为高校工作的一部分,负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和义务:物业管理部门作为经济实体固然要考虑经济利益,但其一切作为都要与高校教育、教学、科研的整体目标相适应,使物业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其他物业公司所不能比拟的。
2.服务对象不同。
社会物业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各业不同职业的人,而高校是一个高层次、高学历的上层建筑,物业服务对象是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为主的知识群体。他们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内容都有较高要求。
3.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
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了高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在这种氛围下做好物业管理工作,是高校物业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高校物业不同于其他物业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物业管理在重视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软环境建设。
三、高校物业管理在软环境建设中应注重的两个环节。
1.在高校软环境建设中,我们要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现象纷繁斑驳,文化产品形态万千,但它的实质是内涵于其中的价值观念。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价值内容,比如自由精神、科学精神、宽容精神、合作精神等,
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性价值观念,透过物质设施、物质环境,通过大部头的管理规章和林林总总的制度,整个校园文化都因人而存在。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就是校园里最普遍、最深刻的价值观念。高等学校的一切教育目标、管理目标、学术目标都要基于“人”这个根本来实现。
物业管理部门要为高校创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做贡献,首先必须在员工中形成以人为本的认识。物业管理部门的员工大部分是“四零五零”下岗人员,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自己的管理,让员工建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只有他们具备了这种意识,才可能在这种观念下,为学校、为学生服务。
其次是对服务对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高校除大批教师科研人员外,更多的是学生,他们大多比较年轻,思想活跃,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同时又有很多独生子女,难免产生骄娇二气,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要承担育人的工作,物业管理人员通过对学生违反物业管理规定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劝导,通过在校园设置规范而又温馨的文明礼貌用语提示牌等多种渠道可以达到育人目的。育人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是专职教师和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后勤工作者的义务,物业管理人员要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找到服务的切入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管理软环境,从而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
2.将校园文化的精髓通过物业管理人员的点点滴滴,渗透于学生的心灵。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物业管理部门教育人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影响。通过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用环境来改变人的习惯,最终达到改变人的心灵的目的。
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也越来越对社会开放,在吸纳外界好的东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阴暗面。近年来许多大学文化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中存在信仰危机、价值观念空虚现象;二是道德失范,缺乏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标准;三是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较差。这表明大学生失去的正是他们理应拥有的人文精神。我们在实行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诸如“课桌文化”“厕所文化”“院墙文化”之类灰色的文化内容,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害无益的,作为物业管理人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加以铲除。在去除这些丑恶现象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此类东西之所以能够产生和流行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正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刻,在保持校园景观干净、整洁的同时,没有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抒发情感,展示自我的空间,使那些污泥浊水有机可趁。如果高校在开展物业管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同学多开辟一些园地,如在食堂、宿舍、教学楼设文化宣传栏,在校园网上开设各种各样的栏目,让同学随时能够来点击、来书写,正确的引导同学们开展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等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相信那些阴暗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物业环境也会越来越和谐。
总之,作为高校物业管理部门,我们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硬件环境的创造者,还必须意识到硬件环境建设对于软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物业管理工作者还承担着教育的使命。我们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完成这个使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