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详细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
|
天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抓紧建设第三高教区的战略思路,明确了天津工业大学建设新校区是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天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拓展办学空间,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办学空间狭小、办学分散等“瓶颈”问题,夯实高水平多科性大学发展基础的必要措施。 一、设计指导思想 1、高教扩展区将由多个学校组成。要考虑有资源共享的硬件建设和兄弟院校规划风格,既要呼应又要有各自特点,自成体系;突出天津工业大学的历史渊源和各类学科齐全的多科性大学特点。 2、总体格调、内部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要与南河镇远景规划和第三高教区规划相协调。 3、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总体规划设计立意要新,起点要高,具有超前意识,留有充分发展余地。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使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和第三高教区成为天津的—个亮点。 4、总体布局要体现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精神,体现多科性大学的特点,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有利于办学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5、按照营建生态化、数字化校园的理念组织整体空间,刻意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努力做到大空间、大绿化、大水面的透视效果。同时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水面等自然条件,努力做到用足用活第三高教区的内部水系资源,形成“水绕城走,城中流水,河路分隔,桥廊相连”的布局格调。重点考虑绿化景观设计,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 6、单体建筑使用功能应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要求。建筑以中低层为主,外型要富有特色、简洁明快,避免玻璃幕墙等华而不实的东西,结构要注意经济实用和安全可靠,校园内师生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充分重视自行车和小汽车的停放场地,最好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为主,原则上在校园内不设立地面停车场(点)。 7、要体现总体规划、总量控制,学生生活区及服务设施等规划应有利于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专家公寓区要与校园分离,既要环境优雅,又要便于社会管理。 8、建筑物朝向应优先考虑南北朝向。 二、校园总体规划及布局构想 1、“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的原则。总体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远景目标和设想,不能使后期建设工程影响已建成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新校区规划不但在校舍资源上共享,更要在人才资源上做到共享、互补,达到产、学、研的最佳结合。 2、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体布局要考虑到教育发展方向,顺应教学内涵变化和教学规律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总体与单体布置上均应预留充分发展余地。努力营造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都市高教区。 3、整体协调与科学合理分区原则。总体规划要做到避免不同功能相互干扰,动静分离。图书馆作为学校主体建筑,应安排在校园中心靠后区域,形成纵深感;化学类实验区应安排在下风口位置,工科实验区应安排在相对偏僻的位置,避免对环境的影响;行政办公区要便于对外交流联系,尽可能减少外来人员对教学秩序的干扰,同时也要适当居中便于驾驭全局、统筹管理;体育运动区要考虑到学生运动的方便,既要与学生生活区相近,有相对独立的环境,又要考虑资源共享;各类建筑以楼群为主,功能相近者相对集中,相对独立的单体与区域之间应联系方便,遥相呼应。 4、以人为本原则。校园空间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环境幽雅,创造不同层次、丰富生动舒适的交往空间,在师生相对集中和流动大的区域,建设活动中心(或会展中心),为师生提供交流信息和情感的场所。 5、教学用房必须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其它建筑物也应考虑消防安全事宜。 6、功能分区要有科学合理的建设理念,可分成相对独立的小区,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将相近学科组成几个建筑群落。应主要考虑教学主楼(图书馆)标志区,主楼(大台阶)前广场区,行政办公区,理工类区,经济管理类区,社会科学类区,人文艺术类区,IT类区,生活类区,运动类区,会展场馆类区等等。 三、主要出入口及道路交通规划 1、校区主校门安排在校园正南、正北两个位置,并设有鲜明的标示。东和西两个方向应设立若干个出人口,校区内要形成多处环路,以方便学生的生活需要,便于整个校区的交通组织及疏散安全。 2、根据建筑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师生的活动轨迹,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做到人车分流,快慢相隔,校内交通便捷顺畅。尽可能避免车辆和噪音对教学环境的干扰。 3、校内路网设计要科学合理,经济实用,要按主、次干道及步行道等三种以上不同类型设置,做到人车分流。各群落由主干道(包括河)分隔,群落内务学院间由次道(包括河)相分,一个学院内可由小道(甬路)或连廊(包括桥)相连。 四、校区绿化与环境设计 1、环境设计要体现大空间、大绿化、大水面,四周以水河与外界分隔,以桥梁与外界沟通,形成“水绕城走,城中流水”的意境,达到山、林、水、桥差落有致、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效果。通过植物造景、艺术雕塑、绿化小品等使校园充满艺术氛围,表现出高校特有的文化晶位。 2、绿化覆盖率要求大于35%(66.67公顷),应考虑多层次的绿化,校园内要有成片的园林、丘陵绿地,并配有适当水面(33.33公顷亩),把北方和南方的建筑设计风格和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意“点、线、面”结合,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3、要按生态园林规律进行设计,利用植物的多样性,种植适合北方生长且耐寒长青的各种乔木、灌木、草皮相互搭配的人工植物群落,形成不同主题的庭院,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4、处理好绿化、水系、道路等与建筑物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水面,通过绿化景观造型,使校园与绿化环境融为一体。 五、公用配套工程 1、上下水、排污、煤气和供电的管线安排。校园内所有的市政管线,均通过周边道路进入,并在基地的边缘安排出入口。电力分若干路进入校园,供水排水由主干道与校园网连接;饮用水设净化装置单独供水;煤气管道按现行规范要求设计;供热设施由各校组织、协调解决。 2、通讯、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校园内设置闭路电视系统、低音广播系统、电铃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视系统、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均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并留有一定余地。 3、校园内所有管线均以暗线敷设,并结合其他兄弟院校和南河镇的管线布置统筹安排。 4、师生活动中心、会展中心(含会议、接待)、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其它体育设施)、动力能源中心(含水、电、气、暖等)、专家公寓区、科技科研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外出通道等,要与周边学校一并考虑,尽量减少浪费,达到资源共享。 六、生活配套设施 1、有关的生活配套设施尽量采取社会化的方式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的负担。 2、涉及学生的饮食、住宿要与当地政府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融资、独资或合资的形式共同开发建设。凡学生使用的水、电、气、暖等资源,统一实行装表计量收费,杜绝不合理的各种浪费。 3、启发和引导当地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使之与高校的发展做到双赢双丰收。新校区的规划将追求“虽为人工,宛如天成”的自然意境,体现“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型、园林型大学”的现代理念,她必将成为我市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建设美好新天津发挥重要作用。 |
据天津院校后勤基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