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创建实践教学新体制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大四学生黄振宇“双喜临门”,他在全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个人赛决赛中一举夺得金奖,并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时他还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全国第一批被授予高级电子商务师的人员。
同黄振宇一样,近年来华中师大在全国各类竞技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多达数百人。该校党委书记丁烈云说,近年来学校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实践与创新结合,动脑与动手并重,建立了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体制,整合了教学实习、军政训练、生产劳动、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编制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定该课程的学分不能低于总学分的15%。
抓好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这是该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本科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和《本科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标准》。各院(系)都高度重视本科生的科研立项工作,认真对待和精心组织,切实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时间和条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6月20日,该校2005年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结束。各院(系)共有183项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参评。经过专家认真评审,148项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体育学院2002级体育教育专业的李欣是唯一的特等奖获得者,他从大二上学期开始至今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8篇发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李欣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与他的科研立项指导老师喻祝仙教授的精心培育分不开的。大一下学期初,他写了第一篇专业论文,然后找到了时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喻祝仙教授。他上交的那篇论文不足1500字,而喻祝仙的指导意见却整整写了3页,约有5000字。
现在,华中师大本科生搞科研已成为一种风气,全校约有1/3的本科生参加了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据统计,近3年该校本科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期刊上累计发表科研论文1223篇。在近3年湖北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该校获奖数量皆列该省前列。
实践中,该校还把实验教学放在突出的地位,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近3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9700多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实验室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了106间多媒体教室,31间语音室(含16间数字化语音室)和12间数字化教学模拟训练室。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已达6887元,学生实验条件明显得到改善。通过组织学生模拟测试、暑假强化训练、实验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改革,学校强化了实践育人的理念和意识,促使教师和管理人员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力加强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工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近年来,该校共建设实习基地100多个,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从二、三年级开始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并允许学生以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代替毕业论文。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