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粮食自给率不足50%
今年3月上旬,广东省早籼米和晚杂优米批发价每吨分别涨至2780元和296 0元,比去年12月分别上涨40%和44%。这是广东省继去年10月份后第二次粮价波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大幅度的粮价上涨行情,是广东省粮食价格在连续6年稳中有降后首次出现持续快速上涨,也导致了其他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时间,有关广东省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昨日是“世界粮食日”,记者就粮食安全问题专门采访了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党委书记冯晓光。
粮价波动牵一发动全身
记者:自去年10月至今,短期内连续发生两次粮价大幅上涨,将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摆上台面。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应当如何界定?
冯晓光:粮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稳定性作用。粮价涨势必将引发其他食品、副食品、工业品的价格波动,进而影响整体物价波动。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首先要使粮食市场稳定。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定义为:“政府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中国以全世界1/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4的人口,是全球粮食安全的一个公认奇迹。但中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全世界和中国政府极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粮食安全涉及到诸如生产、储备、消费以及国际贸易等很多方面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政府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情况下如何有力地调控粮食市场,如何保障在战争、疫情及其他自然灾害情况下的粮食应急供应。
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是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能力的有效手段。储备粮主要用于确保粮食总量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调剂粮食生产丰歉,以及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和发生突发事件时保障粮食供应。如果政府掌握了充足的储备粮,就能可靠、快捷地对粮食市场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应对粮价波动,从而确保粮食安全。
广东粮食自给率不足50%
记者:广东省目前的粮食供应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
冯晓光: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不足50%.200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400多万吨,总需求约达3400万吨,产需缺口近2000万吨。
要解决全省
目前广东省与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湖北、吉林等粮食主产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完善的购销网络,每年从外省采购和进口粮食超过2000万吨,确保了全省粮食供求平衡。但随着广东省粮食从外省采购和从国外进口数量的日益增加,粮食市场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相应加大,粮食安全系数就会相应降低。因此,对广东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绝不能有丝毫马虎和疏忽。
政府花钱买粮食安全
记者:目前,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现在粮食流通体制走向市场化了,到处可以买到粮食,粮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没有必要搞那么多储备。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冯晓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也会发生“失灵”,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能缺位。因此,粮食市场越放开,粮食经营主体越是走向多元化,就越需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政府宏观调控。粮食储备的实质就是政府“花钱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储备粮工作。1992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并按照国务院关于主销区要保持6个月销量的粮食储备要求,不断充实全省地方粮食储备。为使省级储备粮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2004年2月,广东省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广东省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使广东省储备粮管理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
广东省储备粮在调控粮食市场方面也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如在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市场粮价出现大幅上涨形势下,为及时调控广东省粮食市场价格,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分别于3月和5月委托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举行了两场省级储备粮竞价交易会,适时轮换抛售省级储备粮,及时平抑了粮价,没有出现群众抢购粮食情况,社会秩序稳定。
据中国粮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