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近日,浙师大出台《中共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意见》,提出了5条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的具体措施,切实贯彻落实1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精神。
《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社科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
《意见》突出强调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
形势与政策教育采用课堂教学、电视教学、网络教学为主,报告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为辅的形式开展教学。《形势与政策课》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其中一年级采用开卷考试,本科生二、三、四年级、专科生二、三年级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记入学生成绩册;报告会和讲座要建立严格的点名制度,2次无故不到者,取消该学年的课程成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且考核合格的,本科生给予2学分,专科生给予1学分。
《意见》指出,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师资保障和教学经费保障,《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工作,设立课题鼓励相关思政干部、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要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经费。
据浙江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