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援疆工作
以人才和智力支援新疆,是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行动。近年来,浙江大学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派遣教师赴新疆支教、挂职等方式,对口支援新疆教育、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科研合作先行军。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与新疆地区的科技合作由来已久,自2000年以来,与新疆的科技合作项目达20余项,经费总额660余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由理学院地科系汪新教授牵头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区块构造分析与质地构建》研究项目,提出了库车、喀什山前带较为可信的构造方案和评价依据,为油气勘探评价和构造圈闭钻探提供很好的地质依据,协助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确定了多个油气钻探目标,部分目标正在钻探,如果发现新油田,项目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学术交流开新花。学校通过组织博士生报告团,为新疆传播科技和文化信息。2003年暑假,学校组织了由1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组成博士生报告团,赴新疆石河子大学进行暑期考察交流活动,为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举办了十几场学术报告。2005年5月,我校与石河子大学签订了开展“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合作协议书,拉开了我校与石河子大学开展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物学等三个学科的交流与合作的序幕。
师资援疆结新果。学校十分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和医疗资源,支持新疆地区的教育和医疗事业。从2003-2006年,学校选派15名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到新疆喀什师范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为提高和田地区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自四校合并至今,学校派出5位援疆干部,分3批到和田地区医院挂职,将浙江省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规章制度引入当地医院;捐赠了35万元人民币和价值约5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免费培训医务人员20余人,有力地支持了和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03年,学校又与和田地区签订协议,计划每年为和田地区免费培训10名医务人员。从今年开始到2007年,学校又将为新疆地区派出8位教师和医师,分3年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挂职,加强激励,强化保障。为鼓励教师积极援疆、安心工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给予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御寒制装补助、生活补贴和在疆工作津贴,援疆期间的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评优、晋升及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在住房、职称、聘岗、考研和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照顾。对主动报名克服困难支边的教师,学校还将他们列入后备干部名单,回来后在中层干部配备时予以考虑。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还另给予援疆干部20万元的科研经费等。
据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