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四项措施加强新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保持高校新、老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贯性,是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四川大学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管理体制、工作阵地、交流平台、工作方式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老校区向新校区有效延伸。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区学生工作横向协调与各学院学生工作纵向延伸相结合的体制。由新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牵头,将新校区学生工作分为文、理、工、医四个学科大组和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及学术、文体活动四个管理大块,学生工作办公室4名副主任分别担任组长,负责横向联系、协调相关学院学生工作组,牵头处理工作组日常事务。以各学院学生工作组为基本单位,由各学院向新校区派驻辅导员,实现各学院内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由老校区向新校区纵向延伸。
二是巩固工作阵地。学校将宿舍作为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阵地。针对新校区学生宿舍围合式的建筑结构特点,在宿舍分配上将属于各学院学生工作组和各学科大组的学生相对集中。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宿舍围合,各工作组辅导员在相应围合内集中办公,学生宿舍围合设立思想政治工作值班寝室,实行每晚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安排分管组长轮流带领辅导员值班。制订学生宿舍管理条例,实施宿舍长负责制,明确宿舍长为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以宿舍围合为单位建立学生宿舍自律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学生宿舍检查评比。制订“寝室公约”,开展“寝室建家”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格、生活习惯、学习风气等方面的不断进步。
三是构建交流平台。学校积极构建“知名老专家教授与新校区学生面对面交流”平台,目前已分批组织各学科知名老专家教授200多人次到新校区,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知名老专家教授下课堂、进宿舍,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人与成才”、“如何追求思想进步”等为题作演讲,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提问。在学生宿舍围合设立文、理、工、医4个学科大组定点接待处,开通热线电话,知名老专家教授以面对面或热线电话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聘请老专家教授担任学生课外辅导员和学生党建义务组织员,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思想、情感、生活、社会认知与实践等方面的帮助。学校还积极构建“优秀博士、硕士生与新校区学生面对面交流”平台,在新校区学生宿舍围合建立博士、硕士生服务站,目前已组织选拔各学科优秀博士、硕士生80人次到新校区与低年级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同时,安排各学院研究生会到新校区开展相关交流活动,聘任优秀博士、硕士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和班级指导教师。
四是创新工作方式。学校推行严格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针对新校区地处市郊的情况,严格实行学生外出请假、学生归寝每晚清查等制度。同时,在教育服务上注重人性化和提升管理内涵,积极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才。校领导和校内外专家每月为学生开设15-20场讲座,讲座涉及形势教育、素质教育、党建、文化透视、文艺与人生、生命伦理、历史知识、法律常识、成长交流、心理健康等内容。组织开展参观老校区、学生社团吸纳会员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定期召开校领导及学工部、后勤集团负责人与学生代表见面恳谈会,设立上百个勤工助学岗位,邀请学生参与食堂、商业街的监督管理。成立由辅导员、心理联络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组成的心理健康专门工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家长定期联系制度,为有心理危机或障碍的学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