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改革: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稳步推进,近几年高校食堂的最大改变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在确保学生“吃好”的同时,也保证了饭菜价格的合理与平稳,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新学年已经开始,各高校在食堂建设方面有什么新气象呢?本报记者日前兵分几路,走进高校食堂一探究竟――
复旦大学:20多家餐饮企业加盟
傍晚5点刚过,复旦大学北区的食堂里已是人声鼎沸,不一会儿,一些特色窗口前便排起了长队。在食堂宽敞的大厅中,不同价格、特色的餐饮食品划分清晰、一目了然。一位今年刚进复旦国政系的新生站在专卖过桥米线的柜台前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比我高中时吃得好多了,我很喜欢。”
1999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复旦大学的食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大餐饮区域,形成了可以容纳4万人的就餐环境;2D多家餐饮企业的加盟,为复旦的餐饮注入了活力;从“养人办后勤”到“用人办后勤”,从“自我垄断”到“多家竞争”,从“粗放式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
在特色馄饨的柜前,两个女生商量着今天是吃“香菇鲜肉馄饨”,还是吃“萝卜鲜肉馄饨”,最后决定“吃个全素的吧,这个没吃过”。细看馄饨菜单,2元至12元不等的价格里包含了二三十个品种的馄饨,难怪会“挑花了眼”。
据复旦总务处专司餐饮管理的张明德介绍,学校菜肴供应品种现在已达200多种,比1999年改革前增加了50%。在复旦食堂工作了20多年的大师傅王凤兰感慨地说:“过去体会不到竞争的压力,现在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每家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这种竞争下,‘逼’着我们要不断地研究新点子,不断走出去取经。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学生们关注菜肴的种类和口味,但更关注的是菜肴的价格。据记者了解,复旦对食堂饭菜的价格有明确的规定,饭的价格保持0.15元/两,大众菜的价格设1.2元以下,1.2元至2.5元,2.5元至3.5元三档。用相对稳定的价格和良好的质量保证贫困生每天4无的标准和一般学生的需求。
要做到“优质低价”并不容易。后勤社会化后,进驻复旦大学的餐饮企业有三类,一类是由学校原来队伍组建的餐饮公司,一类是市场上的餐饮企业,另一类是由其他部门委托管理的餐饮公司,管理这些餐饮企业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放手由社会餐饮机构直接提供饮食服务,学校将很难监督其卫生情况和价格是否合理。
总务处副处长金再勤告诉记者:“复旦的方法是‘四个统一’:也就是通过统一的补贴保障餐饮企业的基本利益;通过统一的采购从源头上把住卫生关、原料的质量关,并保证原料价格的相对低廉;通过统一的职责,从着装、卫生、价格等方面规范餐饮企业的服务;通过统一的考核行使监督的职责。”应对主副食品涨价,学校还通过挖掘各单位自身经营潜力降低运营成本、从师生需求出发创新产品、调整结构,保持了学校食堂伙食价格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的“统一采购”是与上海其他高校一起由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团购。集约化的采购,不仅阻断了食堂配菜中间环节,降低配菜成本,而且保证了菜品的质量。
在总务处,记者看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装订当天从BBS上下载的学生对食堂的建议。一个同学留言说“去食堂晚了,这几天常吃冷饭冷菜”。在留言的旁边,金再勤批示“天气逐渐转冷,要把饭菜保温提上日程,晚上抽查。”
这样的意见建议与批示,在总务处有一大摞。金再勤告诉记者:“总务处的力量有限,要保证食堂的健康发展,除了在‘条’上制定规则;在‘块’上还需要有动态的监管。”复旦的方法是互动监管,总务部门实行行政监管,责成经营单位每日自查,同时定时抽查;主动请卫生防疫部门实行行业监管;在各食堂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并通过BBS实行学生监管。
金再勤说:“复旦食堂改革时提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因为高校餐饮终究不同于市场上的餐饮,我们所提供的好的管理,好的服务,好的环境,好的作风对学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虽然有很多困难,以学生为本是不会变的。”
黑龙江大学:菜品不低于300种
“在这里就餐我比较有食欲,因为食堂会不断更新我们的餐桌,为我们提供可口的伙食,来黑大两年我的体重增长了两公斤。”一位黑龙江大学02级文学院的女生笑着告诉记者。
一位来自湖南的04级新同学说:“来黑大以前我还在担心大学的食堂饭菜会比较难吃,会很贵,可是来到黑大我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在黑大的食堂我既可以吃到家乡菜,也可以吃到风味各异的地方菜,来到这里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走进黑龙江大学饮食服务中心A区学生第一食堂,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明亮的学生就餐大厅和一排排清洁整齐的餐桌、座椅。在这里,黑大学子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饭菜,还可以享受到一份舒适宁静的心情。
