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正使贫困学生无缘高等教育
●摆在我们眼前的残酷现实是,所谓“教育产业化”正在毁掉许多社会低收入者的理想,使许多贫困家庭学生无缘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是所谓简单的“市场导向原则”,更不能将大学管理看成向企业方向经营
●教育变革的影响,一是通过制度改革来增加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并使这种供给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二是通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来增加对教育的需求,使教育成为改变更多人命运的手段
从暑假到九月开学,关于教育的新闻几乎是连续不断。以正面积极角度看,日前,国务院拟定六项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教育部明确强调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而另一方面,自暑假里,除高招受贿使教育蒙羞外,高等学校片面追求收入,造成假学历、假学位泛滥的新闻也频见于报端。那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又该如何走出被污染的“象牙塔”困境呢?这是教师节前后人们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显然,我们首先必须在发展观与政策理念上重塑高等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必须清楚教育是实现社会公正理想的途径与重要手段,而不是所谓的“拉动内需与经济增长的方式”。
尽管经济增长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的产出转化成的人力资本已是重要经济增长要素,而教育的供给不足同样也制约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走上富裕之路,但社会平衡发展的研究同样表明,以个人的能力与努力,而非家庭财产,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样是社会保持正常运转的重要制度保障,而且它还是社会低收入者向上流动的最重要途径。
但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残酷现实是,所谓“教育产业化”正在毁掉许多社会低收入者的理想,使许多贫困家庭学生无缘高等教育。而今许多学校热门专业大量减少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除了学费外,更荒谬的理由,据说是这些贫困学生来到大城市,会因贫富差距的存在,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而“教育产业化”之所以能够将理论谬误转化成行为现实,重要的不是少数经济与教育学学者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诠释,而恰恰在于有关政策,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将教育纳入了GDP指数。而在这种错误发展观下,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不过是借口与托词。因此,反对教育产业化,重要的不是在理论上肃清其谬误,而在于我们能不能在政策各个层面坚持以公平为基础的发展观。而如果放弃这个原则,就可能既融化社会公正的基石,同时也会瓦解社会凝聚的基础,它将严重危害社会作为共同体存在的基本信任,威胁到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保证。
其次,我们必须在高等教育体制内,推动更大的改革,而这个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是所谓简单的“市场导向原则”,更不能将大学管理看成向企业方向经营。不可否认,大学管理如同政府再造一样,需要“企业家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质应当是体现在创新、进取的观念,体现在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体现在知识分子崇高的理想主义认知,体现在对社会公平实现的不懈努力推动。在这样的精神下,我们不仅需要对贫困学生的奋斗给以特别的理解,同时我们还必须重新塑造大学民主管理的传统,而这样的改革其努力的方向是,学生与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情权,学生有权利清楚他们高昂的学费的真正用途,有权利评价教学的结果,并将这个结果作为选择教师的权利;同样教师也必须有权利了解他们产出的价值,尽管他们有为实现社会公平理想而工作的义务与责任,但同时对应的权利是,他们应该能够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绝对不能被大学管理水平低下所浪费,绝对不能被管理决策失误所浪费,更不能被教育腐败侵蚀。而防范这种浪费与侵蚀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将学生与教师视为学校的真正主人,他们有权利聘请职业的独立审计结构以监督学校管理的成本支出,同样他们更有权利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管理者,而这种建立在真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大学管理体制变革,不仅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学生与社会在高等教育上的成本,同时,它还能更有效地克服大学中日趋严重的行政部门官僚主义倾向。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关注、甚至背负骂名的今天,作为理性反思,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公共政策能够在减少不平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领域。而在这个领域内推动的任何变革,其影响旨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度改革来增加高质量的教育供给,并使这种供给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确保低收入家庭有奋斗精神的孩子们享有向上流动的途径;二是通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来增加对教育的需求,使教育成为改变更多人命运的手段,这两种努力,并不会因市场经济发展而丧失其理想和目标。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在对效率的盲目追求下,在成本不受控制的管理下,我们在认识上,在行为上,是否背叛了教育的崇高理想?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关心社会公正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据东方网-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