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旋律唱到网上去
——各地高校多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
据教育部和团中央近日的有关调查,近65%的高校学生以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40%左右的学生把网络“BBS”和“聊天室”作为校园里发表言论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场所。
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充分应对网络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严峻考验。日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记者了解到,各高校都在探索和尝试各种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网上舆论,把主旋律唱到网上去,把思政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
点击率是一个网站的生命,思想教育网站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学生的点击,就不可能起到任何教育作用,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于立军认为,思想教育具有灌输的特点,学生往往很难自觉接受,如果网站只有教育内容,没有服务内容,点击率不会很高,因为网上的服务内容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所以,网站建设的策略应该是通过优质服务达到高点击率,在优质服务的同时渗透教育。
据了解,天津大学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天外天”学生网站目前日点击率超过30000人次,注册用户超过31万,已经成为集思想教育、学生党建、素质培养、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在该网站的建设中,天大非常注重点击率,对于新开设的栏目都要进行点击率的评估,所有栏目都有点击率记录,不受学生欢迎的栏目,学校就坚决取消。
在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徐惠鹏看来,构建特色网络素质教育栏目,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其中,可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该校以学院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了15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栏目,其中有3个已被“中国大学生在线”选为深度共建栏目。
要形成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网上育人机制,必须建设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上网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军介绍,中南大学组建了160余人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队伍,还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兼职辅助人员以及400余名学生骨干的配合,建立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中山大学则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队伍提出“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帮助教师、干部树立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和平等交往的新的教育观念。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伟林说:“网络工作队伍要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热点,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否则无法迎接未来的挑战。”
“学生们上网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根本在于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上网辨别是非的能力。”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汪传倍如是说。
在这方面,中南大学的做法是坚持弘扬“红色的”,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引导德育主流;全力封堵“黑色的”,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坚决删除“黄色的”,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着力疏导“灰色的”,对网上出现的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营造健康高雅的“绿色”校园网络文化。
天津大学“求实BBS”高峰在线人数超过2000人,学校在“求实BBS”开设的“校务专区”版面,设置了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13个单位版,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每日定期在BBS上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另一方面,坚决封堵在“校务专区”以外的版面,进一步规范了BBS站点的网上言论管理,使BBS真正成为学生反映实际困难、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的网络平台。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