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

论拓展校内市场思考

作者:admin日期:2005-09-06来源:

论拓展校内市场思考
浙江海洋学院后勤总公司物管中心主任    张伟宏  


    高校后勤改革正在朝企业化、社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各高校后勤服务总公司在具体操作运行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的创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和影响度,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后勤各项保障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随着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和壮大,给后勤总公司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和压力。资金投入、设施改造、设备添置、物价上扬、员工增资等等,势必要影响总公司资金运作。这势必促使后勤总公司的广大员工集思广益、开拓创收来源和节约开支,形成很有必要的“开源节流”,而开源节流主要是开源。高校后勤自身有很大的不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依托学校母体,打出学校品牌,实施范围主要限于校内。从资金融入、技术力量、市场风险等而论,开源最有条件的也是在校内。如何充分利用后勤自身资源优势,挖掘后勤自身潜力,开展多种经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是提高后勤服务层面,增强后勤活力,实现后勤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可行途径。
    高校后勤的物业管理是后勤总公司中独特的一个部门,零星维修、绿化美化、清洁卫生、收发通讯、教室管理、勤杂服务等没有一个定额标准,可以说高校物管在后勤总公司中是一个不产生利润的而工作任务既繁杂又出力不讨好的部门,物业管理是从原学校的后勤行政部门转制而来的,服务的主要职责也是限于学校后勤行政管理部门所管辖的范围,人员和工作性质造成市场份额的先天不足。物管部门是与学校难以理顺并将长期维系着“砸碎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在高校后勤企业化、社会化日益完善的今天,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自我定位、立足自身优势、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拓展校内市场,才是物管部门应该有所动作的一个话题。
    一.市场分析与定位
    万人大学的占地面积和房屋建筑面积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尤其是房屋建筑,从施工结束投入使用,就进入了“动态工程”,建筑物内的水电管线网络系统逐渐产生老化、超负荷运行、锈烂结垢等等现象,必须分批分期列入改造计划。校内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从满足教学、科研、实验的需求出发,学生宿舍改造、实验设备的增添、办公条件的改善,对水电改造、水电设施改装也是必列项目之一。另外,当高校大规模扩建工程基本结束后,功能性土建项目每年还会上马。因此,学校潜在的水电安装、水电改造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物管有利可图。
    高校在社会上绝非真空地带,是社会大市场的一部分,高校后勤不去占领,社会产业就下手不留情了,目前学校水电改造、安装的这块市场基本被社会产业所占有,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较多。社会产业不熟悉高校特点和教学用途,存在设计考虑不周、低价中标、管理不到位、雇用社会上游动技术力量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质差材次、偷工减料、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要求的情况都有发生,且善后服务很难到位,既损害了学校利益,又影响了教学、科研、生活正常秩序,同时种下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
    二.物管优势与潜力
    物管部门技术力量还是人员配置,水电类是首位,水电工长期处在高校科技文化熏陶之中,评定技术等级、职称申报,直接与本身的经济利益挂钩,因而,相对而言,高校物管的水电工文化程度与职称比社会企业的同行要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对水电线路设计、预决算、制图、现场施工管理,有其不可低估的优势和长处。
    物管水电工长期在高校工作,熟悉学校特点和教学、生活规律,熟悉教职工,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和感情融合,尤其是水电工是校内正式职工,可以说“劳资”双方,互相产生的风险很小,信任度较高。物管水电工无论材料采购、经费节约、施工质量无疑本身也会注意和防范,因为还有一个今后维修的内容在等着水电工,毕竟水电维修和“亮化”工程,是物管一个长期的主要工作。
    水电工的岗位练兵能出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物管收入增加,利润产生,对今后参与社会竟争,也是一个能量储备的一个好过程。
    三.运行模式探讨
    高校后勤总公司最大支出的一块是人头经费支出,而物管部门目前最易动作的一块是水电操作,如果组建单独的水电供给中心,仍隶属后勤服务总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以三方面的工作内容和三方面的劳务报酬相结合,可以闯出一条路来。
    1.水电供应保障、维修,校内各类活动、讲座研讨会、节假日等的“亮化”工程,应是水电工的日常工作范围和本职工作,可以以定编的形式,划资进入固定收入,定编应考虑晚上和双休日值班,以及节假日值班的因素。
    2.创造“节能型”高校大有文章好做,在学校高度重视之下才能操作。对各有关部门、科室、实验室、学生宿舍进行“计量化”定额供应水电,有奖有罚,有理有节,合情合法合理合适地给水电供给中心“分成”,这分成对学校、对水电部门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管理方面都是互有得益的。
    3.学校在水电改革方面也应在政策上有所倾斜,“扶上马再送一程”,先把50万以下水电工程发包给水电供应中心,工程造价参照国家现行水电结算定额基础上,再按学校近二年水电工程中标单位下浮点数的平均值结算取费。工程竣工后可由组织有关人员按国家现行水电施工及验收规范组织验收。决算送校审计室审核,一切按学校有关规定程序操作。
    4.为理顺关系,便于承接水电工程,如有必要也可以挂靠一个具有四级资质的水电安装工程队,支付一定比例管理费,待条件成熟后,后勤总公司也可以申请办理一个具有水电安装四级资质的下属实体。
    5.水电供给中心主要工作职责仍保持原来不变。要妥然处理日常维修和工程施工两者之间关系,要以水电保障为工作主体,工程施工人员可从社会临时招聘。承接水电工程作为公司一个创利项目,总公司能为承接工作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具体操作由中心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水电电线路设计、预决算、材料采购、招聘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管理等。工程款进入总公司财务。
    四.方案利弊分析
    1.水电保障供应是一项敏感性强、具有立竿见影影响力大的工作,水电保障供给中心的成立,应分出工作的轻重缓急与主次,不能为了工程项目的上马而疏忽了本职水电保障和日常维修工作。
    2.总公司内水电技术自身优势不利用太可惜,但在项目承接过程中,也不得不看到,总公司内的水电工或多或少还存在“大锅饭”意识和“旱涝保收”依赖性,出勤出力与工作时间方面,与社会企业中的水电工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对工作量的轻重、报酬分配,也必须建立必要的运行机制。
    3.水电工程结束后,势必移交给后勤管理和维修,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维修、对线路、管道、设施设备熟悉,对今后管理、维修工作带来诸多便利。
    4.对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安全性能能保障、对今后科学化水电管理、节约水电、安全用水电能起到较好作用。
    开源和创收都是围绕经济效益而展开的,而为之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这个愿望应该不难实现,变被动为主动,是物管中心努力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