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复旦大学:20多家餐饮企业加盟

作者:maoch日期:2004-09-28来源:

复旦大学:20多家餐饮企业加盟

 


  1999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复旦大学的食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四大餐饮区域,形成了可以容纳4万人的就餐环境;20多家餐饮企业的加盟,为复旦的餐饮注入了活力;从“养人办后勤”到“用人办后勤”,从“自我垄断”到“多家竞争”,从“粗放式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
  据复旦总务处专司餐饮管理的张明德介绍,学校菜肴供应品种现在已达200多种,比1999年改革前增加了50%。在复旦食堂工作了20多年的大师傅王凤兰感慨地说:“过去体会不到竞争的压力,现在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每家餐饮企业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这种竞争下,‘逼’着我们要不断地研究新点子,不断走出去取经。当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学生们关注菜肴的种类和口味,但更关注的是菜肴的价格。据记者了解,复旦对食堂饭菜的价格有明确的规定,饭的价格保持0.15元/两,大众菜的价格设1.2元以下,1.2元至2.5元,2.5元至3.5元三档。用相对稳定的价格和良好的质量保证贫困生每天4元的标准和一般学生的需求。
  要做到“优质低价”并不容易。后勤社会化后,进驻复旦大学的餐饮企业有三类,一类是由学校原来队伍组建的餐饮公司,一类是市场上的餐饮企业,另一类是由其他部门委托管理的餐饮公司,管理这些餐饮企业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放手由社会餐饮机构直接提供饮食服务,学校将很难监督其卫生情况和价格是否合理。
  总务处副处长金再勤告诉记者:“复旦的方法是‘四个统一’:也就是通过统一的补贴保障餐饮企业的基本利益;通过统一的采购从源头上把住卫生关、原料的质量关,并保证原料价格的相对低廉;通过统一的职责,从着装、卫生、价格等方面规范餐饮企业的服务;通过统一的考核行使监督的职责。”应对主副食品涨价,学校还通过挖掘各单位自身经营潜力降低运营成本、从师生需求出发创新产品、调整结构,保持了学校食堂伙食价格基本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的“统一采购”是与上海其他高校一起由上海高校后勤配货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团购。集约化的采购,不仅阻断了食堂配菜中间环节,降低配菜成本,而且保证了菜品的质量。
  在总务处,记者看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装订当天从BBS上下载的学生对食堂的建议。一个同学留言说“去食堂晚了,这几天常吃冷饭冷菜”。在留言的旁边,金再勤批示“天气逐渐转冷,要把饭菜保温提上日程,晚上抽查。”
  这样的意见建议与批示,在总务处有一大摞。金再勤告诉记者:“总务处的力量有限,要保证食堂的健康发展,除了在‘条’上制定规则,在‘块’上还需要有动态的监管。”复旦的方法是互动监管,总务部门实行行政监管,责成经营单位每日自查,同时定时抽查;主动请卫生防疫部门实行行业监管;在各食堂醒目位置设立“意见箱”,并通过BBS实行学生监管。
  金再勤说:“复旦食堂改革时提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因为高校餐饮终究不同于市场上的餐饮,我们所提供的好的管理,好的服务,好的环境,好的作风对学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虽然有很多困难,以学生为本是不会变的。”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