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畜产品将凭证入市
买到的鸡鸭上面配有检疫标识、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养殖场……这样的畜产品监管环境将于几年内在合肥市逐步创建。为确保广大市民食用畜产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合肥市畜牧水产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该市实际,就加强全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若干意见。
安全监管目标
在《合肥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合肥市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为:至2007年,全市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100%,畜产品“瘦肉精”检出率为零,畜产品主要药残平均合格率90%以上,饲料中违禁药品抽检合格率90%以上,水产品药残平均合格率9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屠宰检疫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病害肉”上市。
合肥市将加快与畜产品安全相关的种畜禽、产地环境、生产规范与技术安全、包装标识与储运、监测检疫方法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探索推行禽类检疫标志制度,凡在该市上市销售的禽类动物及产品必须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验合格,统一佩戴“合肥动监”检疫标识(即脚环),方可上市销售。同时,实施准入,在城区各大市场、超市,全面实行畜产品凭证入市制度,严格准入条件、入市标准。
建立追溯体系
加强从生产到销售的可追溯监管。建立畜产品生产企业的饲养记录和佩戴免疫标识、加工企业的畜产品产地来源和查证验物以及产品流向、经营企业的查证验物和购销台账等制度。积极探索推行畜产品的“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加工企业与养殖场”的对接互认制度,实行畜产品免疫标识与产地认证标识、产品商标标识相结合,切实做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逐步形成产销区一体化的畜产品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监管外来畜禽
合肥市将筹建外来畜禽产品报验中心,按照“申请-报验-查验-换证-巡查”工作流程加强监管。严格外来畜产品的《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动物免疫标识的查验,并要接受报验中心的检测和消毒。经查验合格的,方可换证销售。严禁证件不全、证件无效或者证货不符的;有关证件、证章被涂改或者属伪造的;不从报验中心进入的;可疑染疫的;药物残留或者有毒有害物含量超过国家控制标准的;使用国家禁用药物的;染疫的畜产品进入城区进行加工和销售。
加强运输巡查
一是加大对运输检疫监督巡查力度。严把运输检疫关,加强证章管理,严禁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二是突出兽药饲料源头流通的监控。进一步加强对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户)的清源建档监管,切实做到“资源底数清、产品来源清、销售流向清”;开展专项整治,强化例行安全监测,严厉查处兽药饲料经营企业(户)销售含“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切实做到“监测的准、打击的快、追踪的到、查处的严”,严防含有“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兽药饲料及添加剂进入流通渠道。
实行安全预警
加强对重点地区、市场、企业、产地的预警监测,建立“安全监测、信息汇总、事故报告、分析评估、预警发布”等预警信息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应急处置体系。制定《合肥市养殖行业饲料和畜产品中“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和规范畜产品重大安全事故的分级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对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控制的能力及水平。
据安徽高校后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