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推动研究生学术水平整体提高
近日,重庆大学首次由多所学院联合承办主题为“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持续控制”论坛,资环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卢培利和祖波、生物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李振论、化工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朱俊等4人展开了辩论。旨在推动研究生学术水平整体提高的重庆大学“博硕论坛”在举办200余期后,在活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我认为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因素是,城市污水排放的处理率远远低于工业污水30%至50%的处理率,使氮的含量达到50至70毫克/升,同时也没考虑对磷的处理。”
“我的观点是,磷的方面,除生活污水外,农业废水较高,也就是农药的排放较高;氮的排放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医院浓度较高的有害物质。”
4名研究生针对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以及水体富营养化营养物质氮磷的来源问题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持续控制,结合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实例和个人专业背景分别阐述了个人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该校研究生院院长方祯云教授说,“博硕论坛”首先为了让研究生们学会表述自己的学术成果,其次是帮助他们从交流碰撞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这样的论坛主要是提供平等宽松的学术环境,让研究生从思想和方法上受益。
据介绍,“博硕论坛”是由研究生自己组织、自己报告和交流讨论,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及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术领域涵盖了理、工、经、管、法、文等多学科;交流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理论,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研究生感兴趣的其他学术研讨等。
“一个人的知识非常有限,由于知识所限,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只看到某一个方面。”一个半小时的“舌战”结束后,生物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振论告诉记者。他说,这种不同学科对同一事物“交锋”的形式很好,知识结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
博士、硕士们从论坛讲台上下来后,更加融洽地会集在一起。祖波告诉记者,这次论坛作为学术交流的序幕已经拉开,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3个学院已达成默契,今后将加强资环、生物、化工学院在学术方面的联系,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作为“博硕论坛”的倡导者,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赵修渝认为,提高研究生素质不仅仅表现在理论研究层面上,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让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在大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同时通过交流与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