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厦门5亿元投入市级职校建设

作者:admin日期:2005-08-05来源:

厦门5亿元投入市级职校建设

 
  多方筹措5亿元投入市级职校建设;实行灵活的进人机制,允许职校面向企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技师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多样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这是福建省厦门市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出的几项举措。
  今年1月,厦门市政府颁布《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印发2004年至2010年《厦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在两个文件中突出强调发展中职的保障举措。
  厦门市在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达95%的基础上,提出今年100%的初中生升入各类高中学习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市政府确定,今后几年,中职每年招生1.1万人,在校生达3.3万人,建设20所生均规模1500人的中职学校。
  因此,厦门市着手布局调整、资源整合。首先把集美区的杏林职教中心、集美职教中心、杏林中学职高部3所中职合并成省级重点校——集美职业中心校;然后着手旅游职业中专、交通职业中专、商业学校等3所市属中职的集约,外迁集美文教区办学,办成厦门职教的中心校;还统筹全市职教的整体布局,技工学校外迁翔安,翔安、同安、海沧等3个农业区都须办好一所职教中心校,从而形成健全的中职教育体系。
  初中毕业生100%上高中,需做大量的艰苦工作。今年6月,市教育局等5个部门作出农村贫困生就读中职的助学意见,对本市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培养费给予全额补助,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学生培养费给予80%的补助。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厦门市的中职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办学体制创新,联办、集团化是主要形式。二是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市教育局职教处等和一批中职学校还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的课题研究,组织师资校本培训、学生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