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淮阴师院召开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调研座谈会
2004年9月21日,教育部“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我院召开调研工作座谈会,皮光纯总经理、相井成副总经理及相关管理人员出席了座谈会。会上,皮光纯总经理就人事改革中的“新老人员”作了专题发言。他认为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对象包括:“正式工”、“临时工”、和按照“新人新办法”聘用的“新人”,改革涉及后勤所有制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关键性所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如何对待“老人”。采取“老人老办法”和转化“正式工”身份。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老人”在改革中地位及其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政策,即对 “老人”辨证看待,不能全盘否定,要转变其身份,使其成为人力“再生资源”。同时还提出,转换“正式工”身份,必须“有情操作”,切记把他们当作“外人”搞“无情操作”,从而恶化关系,激化矛盾。 二、如何看待、引进新人。提出用足用活“新人新办法”政策、开发经营型人力资本。“新人”是后勤系统的新生力量,是后勤社会化的新生事物。师院后勤实体采取“新人新办法”聘用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打破用人终身制。“新人”人事不进校,双方签署劳动合同,由地方人才交流中心代为管理,合同期满再次双向选择,激活后勤用人机制,开辟用人新途径。同时在新人问题上还提出,既要把好入口关,避免选人失误,也要着力培养,放手使用。 三、如何看待、管理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分析了“临时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情况,他们作为后勤弱势群体,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是社会劳务市场的“过剩资源”,是一个不稳定的队伍。这就要求依法用工,维护权益,合理确定用人成本和服务价格,稳定基本队伍,减少劳务纠纷。 会上,相井成副总经理还针对当前实际问题,提出深化高校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阻力和突破阻力的途径、模式及其内外条件,并作了总结性发言。
本网通讯员 淮阴师范学院后勤总公司 章 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