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扬州大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青春

作者:admin日期:2005-04-05来源:

扬州大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青春
 
 

 
  博硕士实践服务团、"阳光学堂"中小学生文化辅导班、环保宣传小分队、"三农"问题调研服务团……每年暑期,扬州大学都要组织200多支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进行社会调研实践。
  近年来,扬州大学依照"事业化规划、组织化推进、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支撑、特色化提升"的"五化"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提升素质,创造青春。
  据最早提出"五化"要求的扬州大学团委书记田浩介绍,"事业化规划"要求以事业心来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化推进"即是完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考评体系;"社会化运作"是以整合资源、建立实践基地来操作;"项目化支撑"是指围绕订单、重点项目来开展实践活动;"特色化提升"则是根据不同组团形式提升实践服务能力。
  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花长友说,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扬州大学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领域和深度,促进了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了青年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为教学相长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和载体,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标。
  社会责任感得到强化。2004年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科学院、兽医学院"博硕士实践服务团"与如皋市农林局签订了《科技合作意向书》,今后3年内,两学院的9名博士将一直担任如皋市9名青年养殖专业户的农业技术顾问。预防兽医专业博士薛峰先后为南通天盟养殖场挽回损失近30万元,自己却分文未得,他说:"能用自己的所学为老百姓谋实实在在的利,这就是对我的最大慰藉。"
  道德品质得以锤炼。江苏淮安有一支"黄大红掏污队",她们甘于辛苦,乐于奉献,甘做"城市急诊医生"和"美容师"。2004年暑假,学校组织了一支由女大学生党员组成的女子实践小组,赴淮安跟掏污队学习实践。曾与掏污队员一起直接用手疏通下水道的叶海燕说:"我以前几乎从没干过粗活,这次跟掏污队一起干活,让我受到莫大的震撼,我想如果我有了她们这种精神,以后进入社会,没什么困难可以吓倒我,没有什么辛苦是我不能忍受的!"
  专业技能得以拓展。水建学院的喻桂成曾参加过靖江高速公路监理暑期实践小分队,他回顾说,一开始听说要以"监理"的身份去工地实践时,心中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不说别的,光是"监理"一词听着便让人觉得威风。然而后来发现,做监理并非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单凭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施工现场面对复杂的工程项目,我们还不如一个普通技术工人懂得多。回校之后,我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积极参加实践,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