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动态

粮食增产与物价走势

作者:maoch日期:2004-10-28来源:

粮食增产与物价走势

 

        发端于去年第四季度的国内粮油价格暴涨,使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粮油市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粮油价格仍在“轻舞飞扬”。据测算,今年前8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部分产品涨幅更是接近50%。
     不过,随着今年粮食增产目标有望完成的消息传出,粮价领涨物价总水平的局面或许会改变。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或公布报告、数字,或发言,纷纷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粮价涨幅将明显回落。同时,由于粮价不再是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因此国家发改委预计第四季度物价涨幅也将继续下降。
     有粮心不慌,粮价将回稳在10月16日第24个“国际粮食日”这天,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表示,在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带动下,今年我国夏粮总产扭转了连续4年下滑的局面,夏收小麦比去年增加25亿千克以上,增长3%以上;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局面,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53万公顷以上,增产13%以上,预计全年有望实现粮食总产量4550亿千克的目标。
     同时,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和美国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的相关数据,对2004年世界粮食库存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2004年由于世界粮食产量大幅增长7.8%,世界粮食期末库存将达3.87亿吨,比去年增长2.1%,实现2000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升。这意味着无论国际环境还是国内,都有利于粮价的稳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粮食价格经过去年10月和今年二三月两轮大幅度上涨以后,种粮比较效益已明显提高,农民种植收益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购销比价关系比较合理。另外,目前国际粮食价格已经普遍低于国内粮食价格每市斤5分钱到1毛钱,国内粮价继续上涨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所以,粮食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
  粮食生产仍要绷紧弦今年粮食增产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家粮食局一位负责人早在今年7月份时就指出,今年粮食产量即使达到政府目标4.55亿吨,粮食仍短缺3750万吨。这一缺口是粮食产区和销区的盈缺互抵后的数字,需要国家动用库存来填补。不过,这位负责人称,国家粮食库存依旧充足,能够满足2004年4.93亿吨的需求。但在9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2004年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预计今年我国粮食库存仍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明年库存还会继续减少。因此,粮食生产依然不能放松。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秋冬种工作会议上指出,明年是粮食恢复发展的第二年,是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确保三年内增产900亿斤的关键一年。
  “实际上,我认为粮食供给不存在缺口。”国家发改委价格检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称。他表示,现在其实国家在担心价格下降,今年之所以没有说“粮食大丰收”,而是说,“在去年欠收的情况下的恢复性增长”,就是担心粮食增多导致价格下降,因为粮食价格下降一是对农民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国家低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如果粮价下跌后,国有粮食企业顺价销售就很困难,就会蒙受损失,国家财政也会增加负担。从这个意义来说,后期粮价不会跌,而是要稳。
  对于我国粮食的库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认为,库存的数量、品种、所在的场所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粮食的供给能力,并引起局部的粮食供应紧张。

        粮价将不再是物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悉,1至8月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4.0%,特别是6、7、8三个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月分别上涨5.0%、5.3%和5.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测算,今年前8个月,粮价上涨相应拉动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6%,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87.5%。


  那么,在未来粮价趋于稳定的情况下,物价总水平将走势如何呢?徐连仲认为,在粮价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对于后期的CPI走势影响就不大了,所以它已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了,第四季度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就是服务价格。徐表示,现在的价格是双方向的矛盾,因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企业承受不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又让居民难以承受,所以现在对物价不能因为没有超过警戒线而放松警惕。

 

  其实,现在对物价的影响因素,除了服务价格外,就是油价。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专家王建认为,目前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粮价上涨,二是进口原油价格上涨。粮价不会大涨自不必说,而油价最迟在明年也会回落。他认为,发达国家自2003年以来增加石油储备的工作目前也告一段落,已分别到达石油储备的历史高峰。因此,除非发生大的国际动荡,国际油价至少在明年将呈现显著回落趋势,可能会回落到每桶35美元。王建估计今年中国的CPI涨幅应在4%上下,而明年则可能落到3%以下甚至更低。

 

  而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去年涨价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对今年前三季度价格总水平的滞后影响很大,但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影响有望逐步消失,由此影响四季度比三季度价格总水平会有所回落。


  评论“谷贱伤农”老路会否重蹈为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央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一号文件”。国务院也制定了减免农业税税率(我国目前已有8个省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从今年的夏粮产量来看,中央的重农政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当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并增加以后,是否会再次出现“谷贱伤农”的局面又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记者在采访中就有农民向记者表示:“粮食少了就重视,粮食多了以后怎么办呢?”一位业内专家曾表示,如果今年粮食增收,粮食流通市场又全面放开,依然有“谷贱伤农”的危险。实际上,新出台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虽然明确规定放开后的粮食购销市场,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经营粮食,但同时实行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经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另外,《条例》还要求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但据调查,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在整个粮食市场的份额,并没有因为它具有巨量的粮食库存而使其占有率有所上升,反而据估算已经由1995年的市场占有率50%下降到30%至35%左右。


  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小南也曾表示,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粮食市场放开后,如果不加强市场管理和调控,也容易出现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因此,这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强调政府要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


        粮食少了,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可以很容易达到增产,而当粮食多了,就要考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能力,并想办法让农民达到增收的目的。不然,又会回到“少了――多了――少了”的老路。

 

据中国经营报


Warning: Unknown: write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28) in Unknown on line 0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files).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 in Unknown on lin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