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禁租令”新瓶难装校外租房“老酒”

作者:maoch日期:2004-09-20来源:

“禁租令”新瓶难装校外租房“老酒”


 
  九月,高校陆续开学。笔者调查发现,在杭高校学生校外租房依旧热闹,教育部颁布的“禁租令”似乎并没有引发大的震动。

  日租房走俏,凭学生证可打八折

  “求是新村,一室一厅一卫一橱,40平方米,有彩电、空调、电冰箱、热水器等全新
家电设备,内设两张大床、一张小床,厨房可以用,拎包即可入住,可长租也可日租,100元/天,长租面议。”

  在浙大玉泉校区第三食堂对面的海报栏上,记者看到了这么一则租房公告。一数下来,该海报拦上的出租广告有12条之多。

  教育部“禁租令”下发之后,省内各高校也下发通知要求学生回校住。于是,开学伊始,“日租房”这个新事物出现了。

  据了解,那些学生情侣以前很容易在外面租个房子。但现在面对禁令,不得不有所收敛,于是周末时的“日租房”成了他们的首选。

  笔者在浙大BBS上看到一则租房信息,发布者表明租客可以选择日租或者长租。随后,笔者跟他对话:

  “我可以带个人过来一起住吗?”

  “可以的,这个随便你。住几天也可以你自己选择,一天50元,两天80元。”

  “离学校远么?我不想走太远的路。”

  “你在西溪么?很近的,就在杭大新村。要租的话现在就可以过来。”

  据文一路一家提供钟点房服务的出租房老板介绍,一到周末,很多大学生都来租房,但最近学校查得紧,学生不敢在校外过夜,于是日租成了不少学生情侣的首选。他甚至表示,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八折优惠

  既付学校住宿费,又在外面租房子

  为了对付“禁租令”,一些学生想出了应对之策。一般的对策是,既付学校这边的住宿费,又在外面租房子。

  “没办法,要应付学校这边,总还是要把住宿费给付了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笔者,反正学校也不可能天天晚上到宿舍里来查,自己只要交了宿舍费,学校住宿的“花名册”上有自己的名字,就万事大吉了。

  据了解,扩招以后,大学的师资一般都不是很足,要各个高校每天派专人去宿舍蹲点确实不可行。况且学生在宿舍里留下基本的生活物品,只要借口是“偶尔有事,刚巧在外”,学校也并不能拿他们怎么样,毕竟大学不是高中,不能硬性规定晚上几点之前必须归宿。另外,即使校方组织突击检查,宿舍的同学也会为其通风报信。

  笔者询问了一些高校的学生处老师,他们都表示,这些情况他们也留意到了,也正在考虑比较合适的管理手段。

  但是,虽然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小聪明逃过了学校的“法网”,但这种两头兼顾的做法也使这部分学生负担加重。

  从暑假一直到开学之后,笔者在很多高校的BBS和校内公告栏上都看到有校内床铺转让出租的信息。

  一位出租床位的同学直言不讳地跟笔者说:“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把床位租出去,回笼一部分资金。否则的话,外面房租加上水电什么的,我怎么承受的起啊。”

  他的话语代表了大部分付双份“房租“学生的心声。一方面想不受约束地搬出去,一方面又窘于经济上的压力。毕竟,杭州越来越贵的租房价格,不是他们轻易能负担得起的。

  中介:我们不管那么多

  在学生在外租房的现象中,有一个链条不能被忽略,那就是租房中介机构。

  学院路上一家租房中介所的老板透露,在他的租房生意中,学生占了相当的比例。他开玩笑地说:“在商言商,只要能将房子租出去就行,其他的什么我都不管的。”

  他说,目前学生的租房生意还蛮不错,前来租房的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

  当问及目前学生租房时是否需要什么手续时,老板则说,在他这边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有人来租房,我就热情接待。”

  他表示,在这里租房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到中介费八折的优惠。问及缘故,该老板说,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都是学生。

  笔者提及了教育部刚刚颁布的“禁租令”。老板摇摇头:“我们又不归教育部管的,杭州市房管局才是我们的主管部门,他们没有文件下来,我们就一概当作不知道。”

  显然,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中介找房子的。如果只是教育部门单枪匹马,“禁租令”未免也太单薄了一些,根本对这些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毫无效果。

 

 

据新民生报