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安徽05年一季度省级监督抽查通报

作者:admin日期:2005-06-09来源:

安徽05年一季度省级监督抽查通报

 

    2005年1季度,安徽省质监局对奶制品、桶装饮用水、酱油进行了跟踪监督抽查,对炒货制品、电热水器等11类季节性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样品480组,经检测,合格313组,平均抽样合格率65.2%。抽查结果显示:奶制品、水发产品、化妆品的质量较好,桶装饮用水、酱油、电动自行车、民用冷水表的问题较多,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奶制品
  共抽样30组,合格组数为30组,抽样合格率为100%。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4年国家对乳制品市场进行大力整顿后,乳制品的质量明显提高。
  二、水发食品
  共抽检样品20组,合格品20组,抽样合格率为100%。本次对抽查的样品检验项目为甲醛。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甲醛,甲醛是一种医学上称为“福尔马林”的化学溶剂,进食少量甲醛就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食用过量就会导致昏迷、休克,甚至致癌,本次检测结果合格率为100%,与往年相比有大幅提高。
  三、化妆品
  共抽查30组,合格27组,抽样合格率90%;化妆品中铅、砷、汞等卫生指标均符合规定。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化妆品有效物含量低和pH值指标过高。有效物含量高低主要反映产品去污效果的优劣,pH值过高对皮肤、头发都会造成损害。
  四、配装眼镜
  共抽查30组,合格25组,抽样合格率为83%。不合格项目是:柱镜轴位偏差、球镜顶焦度偏差、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及光学中心水平距离等四项。造成配装眼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把进货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验光配镜设备陈旧落后不齐全。
  五、电热水器
  共抽查26组,合格19组,抽样合格率为73%。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内部布线、结构、接地措施不合理。内部布线主要反映在器具内部的布线碰金属毛刺。易导致布线绝缘损坏,造成电气短路;结构主要反映在器具热断路器与温控器使用一个组合开关。一旦开关失效就可能造成器具一直加热,蒸汽无法迅速排出,而使热水器产生裂纹或爆裂,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接地措施主要反映在器具的软线滑出固定装置时,接地导线在载流导线之前被拉紧。

六、炒货制品
  共抽查30组,合格20组,抽样合格率为 66%。主要质量问题是甜味剂含量高,国家标准规定,甜蜜素作为甜味剂使用在烘炒食品中,使用量不得大于6g/Kg,过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糖精)、安塞蜜会对人体有害。
  七、桶装饮用水 六成放心喝
  共抽查55家企业生产的55组产品,合格34组,抽样合格率为61%。本次抽查不合格的项目依然集中在电导率和菌落总数上。
  八、酱油 近半有问题
  共抽查49组样品,合格26组,抽样合格率为53%。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氨基酸态氮过低、铵盐含量高、苯甲酸含量高、菌落总数过高和标签。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其鲜味也越浓,酱油的营养成分越高;长期摄入过多的铵盐会引发癌症,因此国家标准规定,酱油中的铵盐含量不得超过氨基酸态氮含量的30%;苯甲酸作为一种防腐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否则会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部分企业为了延长其商品的货架寿命,添加了过量防腐剂;餐桌酱油比烹调酱油要求更严格,添加了细菌总数这个指标,菌落总数过高,说明酱油中的杂菌多,部分企业生产消毒不彻底,造成该项指标不合格。
  国家标准要求:酱油产品应在标签上标明是“烹调酱油”还是“餐桌酱油”,否则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九、民用冷水表 转速快、质量差,三分之二不合格
  共抽查30组,合格10组,抽样合格率为:33.3%。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测量误差试验、连接附件检查和压力试验。测量误差试验是水表的最关键项之一,本次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的示值误差有的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实际使用了1吨水,水表显示1.3吨水;连接附件的尺寸和重量要求是为了保证水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不少的生产企业为了偷工减料,减少材料尺寸、重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水表压力试验是水表重要的安全要求,国家规定水表应承受1.6MPa水压持续15分钟及2MPa水压持续1分钟,试验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水表在1.3MPa左右的压力下就开始渗漏了,甚至还有水表玻璃罩爆裂,这些耐压能力很低的水表无疑就是一个个安全隐患。
  十、电动自行车 七成不合格
  共抽查30组,合格9组,抽样合格率为30%。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最高车速过快、干态制动距离长、整车重量过重、脚踏行驶能力差和地面距离过短。
  最高车速是指电动自行车在平坦路面不加骑行助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国家标准中要求速度应不大于20km/h,目的是限制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保证骑行人和其他人的安全。但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为迎合消费者希望车速较快的要求,在生产和销售中调高车速以促进销售,忽视了行驶安全。
  干态制动距离是指电动自行车在平坦路面从制动到停止的距离,国家标准中要求距离应不大于4m ,此项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车速较快,惯性大,还有就是闸皮磨擦力不好,涨闸或抱闸未调整好致使制动距离不合格。
  脚踏行驶能力是指当蓄电池没电或出现意外导致电动机无法动作时,电动车应能够脚踏骑行,并在单位时间内具有一定的速度。不合格原因由于电动自行车踏板过宽,前后链轮又没有合理的传动比,再之由于电动车中轴太长,所装脚踏装置不适于骑行人的体位及用力状态,无法很好地完成脚踏行驶能力。
  地面距离是指脚蹬放至离地面最近的距离应能向一侧倾斜25º而脚蹬上地任何零部件不触及地面,主要是考虑电动自行车在转弯时脚蹬触及地面易摔到而设置。
  十一、定量包装商品 大米面粉合格率回升
  本季度共抽查大米、小麦粉及制品、肉制品、化肥、种子等五个品种的定量包装商品150组,净含量合格93组,平均抽样合格率62.00%。其中:大米抽样合格率72.22%;小麦粉及制品抽样合格率61.11%;肉制品抽样合格率76.92%;种子抽样合格率57.63%;化肥抽样合格率36.36%。
  从抽查的情况来看,化肥和种子净含量的合格率偏低,大米、小麦粉及制品合格率有所回升。化肥和种子净含量的合格率偏低,反映在少数不法商人存在故意缺斤少两、坑农害农的现象。
  大米、小麦粉及制品的净含量经过2004年3季度监督抽查和整改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合格率有所回升。大米的合格率从43.48%上升到72.22%,面粉由25.81%上升到61.11%。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