当然,作为消费主体的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和价格。黑龙江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考虑到学生消费层次的不同和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问题,在学生伙食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当记者问到食堂菜品的种类时,一位食堂的服务人员回答说:“具体的数字很难统计,因为菜品的安排是不断更新的,但总量上大概不会低于300种。”
为了保证学生成长所需营养的补充,黑龙江大学为每位学生提供了每月31.6元的伙食补助,另外还为优秀特困大学生提供了每个月120元的伙食补助,这样就基本保证了特困大学生的吃饭问题。一位0l级的特困生告诉记者,她现在根本用不着存饭卡,因为除每个月的31.6元补助外,她还有120元/月的伙食补助和60元/月的奖学金,这些足够她的伙食费了。
黑龙江大学在校学习的全日制学生数量超过两万人,要解决如此多的学生就餐对来谁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学生人数较多这一客观问题,食堂采取了“全天候开放”的运行机制,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到学校的饮食服务中心就餐。为了保证随时来就餐的同学能够吃到热的饭菜,食堂还提供了微波炉,可以免费为学生热饭热菜。
“全天候开放”,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他们不仅到食堂就餐,甚至就在食堂看书学习。据食堂的管理人员介绍说,黑大饮食服务中心的每层学生食堂都设有管理员、监督员、保安人员等服务人员,负责食堂的日常秩序维护以及监督管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清拮的就餐环境。一位正在第二食堂学习的同学对记者说:“这里很安静,我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吃饭,很方便,又节约了时间。”“食堂是我家,我爱我家!”温馨的标语悬挂在黑龙江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各个食堂的墙壁上。的确,黑龙江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在每天提供物美价廉的饭菜同时,也让广大学子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安徽大学:伙食满意率达86%
磬园是安徽大学新校区,9月14日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拥有一万名学生的校园里从早上就开始变得热闹非凡。临近中午,已经关闭两个月的学生食堂整洁一新地打开太门迎接学生进餐,记者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进入餐厅。
餐厅的各个窗口人头攒动。记者简单统计了一下,在这里每个经营单位里的花色品种都不少于50个,仅主食每家都有5种之多,而在这众多的品种中,价格却相对低廉,最贵的烧菜只不过2元5角。据经营管理部的老师介绍,为了降低成本,学校还是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建立起统一采购制度,对主、副食品及蔬菜,由学校有关部门在考察卫生、质量和价格的基础上,组织集中定点采购。上一学期,合肥菜价的平均涨幅曾经达到40%,但是由于坚持了统一采购,保证了每个餐厅的价格没有上涨一分钱,使学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据统计,在学校餐厅就餐,每个学生每天的花销平均只有4元6角。同时,为了照顾家庭贫困的学生就餐,在各个餐厅主动设立免费汤等项目的基础上,学校也主动介入,作为强制要求,在每天伙食品种上,必须有照顾贫困学生的低价饭菜。
学生是食堂的就餐主体,食堂伙食的质量如何,价格是否合理,服务是否跟的上,学生最有发言权,让学生直接参与食堂的管理成为安徽大学抓好餐饮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校园里,记者恰巧遇到在校方成立的伙食管理委员会里任职的三年级学生唐元洁,据他介绍,在伙食管理委员会里就有20多名学生委员,他们分布在学校全部17个院系中,承担着学生与餐厅沟通的重任,这些同学分为价格质量监督组、卫生状况监督组和文明就餐监督组,广泛征求同学对食堂的意见和要求,对食堂进行民主监督,每年这些参与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同学还要组织同学为所有餐厅的各项工作进行打分,校方根据打分情况,再分别与各个承包单位沟通,同时学生的打分情况,也成为学校与承包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的重要依据,对于学生反映较好的承包单位,学校将减少上缴金额。这项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各个餐厅把最好的服务、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了学生,据上学期的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对伙食的满意率达到了86%,让学生满意的伙食成为学校稳定学生思想的有力工具,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北京交通大学:提供优质后勤保障
北京交通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成立4年以来,坚持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集团注重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年、规划管理年等活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据天津院校后勤基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