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第三届创意设计比赛成功举办
5月22日下午,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意设计比赛在西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副校长程艺及教务处、校团委、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的负责人和德国慧鱼公司上海办事处的特邀嘉宾应邀出席了比赛现场。杨杰、汪增福、叶中付、郭从良、李永新、李晓峰等老师担任比赛评委。
程艺副校长在致辞中对本次比赛参赛作品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参赛作品创意新颖、思路广阔并且作品稳定性高,希望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将比赛规模和形式办得更大、更灵活,学校也会提供更多的比赛模型,同时希望能搭建更多有益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平台,让同学们多多参与其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为了体现创意的主题,本届比赛依然沿用前几届比赛模式,采用展览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参赛模型作品,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比赛现场每一个展台摆放着参赛模型和模型展板,同学们看到了参赛的作品多种多样,既有实用的全自动削苹果机、自动榨汁机、建筑工地上的大型起重机、车胎装卸模型、自动晾衣架,也有体系庞大的模拟未来智能控制交通模型、芯片加工流水线,还有技术含量较高车库模型、复合移动式无人战车、自动保龄球装置……
在这些作品中,由六系Flying队制作的“自动保龄球装置”,是一件可实现摆球瓶、扫球瓶、整理球瓶和回收保龄球等一系列功能的作品。装置在空间结构上分为上下两层,球道和球的回收复位装置位于上层,球瓶姿态二级调整位于下层,球瓶回收复位装置贯穿上下两层,将整个装置联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下层的作用为翻转球瓶,上层可利用电磁铁把球瓶摆放成正三角形。这件作品无论从技术含量还是实用性方面都博得了评委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获得本次比赛“特等奖”。
如果说“自动保龄球装置”体现了实用性的话,那么由理、信息、工程三个学院同学合作完成的“模拟未来智能控制交通模型”则体现了制作者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套模型力求把时间空间效率发挥到最高,通过车辆位置信号和路口结构状态的反馈,针对不同情况对车辆驾驶和路口结构进行控制,同时体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将交通模型信息化,反馈给总、次控制中心,以进行系统的总体的管理,使得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达到最优。
据安徽高校后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