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上海保障校园安全举措引争议

作者:admin日期:2005-02-21来源:

上海保障校园安全举措引争议

 
 
  新学期开始,上海静安区市西小学将启用全新的保障校园安全方法———指纹考勤。学生进出校门前必须在考勤机前伸出食指,考勤机上就能记录学生进出校门的时间并将这个时间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家长。
  据悉,此种指纹考勤的做法还属沪上首例。但是这个指纹考勤机还未启用,就有了一些争议。
  据了解,这种被称为“学平保”的指纹考勤机,是以采集学生指纹特征为考勤依据的装置。这台装置能通过指纹识别师生的身份,防止陌生人进入学校,并能记录学生的进出校时间,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此外,“学平保”还具有“短信群发”功能,家长可每月自愿支付十几元的费用开通短信增值服务,在孩子进出校门的同时,家长的手机中也将显示一条:“您的孩子××于2005年×月×日下午×点×分进入(离开)学校。”的通知。
  上海市西小学的蔡校长表示,中小学上、下学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去年全国各地发生过几起校内恶性事故,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严抓学校的安全问题。同时,网吧、游戏房等娱乐场所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些学生放学后不直接回家,家长无法了解他们的动向。于是放学后的这段时间便成了学校和家长的一个“监控空白点”。为了弥补这一“空白点”,学校便联系“学平保”的研发公司,安装这一设备。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一直担心的陌生人进校和放学后学生的安全问题。
  该市教育局的有关人员对此表示,“学平保”只是学校保护学生安全的一种手段,目前沪上许多学校都在使用不同的手段保护学校安全,这说明校方对校园的安全越发重视。这种安全意识的提高,值得肯定和提倡。但是何种手段保护学生安全比较好,并无标准答案。至于市西小学的“学平保”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得到推广,还要看启用后家长、学生和社会等的反馈情况而定。
  争议一:告知短信是否该收费
  对指纹考勤这个新东西,多数家长表示认可,一些家长甚至企盼着能在全市推广。他们认为,每月花十多元钱能及时了解孩子动向,很值得。收到学生到校的短信后,心里就有了底,上班也踏实了。
  但反对的家长则表示,学生进出校门的时间,学校有责任进行监管,应包含在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中。这是学校推出的新服务,用于对家长和学生负责,每个家长都应该享有,不能额外收费。
  学校解释:“学校一分钱没收。”对于这笔短信增值服务费,蔡校长告诉记者:“收取这笔费用的是‘学平保’的研发公司,学校并不从中获利。十几元的短信增值费中还包括一笔额外的保险费用,用于保障学生离校1小时内的安全。研发公司的解释证明了这一点。
  争议二:小学生不想失自由
  一些学生表示,我们也要自由,“学平保”虽然起到了门禁系统的作用,防止了闲杂人员浑水摸鱼,提高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性,但是学生们却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出入校门必须按指纹,使爸妈完全掌握了我们进校、离校的时间。”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样的做法使我们自行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活动时间受到了约束。今后,一旦晚归,就必须向父母解释放学后的去向,完全没有了自由。”
青少年研究专家杨雄认为,这种做法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是可行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性,而学校仅靠门卫、保安做进出学校的记录是不够的。指纹考勤机的原意是用来保护学生的安全,一方面是对家长负责,另一方面也是便于学校的管理。”
  杨雄告诉记者:“儿童是被监护的群体,孩子上学后,家长便把自己的监护权委托给了学校,学校有责任负责孩子的安全。至于孩子的自由问题,应在具体操作上更人性化。”
  蔡校长表示,“学平保”处于起步阶段,学校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安全,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学校确实还未作考虑,不过“学平保”有一段试用过程,学校将对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改善。
 

本网信息员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