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江县制定2005年粮食生产预案
针对近两年持续干旱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柳州市柳江县制定了2005年粮食生产预案,以确保粮食总产量达18万吨以上,实现粮食的恢复性增长,维护社会稳定。
粮食生产预案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做好品种布局,充分利用资源。 一是在3月中旬前有水播种的,可采用“中+中”的早、晚稻搭配方式,如:金优602+灵优602等。二是3月中旬以后才有水播种的,可采用“早+早”的早、晚稻搭配方式,如:金优403+优Ⅰ407等。三是无水插早稻的,可采用“早熟玉米+中熟晚稻”的搭配方式,如登海3号+金优253等;四是只能种一季稻的,要尽可能用生育期长的品种,如:特优253、特优838等高产品种(组合)。
二、把好育秧关,做到节约用水。 管理上以组织发动群众采取“集中连片育秧,分户管理”的办法进行育种;育种时要推广旱育稀播技术,减少塑盘育秧面积,以节约用水和增加秧龄弹性;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三、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减轻水稻生产压力。 近年来,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玉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县经济作物与水稻争地的矛盾。该县为确保粮食总产增长,2005年计划推广良种玉米面积15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3万亩左右。
四、抢季节,提高单产。水稻方面,有水的地方要在3月底前播完秧,无水的地方也要抗旱抢播,做到秧等田,避免田等秧;玉米方面,要发动群众尽量在2月底前播完。
五、大力推广甘蔗套种玉米、黄豆等技术,开辟粮食生产新途径。全县计划推广甘蔗套种玉米、黄豆技术5万亩,玉米品种可选用登海系列和桂单22等矮杆紧凑型品种(组合)。
六、做好改种准备,确保粮食安全。2005年该县因旱改种的准备工作,仍坚持“改种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蔬菜等经济作物为辅”的原则,即:改种首先要求改种玉米,其次是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
七、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粮食生产工作。水电部门要做好抗旱机具及用电的供应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种子供应准备和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农资部门要做好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储备工作。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